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专业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尼克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是人大微观的核心参考用书,虽然这本书比较难,考试范围不超过全书的三分之二。尤其高频的考点,基本集中在20%的范围,把这20%的范围拿下,就拿下了80%的分数。所以我们要把不考的地方去掉,同时把重要的章节、考点挑出来,这样复习才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为了便于理解,这里先规定一下章节重要性的划分。重点章节指的是考察频率比较高的章节,一般两三年考一次,甚至每年都考,包括4、5、6、10、11、12、14、15章,占到全部考试内容的85%左右,非重点章节指的是考的频率相对比较低,大概几年考一次的章节,或者不考,但是讲基础知识,但是也需要看的章节,包括2、3、9、13、16、19章,约占全部考试内容的15%左右;不考章节指的是从来没考过,可以直接跳过的章节,包括1、7、8、17、18章,占全部考试内容的0%。
下面我们按照章节的顺序,一章一章地予以说明。由于分析的比较详细,字数太多,所以分为上下两篇发出,今天讲尼克尔森划重点-上篇。
第一章经济模型不考章节这一章就是介绍一下啥是微观经济学,没有干货,学过了高鸿业微观就可以不看了。
第二章微观经济学中的数学工具,非重点章节。这一章主要是讲一些学习微观经济学用到的数学知识,需要掌握其中一些内容,但不需要反复看。
本章考点拟凹
要求记住拟凹的判别式,会用判别式判断拟凹。年考过一次“请问此效用函数是拟凹的吗?”
这里说明一下“考点”的含义,考点指的是可以直接用来命题的知识点。本文列的考点包括两类,一类是是真题考过的知识点(所有真题考过的知识点都已经被本文列为考点),另一类是虽然真题没有考过,但是从风格、难度以及和考过的知识点的关联性来看,比较适合用来出题的,例如第五章的希克斯需求函数等,由于微观部分命题规律性很强,考过的地方反复考,不考的地方就是不考,所以第二类很少。
这一章要重点看的内容有:
1.一元函数最大值问题(一阶和二阶条件)P21
2.弹性的通用定义P26
3.多元函数的最值问题P30
4.有约束条件的最大化问题P36
5.包络定理、有约束条件的包络定理P32
6.拟凹函数P48
7.齐次函数P50
8.欧拉定理P51
不用看的内容有:
1.不等式形式的约束条件P43
2.凹函数P46
3.位似函数P51
4.动态最优化P51
课后题建议做2.1—2.4
其余部分属于基础的高数或概率知识,在数学三中已经学过,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看。
第三章偏好与效用非重点章节,这一章主要讲一些效用论的基础知识,比如什么是效用函数,什么是无差异曲线等等,大部分在高鸿业教材里都已经学过了。之所以划分为非重点章节,就是因为主要讲基础知识,考点很少。
本章考点无差异曲线的凸性P87,要求会判断无差异曲线的凸性,年考过一次“计算边际替代率判断该消费者是否具有凸偏好。”
不用看的内容有:
(1)CES效用函数P90
(2)例3.3位似偏好P91
(3)多种商品的情形P92
其中CES效用函数是几种常见的效用函数的一般化形式,写作
当其中的参数取不同的值时,分别得到不同的效用函数。从来没考过CES效用函数,都是直接给出一个具体的效用函数
等等,因此CES效用函数可以不看。
位似偏好和我们上一章去掉的“位似函数”是一脉相承的关系,讲的是无差异曲线的一种性质,简单地说,就是每条无差异曲线的形状都是一样的,从来没有考察过这个性质,所以属于不考范围。“位似”的概念后面也有几个地方会用到,比如位似生产函数等,这些都是不考的。也就是说,从来没有考过“位似”概念,所以所有涉及到“位似”概念的都属于不考范围。
关于多种商品的情形,对于效用论的考察全部是关于两种商品的,因此多种商品的情形属于不考范围。
其他地方都属于基础知识,不作为考点,但是都需要看。
课后题,不用做的题有3.12,3.14,3.15,其他都要做,建议做两遍左右。
