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ATTI翻译太难了试试查找平行文本 [复制链接]

1#

相信大家在做翻译都会产生同样一个问题:

汉译英时想着自己写出来的英文到底是不是地道表达?如何才能检验自己写的英文地不地道?

英译汉的时候又在想自己写的到底是不是中国话?而且不同类型的文本有不同的语言特点,实在是难以把握!

怎么办呢?

01

翻译太难了!试试查找平行文本

首先,肯定要多读书!如果不看相关专业书籍,没有长期的积累,我估计你词汇不会写,更别说使用句型啦!

就算有时候网上查到了平行文本,也没有水平判断其是否正确,查来查去,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时间。

这个我深有体会,最早做翻译的时候没看过什么专业书籍,我记得一个多字的计算机相关的翻译我可整了差不多一天时间,词汇大部分能查到,可是句型很难找到权威的平行文本,交稿的时候有不少地方还是确定是否地道。

那种焦灼感,哎,好无力啊!能虐死人的感觉!无数人这么做上几次翻译之后就彻底对翻译无爱了。好在,我对翻译是真爱!

翻译真的很难,一不小心就翻错了。但是我既然选择了这个喜欢的工作,我就不说学翻译有多苦,我是累并快乐着,乐在其中,

有学员问我网上哪里有专业翻译资料,我说出版社出的书籍有时候都有错误,网上资料太杂乱了,如果是初学者,很难区分其正误。所以,还是乖乖买一些专业书籍看看吧。再说,书又不贵,随便买一支口红都上百了吧,那可得买三本书呢!

所以,没事干了还是老老实实多看一些专业书籍。

比如:我最近在做旅游翻译,那我就把基本之前看过的旅游书籍都看了一下,最近还买了基本旅游英语相关的书籍。我还在翻译一些哲学翻硕真题(主要是北外的),我就把以前看过的《西方哲学史》又大概复习了一遍。过段时间还要翻译中国哲学相关的翻硕真题,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必须得再看看了。

我平时很喜欢积累一些地道句型,为啥?因为汉语我们都不能随意创造使用,更何况不是我们母语的英语。

多积累,多借用(套用),我们熟知许渊冲前辈翻译的“三民主义”就是借用的,用林肯的话“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民有、民治、民享)”完美解释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年左右的事情)

许渊冲前辈乃是译界泰斗,对语言的使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可以灵活使用语言。

我们很多人现在还是先以积累专业词汇和句型为主吧,多使用自己积累的地道表达,别随意写,先查查平行文本了再进行英语写作或翻译,这样你的文章才能用词更地道。说白了,就是先学会临摹,再学会创造。

好了,书单丢这里了,大家自己看哈,其他专业的书籍以后有机会了再推荐。

北外翻硕MTI备考:初试和复试参考书目和网站推荐

02

三种查找平行文本的方法

今天公主号“高斋CATTI”就给大家分享几个查找平行文本的方法:方法有很多,平时为了翻译,可是各种法子都有用,今天就分享3种哈。

1

多看专业书籍,多积累专业词汇和句型

比如19年北外翻硕MTI汉译英真题考的是哲学相关,其中出现了很多专业术语,稍不注意可能就会翻错,甚至是一些很简单的搭配都可能会有很多陷阱出现。

其中有一句是:相应地产生了两种新哲学。

“两种新哲学”看上去很简单,如果让你翻,你会怎么翻?大家不妨自己在脑海里先翻一遍。

很多同学可能会译为twokindsofphilosophy,twoschoolsofphilosophy。虽然乍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但其实两种搭配都有问题。

这里所说的“种”是types,“两种新哲学”正确的译法应该是:twotypesofphilosophy。为什么呢?

kinds常和theories搭配,两种不同的理论可以说twokindsoftheories;schools一般是学派,schools一般指的是不同学派,而且这些派别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立。

这个我怎么知道的呢?我看《西方哲学史》这本书(中英版本都有)的时候发现的,书中就有这么两句:

A.FROMthetimeofLockedowntothepresentday,therehavebeeninEuropetwomaintypesofphilosophy,

从洛克时代以来到现代,在欧洲一向有两大类哲学。

B.SinceRousseauandKant,therehavebeentwoschoolsofliberalism,whichmaybedistinguishedasthehard-headedandthesoft-hearted.

在卢梭和康德以后,历来有两派自由主义,这两派不妨区分为“冷头脑派”和“柔心肠派”。

当然,大家也可以去google或bing上(切换到国际版网页)验证,输入关键词:twotypesofphilosophy,你会发现很多搭配;输入twokindsofphilosophy,你会发现并没有这样的搭配。

这样的很多,为什么“并有支持完全可知论的可能”中的“支持”不能翻译为support?为什么“超越物质主义的价值观”不能翻译为valuestranscendingmaterialism?这些如果在网上搜索,可能比较费劲,有时候搜索出来了,也不一定可以判断出其对错,那怎么办呢?

我的打算很原始,看书!我最近打算继续啃梯利《西方哲学史》和《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

2

弄清楚出处,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