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济学原理四恩格尔系数 [复制链接]

1#

吃货的世界,到底富不富有

众所周知,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我们通常会看一个重要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即GDP。GDP能反应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但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并不能代表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平均富裕程度。就拿我国来说,GDP早在10年前就超越了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要说平均富裕程度,和那些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那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家庭富裕程度的指标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内容:恩格尔系数

来源:

创造恩格尔系数的人,名字就叫恩格尔,他是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由于对每个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非常感兴趣,恩格尔搜集了大量的家庭收支数据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一个家庭收入越少,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这一比例则会下降。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并不难理解。首先,食品是人类最基本,最必不可缺的消费品。越是贫穷的家庭,在“吃”上面的消费占比越是高,因为解决完温饱问题后,已经没有太多的剩余资金去消费其他的东西了。而随着收入的不断上升,人们的消费欲望也就会提升,生活质量也会得以改变,这会体现在吃,穿,用等方方面面。“质”就是消费升级(吃的更好,穿的更贵,住的更豪等);“量”就是重复消费(买更多衣服,更多汽车,更多房子等);但是不难发现,由于人的胃口是上限的,因此在食品消费上,更多的是“质”的提升,而非“量”的改变。(一个土豪可以拥有无数块表,无数量车,无数套豪宅,但他很可能还是维持一日三顿的习惯。)也就是说食物的支出比起其他消费品,变动是相对较少的,或者说相对其他的消费来说,食物的支出弹性很小。因此收入越高的家庭,在“吃”方面的占比就可能越小。这就是恩格尔定律。发现了这个规律,恩格尔又将这个比例进行了划分,创造了恩格尔系数:

公式: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金额?总支出金额?%即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支出消费总额的百分比(其中个人消费不包括住房消费和投资金融产品的消费)

标准:

恩格尔系数已经成为判断一个国家/家庭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年我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约为68%,城镇家庭约为59%,平均计算超过60%。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家庭、城镇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都不断下降。到年,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30%以下。

争议:

恩格尔系数在中国是否适用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持否定意见的认为中国居民生活状况并不符合恩格尔定律,如年福建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全国各省中最高,达到62%,海南省为59%;而生活水平较低的陕西省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7%,宁夏为46%。

尽管有争议,但总体看,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还是符合恩格尔规律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的占比确实越来越低。

总结:

对于恩格尔系数,我们更需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