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吃什么好 http://m.39.net/pf/a_6413270.html学习资料: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二章供求理论(50)
1.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是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2.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3.需求曲线:用几何图形来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
4.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5.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
6.需求函数:商品需求数量和各种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
7.需求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8.恩格尔定律:在价格和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人或一个家庭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用于生活必需品(粮食)的支出额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9.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Eng)=一个人生活中必需品(食品)的支出额/个人可支配总收入。
10.需求量的变动:其他因素不变,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11.需求的变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收入变),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12.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一个表列,它表示某一特定市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各种数量。
13.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单个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供给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14.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用数字表格的形式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15.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表示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16.供给函数:商品供给数量和各种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是自变量,供给数量是因变量。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17.供给定理:当影响商品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供给量与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18.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其他因素不变,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19.供给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成本、技术),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
20.市场供给:市场供给是一个表列,它表示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生产某种商品的所有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该种商品的数量总和。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提供该水平的数量之和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21.局部均衡:是指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22.一般均衡:是指一个社会中所有的市场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一般均衡是建立在局部均衡的基础之上的。
23.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
24.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25.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26.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
27.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28.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29.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的变量。
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关系: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而外生变量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30.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
31.弹性:一般来说,只要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我们就可用弹性来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32.弹性系数: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化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33.需求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34.需求价格弧弹性: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的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35.需求价格点弹性: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也就是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36.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37.需求交叉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38.正常品:需求量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化的商品。又可进一步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
39.劣等品:需求量与收入成反方向变动的商品。
40.供给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41.供给价格弧弹性: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42.供给价格点弹性:某商品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43.蛛网模型: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
44.蛛网稳定条件: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市场价格变动对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影响相同。
45.支持价格(最低限价):*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46.限制价格(最高限价):*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
47.薄利多销:某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薄利才能多销。
48.谷贱伤农:在粮食需求价格缺乏弹性下的最明确的表现。(1)在丰收的年月里,由于粮食的供给大幅增加,根据供求定理,粮食价格下跌;(2)粮食是需求极其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下跌并不会引起需求量的增加,相反,粮食的需求量基本保持不变;(3)农民生产粮食所得的收益TR=P×Q就会减少,所以说,粮食丰收会极大地伤害农民的积极性,经济学上称之为“谷贱伤农”。
49.税收归宿:亦称“税负归宿”、“赋税归宿”、“课税归宿”。它是税收负担的最后归着点。即是税收负担运动的最后归着环节,表明全部税收负担最后是由谁来承担的。
50.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将所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转由他人负担的行为和过程。最终承担税款的人则被称为负税人。
*****如有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