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智慧的追问,哲学乃时代精神之体现。年06月28日,“智慧的探索与哲学”研讨会暨“智慧的探索丛书”发布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举办。会议发布了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几代学人的22种哲学论著的“智慧的探索丛书”,并邀请来自不同院校的学者与专家就哲学的未来发表一些设想。“智慧的探索与哲学”研讨会暨“智慧的探索丛书”发布会“智慧的探索丛书”自年开始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至今已有22种,收录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几代学人的哲学论著,其中既有学科创始人的奠基性文本,也有年轻后人的探索之作,它在显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学科发展历程的同时,也展示了几代学人的智慧之思。一本而分殊,几代学人智慧之思负责此系列丛书的刘广汉副总编辑本身也毕业于华东师大哲学系,他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直有人文学科的出版传统。重要的是,一般出版社认为赚点钱就可以做学术类的东西,我们不是这么认为的,我们认为出版社结构不是以赚钱去做学术,出版社的学术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所谓的金字塔型,底层是学术类的出版,金字塔尖是一般轻阅读或者是畅销类的一些读物,这样的结构才是比较扎实和结实的结构。丛书名“智慧的探索”来自中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契先生的著作《智慧说三篇》。据丛书编委杨国荣教授介绍道,华东师范大学的哲学学科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奠基者为冯契先生。冯契先生早年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学习,师从金岳霖先生。与金岳霖先生一样,冯契先生毕生从事的,是智慧之思。在半个多世纪的思想跋涉中,冯契先生既历经了西方的智慧之路,又沉潜于中国的智慧长河,而对人类认识史的这种锲入与反省,又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及时代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