这里关于课后题有两点说明一下,一个是关于“分析问题”的重要性。每章课后题最后都有几道“分析问题”,这里面的题大部分是不用做的,属于拓展性质,过于繁杂,不符合考试风格。虽然难,但是偏题怪题很少。
另一个是关于做题的遍数,非重点章节的题一般建议做两遍左右,达到能够掌握,但不必太过熟练。重点章节的题要做三遍上,因为重点章节的题往往有重要考点,要达到烂熟于心的效果。
第四章效用最大化重点章节我们知道,每年必考一道效用论的题目,而这一章就包含了几个重要的考点。
本章考点如下:
(1)求效用最大化的两种商品的消费量P99
(2)求马歇尔需求函数P(在第5章提出这个概念,但是在第四章已经用到了,例4.1求的就是马歇尔需求函数)
(3)求间接效用函数P
(4)求支出函数P
(5)一次总付原则P
求效用最大化的两种商品的消费量属于送分题,但却是高频考点,年,年,年都考过,例如年“求消费者最优消费的X1和X2的量”
“求马歇尔需求函数,求间接效用函数,求支出函数”这三个考点经常是绑在一起考的,也属于高频考点,分别在年、年、年各考过一次。例如年“消费者对苹果,香蕉的效用函数为……,求马歇尔需求函数,间接效用函数和支出函数”
求马歇尔需求函数在年也刚考过。
“一次总付原则”在年考过一次“假设*府想征收元的税,它有两个选择,一是对收入征收10%的所得税;第二是对商品1征收消费税……”
本章不用看的内容有:
(1)n种商品的情形P
(2)拉格朗日乘数的解释P
(3)支出函数的性质P
n种商品的情形前面说过了,是不考的;拉格朗日乘数的解释没考过;支出函数的性质没考过,也不符合的考试风格,类似的还有后面的成本函数的性质,利润函数的性质等,这些都是不考的,对于这些函数,都是要求会算出来,而不要求讨论它们的性质。
当然了,话说回来,这几个知识点并不复杂,篇幅也不多,对于这类属于不考范围但并不复杂的知识点,如果愿意看一下的话也没什么坏处。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那些比较复杂又不考的知识点,这类知识点剔除掉对提高复习效率帮助就会比较大。
说到这里,大家会发现微观有自成一体的命题风格、难度,而尼克尔森教材上有很多题目、知识点都是不符合风格的,因此看书的时候每看一章可以把这一章的真题挑出来做一下,这样可以提前了解真题的风格,有助于自己把握好复习的方向,避免把精力浪费在错误的方向上。
但是自己挑真题太麻烦了,而且很多真题都是同时考好几个知识点,要从真题里把针对一个知识点的小问挑出来对于这个阶段的你可能也很难,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也可以报我的强化班,在我的强化班课程里,每讲到一个考点,都会把对应的真题放到下面,给大家讲,带大家练,就是为了帮助大家做到这一点。
课后题4.11-4.14不用做,其余都要做,作为重点章节的课后题,要做3遍以上,之后的重点章节也是一样,就不重复啰嗦了。
第五章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重点章节作为效用论的重点章节之一,包含众多考点,并且难度高于第四章,因此可以把这一章看成是效用论部分的最重要章节也不为过。
本章考点如下:
(1)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P
(2)求希克斯需求函数(补偿性需求函数)P
(3)罗伊恒等式(补充)P
(4)斯拉茨基方程Ⅰ(包括弹性形式P)P
(5)消费者剩余P
(6)补偿性差异CV和等价性差异EVP,P
“求替代效用和收入效应”在年考过一次,“如果第一种商品价格由1提高为2,则价格上升对第一种商品的总效应是多少?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别是多少?”虽然这个考点只考过一次,但是作为基础的知识点,当然是要熟练掌握的。
“求希克斯需求函数”年考过。
罗伊恒等式在年考过一次,这个知识点在尼科尔森教材页,属于第五章拓展的内容,以前都是没有注意到的,但是年考了,就要补充进来了。
“斯拉茨基方程I”,在年考过一次“以香蕉为例,验证斯拉茨基方程”,斯拉茨基方程是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公式难记,也比较难理解,但是必须要熟记并且掌握常见的考法。而斯拉茨基方程I”的弹性形式年考过。
