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中企荐读 [复制链接]

1#
刘军连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147810.html

要真正理解企业家精神是什么,必须理解企业家精神不是什么。

文|周春林

来源|《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

头图插画|中企图库

“本书既是写给学者的,也是写给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的。我希望我的经济学同行们读一读这本书,和我一起反思主流经济学的缺陷,纠正对市场的误解;政府官员读一读这本书,少一些‘致命的自负’,多一些对市场的敬畏;企业家读一读这本书,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高瞻远瞩。”

这是北大教授张维迎在其新书《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序言结尾部分的一段话。而对一般读者来说,他相信只要认真读完这本书,也“会对企业家精神和市场经济有一个新的认识,对经济政策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评判“。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像推销文案?骨子里却透着一股自信。事实上,自年在《读书》杂志发表第一篇文章《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以来,过去38年里,“企业家”一直是张维迎的研究主题,他的大部分著作及论文里都有企业家的身影。

在他看来,企业家是不安现状、会主动去寻找机会的那一批人。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不变的,即那种“敢于冒险、不守常规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相当程度是天生的,但是后天能不能将其发挥出来是需要学习的。

从最初“企业家”还是个贬义词,到如今“企业家精神”写入中央文件,几十年间风云变幻。张维迎坦承自己最近几年才真正彻底明白了什么是企业家精神。有意思的是,他认为,不论学者、官员、企业家还是普通人,要真正理解企业家精神是什么,必须先理解企业家精神不是什么:

第一、企业家决策不是科学决策,不是基于数据和计算,而是基于想象力和判断;第二、企业家决策不是给定约束条件下求解,而是改变约束条件,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第三、企业家不以利润为唯一目标,企业家有超越利润的目标。

这也意味着主流经济学中的外部理论、反垄断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都需要改写,产业政策也失去了理论依据。在最近的一次媒体采访中,张维迎甚至将其研究结论与主流经济学之间的背离,比喻为“日心说”和“地心说”的差异。他认为自己构造的以企业家为核心的“斯密-熊彼特增长模型”,在解释经济增长方面,远比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凯恩斯主义的“三驾马车”有说服力。

“用标准的经济学是理解不了企业家的。”回顾这几十年的历程,张维迎说:我研究企业家,是为了改变人们的观念,改进企业家的生存环境;是希望通过呼吁政府进行更深入的改革,让我们的产权制度、法律环境、文化氛围变得更有利于企业家精神的发挥,更有利于企业家创业和创新。

这本书主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