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3中国人民大学应用心理学学硕考研经 [复制链接]

1#

择校和定专业

对于择校来说,我考虑的主要有几点:首先地区,其次学校档次,最后是学科实力。地区方面,北上广肯定是优先考虑的对象,毕竟资源丰富,机会众多。学校档次就看个人的目标,处于对自己实力的考量我选择了一流。最后是学科实力,由于我是跨专业的考生,对于学科实力一流的院校,我心里是比较犯怵的,比如北师大的心理学,我自我感觉风险太大了,选择全国前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学校比较符合我的预估。而且人大的报录比比较友好,难度适中,今年学硕报了人左右,录取16人左右。综上,我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为什么是心理学?首先,出于兴趣,我从高中开始就决定我以后一定要读心理学专业,本科的时候未能如愿,那么研究生阶段我就一定要读心理学。其次是考察方式。心理学综合的出题以主观题为主,作为知识结构比较偏文科的我,在这方面有些许优势,因此我继续高中的夙愿,选择了心理学。

初试经验

英语方面,由于我本身基础比较好,高考时分,一战时英语二89分,因此今年的英语复习并没有占太大的比重,我主要的建议有两点:

首先是背单词。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基础不够好的同学来说尤是如此。与其去琢磨很多阅读技巧,提升自己的词汇量是来的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没有之一。很多时候就是一两个关键词,甚至是超纲词,就能影响你对一整段阅读材料的理解,考研要求的词汇是左右,如果你能掌握到,那么阅读就会非常简单。背单词的方法有很多,我就不推荐具体的app了,重在坚持。每一天,都要背。数量我是设置的个,压力不大,具体要看各位的情况自己决定。另外,如果实在觉得背单词困难的话,我有一个背单词的小技巧:在背这个单词的时候,去想象这个单词可能的使用场景,放在情境中去记忆,可能会好很多。

其次是刷真题。只刷真题,模拟卷不用管,如果你刷完真题还是很不放心,那么就再刷一遍。通常来讲,吃透真题非常足够了,这里的吃透真题指的是每一个选项出题人为什么设置,混淆点在哪儿,这道题如果要错会是因为什么错,如果能够全部弄清楚,那么做题的时候你就能够站在出题人的视角,知道哪些选项是陷阱,能有一种对弈的感觉,这样客观题应该就没问题了。

对于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这两点也是你要放在第一位去考量的。时间上来说,我推荐英语的战线应该战略上拉长,战术上灵活。背单词,从你决定你要考研的那一天开始就可以开始,一直持续到考研结束,这样是最好的。刷真题可以从7月份开始刷,数量按照自己的总体时间安排来决定,如果说专业课和政治的压力比较小,数量可以保持在一天两到三套客观题,如果说留给英语的时间不算太多的话,一周两三套客观题也是可取的,要保证自己在十一月左右,英语的真题能够保证相当的正确率,如果正确率还是不够,那么就需要按照自己对自己的英语得分的要求加大练习量,同时也要注意刷题不是指让你记住答案,这样没有用,重复练习的意义在于你要搞懂文章的逻辑,读懂长难句,厘清选项的思路,切记不要无意义的重复。

关于主观题,翻译我建议可以从10月份再开始,只要你一直保持背单词的习惯积累了足够的词汇量,那么翻译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可以在10月份后在每天的客观题刷题结束后加上对应量的翻译练习,注意逻辑,语序。翻译每个人都会扣分的,尽可能抓住踩分点足矣。作文可以去看看王江涛的作文书,我不推荐背模板,但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这也是可取的方法。对于基础好想在英语上拉分的同学,我建议可以多看多背《经济学人》里面的好的句子和表达,特别是一些很新奇的地道表达,对于英语写作帮助是很大的。英语不好的同学11月份开始模拟练习英语作文,尝试运用自己背诵的不同类型文章的模板每个类型的题目都写一下,要确保无论什么类型都可以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即可。对于英语好的同学,需要从长计议,早期就要加强自己的写作素养,做好好词好句的摘抄,在11月份的摹写中尽量运用出来即可。

政治方面,我推荐在7月份开始即可,不用开始太早,毕竟都是记忆的内容,太早开始反而会遗忘。七月份需要做的是每天抽出2h,看基础知识,比如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徐涛的《核心考案》或者腿姐的《考点清单》,三本任选其一即可,《肖秀荣考研政治0题》也是必须的。先多看书,培养政治素养,大概把马原部分学完后,就开始做0题,每天50道左右,可能会做不完,尽量多做,做不完就算了。每天的课都要跟上,先把进度提起来。

做0题的时候,用铅笔写在题目左边,二刷三刷的时候就能遮住左边,重新做。或者可以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