其实知识点本身是抽象的,题目是具体的,要理解知识点,最好的方法是看完知识点后马上练习对应的题目,把题目搞懂的同时知识点自然就懂了,就比如学游泳,教练在岸边讲遍流体力学,划水的动作要领,也比不上带你下水游一次。
但是教材上课后题和知识点是分开的,可能做到课后题的时候知识点都已经忘了,然后又要回去复习知识点,这样效率就比较低下。我的半年班强化课讲练结合,每讲一个知识点,都会马上讲一道例题,再带着大家做一道课堂练习题,这样能够保证一个萝卜一个坑,当场把知识点消化吸收,如下图↓
继续说剩下几个考点:
“消费者剩余”在年和年考过,例如年“求古诺均衡时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属于基础而重要的知识点
“补偿性差异CV和等价性差异EV”在年、年、年、年考过,例如年“X的价格由1变为0.5,求补偿变化和等价变化”
本章不用看内容,如下:
(1)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齐次性恩格尔加和古诺加和)P(2)显示偏好P
其中,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是三个等式,这个是不考的,可以直接跳过去,更不用背。显示偏好是和效用论并列的研究消费者选择的理论,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效用论的方法是不合理的,这种方法要给每个商品组合赋予一个数值代表效用水平,但实际上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效用水平。因此这些经济学家就发明了另一种方法研究消费者选择,这种方法不需要对商品组合赋予具体的效用数值,叫做“显示偏好理论”。从来没考过显示偏好理论,并且尼克尔森教材上对显示偏好理论的介绍也比较简略,所以显示偏好也属于不考范围。
课后题不用做:5.6,5.9,5.10,5.11,5.13,5.14,其余都做。
第六章商品间的需求关系重点章节作为效用论部分的重要章节之一,包含两个重要考点,因此是重点章节。
本章考点,如下:
(1)斯拉茨基方程II(包括弹性形式)P
(2)总替代品,总互补品,净替代品,净互补品P
斯拉茨基方程II和上一章的斯拉茨基方程Ⅰ并列,都是讲在某点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个是价格变化对自身数量的影响,另一个是价格变化对另一种商品数量的影响。斯拉茨基方程有一定难度,要能够熟记并会运用,但是推导出斯拉茨基方程的证明过程可以不看。这里说明一下,对于公式的证明过程,都是不考的,题目只会考公式的应用。因为对公式的证明过程,往往是纯数学问题,而我们考的是经济学,所以不考。当然了,如果证明过程比较简单,可以看一下,因为有助于记忆公式。
“斯拉茨基方程II”在年考过一次“请写出在(P1=2,P2=4,y=10,a=1/3)时P2变化对X1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总替代品,总互补品,净替代品,净互补品”在年考过一次“香蕉是苹果的总替代品还是总互补品”
本章不用看的内容,如下:
(1)多种商品情形下的替代关系P
(2)组合商品P
(3)家庭生产、产品有效成分与隐含价格P
“多种商品情形下的替代关系”“组合商品理论”从来没考过,并且属于n种商品的情形,前面说过,考的全部是两种商品的情形,没有考过n种商品的情形。
家庭生产、产品有效成分与隐含价格没考过,属于边缘的理论。
课后题不用做:6.4,6.5,6.11,6.12,其他都做。
这里强调一下,尼克尔森的课后题非常重要,早些年经常出这本书的课后题原题,这几年虽然少了,但并不影响课后题的重要性,因为这本书的课后题的难度风格和是高度重合的,考点也都包含在课后题里,实际上这本书本身就是人大本科的教材,也是老师命题的依据。
但是很多同学反应,前面的知识点看懂了,但是课后题还是不会做,而且有的题看答案也看不懂,我的半年班强化课程里每讲一章都会挑几道重点的课后题来讲,没有讲的课后题如果不会的话也可以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