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选什么专业,让不少人感到疑惑不解,究竟什么样的是好专业,什么样的专业适合自己,有的学生看到专业名字高大上,就贸然去报了。结果,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有的学生的家庭条件本来就不好了,就是想着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他们选错的专业,只能是就业艰难,甚至还得考研考博,才能够有所出路。
以下这三种专业就业比较难,家庭环境不好的人,需要慎重报考
第一、经济学
对于这个专业,大家都会觉得非常高大上,总感觉自己毕业后,就能去专业的机构当研究员。说到这里,有必要需要探讨下,经济学本科究竟要学什么。
现在本科的经济学,学校教的最多是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别看没用,它能解释各种经济运行规律的底层逻辑,但是,这些数学模型是比较刻板和死板的,就算是得出的结论,实际落地性是比较差的。
而且,经济学的门类很多,有很多研究者研发出很多种假定的模型,只是脑海中设定一种假设,较少会考虑到企业现实中所遇到的经营困境。
可以这样说吧,经济学解决较为宏观的经济运行问题,有很多企业都是面临经营方面的小问题,公司的业绩需要增加,经济学专业根本解决不了。
经济学本科毕业后的学生,就业难,只能从事技术性较弱的岗位,甚至是不需要任何技术的岗位,公司给这种岗位的工资也是很低的。
就算毕业生去了金融系统相关的机构,绝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偏向销售岗位,如果毕业生想要从事经济金融相关的工作,起码得硕士起步,甚至得要博士。
第二、心理学
有不少的学生认为,只要自己学了心理学,就能够掌握人性了,就能够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了。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典型是把心理学的就业情况想得太好了。
实际情况是,心理学的对口岗位,就是去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这些单位对心理学的毕业生要求挺高的,没有心理学的实操经验和一定的心理咨询时长,心理咨询机构是不收的。
就算是有漏网之鱼,本科毕业生入职了心理学咨询机构,并不会让你从事相关的岗位工作,而只是把你调到一个助理岗位,整天就是干着打杂的活,干的工作根本不关乎心理学相关的。
甚至,有的心理学咨询机构就是打着招聘心理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实际上他们做的是销售员,让他们去拉业务。
心理学专业很混乱,有的高校为了赚钱,就会贸然开这个专业,有的学生就报考了,结果,就是就业很难了,如果想要报心理学,建议还是报一线院校的心理学专业,报考一线院校的心理学,就业会有点保证。
由于心理学的专业,还没有受到大家的重视,就业面,相对窄。
第三、生物技术
有不少的学生觉得,只要是生物专业本科毕业后,就能够从事相关的工作了,这种想法是错的,现在对口的生物技术都要求个人专业素养极高的,起码是硕士起步,本科生几乎没有啥机会。
一般情况下,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想要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仅仅只有本科是不够的,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选择考研的,甚至还要考博士。
那些生物专业本科就算去了对口的公司,绝大多数的人只能从事销售的岗位。可以试想下,大学本科读了四年,毕业出来只是当了销售,换谁心里都觉得不舒服的。
而且,市场上对口生物专业的岗位是极少的,有很多生物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非本专业的岗位,工资相对比较低。
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浪费自己大学这四年了。如果学生想要报考生物专业,就得要好好想想未来自己究竟能不能考研,考博。
大学报考什么专业会比较好,可以参考这二个特质,希望你报考到合适的专业:
专业对口的岗位多
一般情况下,在市场上对口岗位多,指的是绝大多数的行业都需要的,不得不招聘的人才,就如财务、运营等等岗位,这些岗位是绝大多数公司的需要,或者是专业性极强的岗位,就像电器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等,这些就是技术门槛高的岗位。
当你要报考一个专业,自己又不太熟悉的情况,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去相关的招聘网站,搜索报考专业相关的岗位,看看自己能搜出多少,就能够大致地判断了。
技术门槛相对高
在这里的技术门槛,就是个人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学习和考试,才能够掌握这些专业技能的,普通人没学过,或者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是没办法学会的。
专业技术也是有区别的,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就业方向都是不一样的。冷门专业,市场上的需求比较少,就算是应聘者的专业性很好的话,也是就业相对比较困难。
对比热门专业,就业相对比较容易,可以随时找到相关的工作,就如软件工程师,会计师等等都是属于热门专业,市场上急需的专业人才。
学生在报考专业的时候,大家想得最多就是我们喜不喜欢,如果是家境很好的话,抱有这种想法是无可厚非的。
可是,家境一般的话,还是选择就业比较容易的专业,这样才能够早日找到满意的工作。
当初你报考专业的时候,会考量什么样的因素,可以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