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rery有一个特别火的节目,叫做《荒野求生》,节目中主持人“贝爷”带领拍摄团队去各种地方冒险,并在极度险恶的野外环境下进行生存挑战。这些险恶的野外环境中,总会有一些“原驻民”,正是遵循了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这些野生动物才得以繁衍生息。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不管是生物学理论、还是经济学原理,其实很多都来源于动物“生存大法”的有趣发现。在这一点上,我们真的应向自然界多多学习。一起来看一下吧。蜘蛛——磨刀不误砍柴工蜘蛛有一个重要的习性,就是先判断昆虫经常出没通行的地方,然后,选择有利的位置,编织一张大且牢固的蛛网,一切准备就绪,就耐心等待昆虫入网了。用中国的一句俚语来形容,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这种规则可以运用到销售模式上,就是先以恰当的方式搭建有效的销售渠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控制了有效的销售渠道、同时增强自身实力,就能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壁虎——及时止损很重要壁虎逃生的绝技就是扔掉尾巴,以达到迷惑敌人趁机脱身的目的,过了些时候,尾巴又能完好如初。对人类角度来说,丢失的尾巴可以视为沉没成本。一些投资者会痛心疾首地诉说他们损失了50%、60%甚至70%,有时候是因为他们在情况还不那么糟糕的时候不愿及时止损。当然了,有些外在客观原因确实也会造成投资操作失误,导致局部亏损现象的发生,但及时止损才能保全整体实力,不会让投入被深度套牢。兔子——分散风险的逻辑狡兔三窟,比喻藏身地方多,易于避祸。兔子为了生存,不得不选择多个区域挖洞穴,这样万一运气不好遇到敌人,还能藏到另一个洞子,保障人生安全。理财生活中,我们可以学习兔子,进行分散投资,把资产选择多个投资渠道,比如稳健的储蓄、固收理财、国债和基金等;追求高收益的股票、黄金等,并且根据形势调整和选择更好的洞穴,这样最大程度的分散投资,提高理财收益!青蛙——居安思危的精神“温水煮青蛙”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就是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青蛙会迅速跳出,但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加热,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即使水温升高到了90度青蛙可能已经被煮熟了,它也不会主动从锅里跳出来。在现代企业中,如果员工对环境变化没有意识的话,很可能最后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要适度加压和充电,才能在职场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松鼠——冬藏的储蓄精神松鼠的智商非常高,秋天它知道趁机储备粮食安全过冬。冬天食物很少,因此松鼠往往在秋天就开始储备食粮。虽然说运输食粮会消耗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它们非常专注自己所做的事情。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消费理念也随着转变,但是“月光族”越来越多,花钱如流水,需要用钱却捉襟见肘也非常尴尬,所以只花钱不攒钱的年轻人应学学田鼠提前计划、积谷防饥的理财思路。豹子——提前计算付出回报比豹子是出了名的胆大心细,在狩猎之前会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思考”,并计算出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因为它们知道不管狩猎成功与否,在快速追捕的过程中自身也需要消耗相当大的能量,因此,在同样成本条件下,豹子会选定最物超所值的猎物。这也给我们的投资理财带来了一定启发,那就是如果投资周期、投资风险等因素相当,那我们可以尽量选择收益最好的理财渠道!狼群——看重能力的分配看过《狼图腾》的都知道,狼是很有耐心的群居性动物,面对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狼会借助集体力量群起而攻之,并有明确的分工协作,所以狼在一生的进攻中很少失手。人类亦应如此。眼下,人们对于财富的定义已不再单一“窄化”为现金,还需要多花些心思来提高人脉关系、副业收入、其他资源等方面的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结合经济周期更加科学地打理财富,享受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