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学术交流峰会 http://pf.39.net/bdfyy/bdflx/180503/6210227.html《马克思的20个瞬间》读后感
易辰琛
当我读完《马克思的20个瞬间》后,更加透彻地了解到马克思对无产阶级专*理论所做的贡献,而马克思的形象在我心中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晰。从这本书中,我们不但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马克思,更能够通过一些事迹和相关联的思想,更全面、更整体地了解马克思主义,从而更好地体会马克思主义的当下意义。整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易读,在贯穿整线的基础上,有很多的知识点和关键信息补充,完全没有赘余。
今天我想要分享关于马克思的主要有两点。
第一是他的批判思维。
在马克思的一生中,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以及所受过的教育,让他早早地开始思考一些问题。他上学时,便有了要改善人民经济状况的想法。他的哲学博士论文展现了他对自然哲学的认识,也为他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
然而,真正等到踏入社会的那一刻(毕业后的工作在《莱茵报》当编辑),马克思发现,他学到的整个知识体系在现实问题面前都受到了根本的动摇,有些问题开始想不明白了。后来马克思在回忆这一时期的思想变化时,把它叫作《莱茵报》时期的苦恼,这个“苦恼”至关重要,它决定性地使马克思脱离并批判黑格尔的哲学,而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越走越近。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马克思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从唯心主义者向历史唯物主义者的转变。这时候距离马克思主义的问世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在他的新世界观萌芽前,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马克思在年写下了一份手稿,手稿的内容杂乱,但思路清晰: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异化劳动问题,他的解决方案是实践,它的根本出路是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由三大部分构成: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而在这部手稿中,三个部分第一次全部出现。而在本书中的第十二章“忠言逆耳利于行”中详细讲述了马克思是如何用“批判的武器”来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矛盾的。
即便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也都需要我们像马克思那样开动自己的脑筋去追问,去反思,进而去批判的。我们借用马克思的批判思想去审视我们的现实生活,可以发现在一些看似平常无奇的社会现象背后,那些真相是否从一开始我们坚持它的理由是有问题的呢。在消费主义横行的时代,为什么很多人还是抱怨自己过得不幸福?当我们的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被贴上价格标签来成为量化产物的时候,它们会不会就跟着变质了呢?
第二点是马克思的实践品格。
27岁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了他们的第二本书——《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天才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问世。马克思的这个新世界观,来源于他早期对哲学的学习和批判,并有了自己的名言:“科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古人解释世界常常探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而到了马克思这里,他用实践的原则代替了思辨的原则,而“实践”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基石与活的灵*。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