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2年考研专业怎么选的问题,其实就是利用考试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喜好”筛选专业。这样,选专业前,首先问自己3个问题:
1、考研专业怎么选?
(1)第一个问题:要不要考数学?
数学好:选择经济学、管理学、农学、理学、工学类专业。这一类专业,毕业后薪资高,待遇好。数学大佬们,请考吧!
数学差:请选择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哲学类。
具体这些大类下可以考什么专业,请戳研招网网址,查询硕士专业目录,选择大类后,你能搜出所有开设这些专业的学校,并可以直接查询到这些学校的相关专业的拟招生人数,和考试科目。(是不是很节省时间)。
(2)第二个问题:要不要考政治?
能考:除7个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
不考:只有7个专业初试不涉及考研政治,分别是会计专硕(MPACC)、工商管理(MBA),工程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审计、图书情报。
(这里大家要看清楚,管理类联考不单独考数学不等于管理学类不考数学,大家具体复习的时候一定要看招生简章)
(3)第三个问题:英语怎么样?
考研所有的专业都要考外语,这里只能看你向报考的专业是不是强需要英语的学科,具体表现为:
报考的专业有没有语言的要求:多数招生单位的翻译硕士的初试科目是:①思想政治理论②翻译硕士英语③英语翻译基础④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而不是传统的英语一或英语二。如果英语基础不是很好,建议避开这类专业。
报考的专业是不是强需要英语的学科:比如复试时英语口语占比较大,如果考生英语口语不是很好,在复试时就会比较吃力。
报考专业考英语一,还是英语二:通常英语一的难度比英语二稍微高一些,所以也可以通过招生简章看自己想报考的专业考察英语几,大多数情况下,学硕会考英语一,专硕会考英语二。
2、学硕专硕非全日制怎么选?
培养方式不同:(1)学硕偏理论研究,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2)专硕偏实际应用,重视实习和就业,对于学术论文的要求没有像学硕那么高。专硕第一年大概率会把所有的课程全部上完,第二年就去实习了。(3)非全一般是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也就是入学前要工作单位出具一份同意入学证明给学校,毕业后还是要继续在原单位工作。但目前大部分招收非全的专业上线人数不足,所以学校会从报考全日制的考生中像非全调剂,这就会有一些应届生调剂非全,所以不同的学校也会针对这批应届生有不同的政策,比如有的学校给应届非全提供宿舍、三方等。
学制学费不同:学硕一般是3年制,学费在左右;专硕2年-3年制,学费一般高于学硕,在-不等,而非全学费贵很多,-0不等。
入学难度不同:入学难度取决于学校、专业和地域。相对专硕/非全来说,学硕推免比重大,所以招生人数较少。一些名校热门专业录取比例甚至为70:1,而一些学校的冷门专业却招不满。
毕业条件不同:学硕一般要发研究型论文;而专硕大概率不需要,学硕毕业以论文为主,要求较高的学术性,专硕和非全毕业作品选择较灵活,可以选择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读博深造不同:从升学来看,三种都可以读博,学硕可以在研二申请转博,但是专硕和非全必须在拿到学位证后考博。现在大部分高校考博采用“申请考核制”,可能较难获得考试资格,所以如果你打算升学,尽量选择学硕。如果调剂去了专硕/非全,那么在硕士期间努力发表学术论文以证明自身学术能力。如果你不打算考博,学硕和专硕都可以。
就业认可度不同:专硕和学硕目前就业认可度一样,非全目前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20年初教育部发了文件要求企事业单位平等对待非全就业,不得设立与报考岗位无关的限制条件,总体上是一个利好消息。不过,大部分的企业单位不是很在意,入职前只要能在学信网查到学籍证明即可,但是事业单位会有一些报考限制。
简单来说,如果今后想就业,就考专硕;如果你想读博、搞学术或者成为大学老师,就考学硕。如果你即想赚钱,又想读书,你可以考虑非全日制。
好了,以上就是考研专业选择问题的答案,你明白了吗?如果还有不懂的,欢迎向我们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