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部分
所谓经济学流派,是指对经济学主要理论问题持基本或相对一致的立场、观点和*策主张,或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研究视角,或者采取相同或相似的研究方法,或者上述这些都兼而有之的一些经济学者组成的松散群体。
有些与流派听起来差不多的词,如学说、主义、思想等。
学派,比流派多了一个属性,就是师承。
学说,是一家之言。
主义,是一个多义词,是指一种主张。
思想,社会科学领域内,思想不是一个严格的概念,狭义上讲,叫想法,洞察力,断言。理论与思想最大的区别是,理论有逻辑结构。
观点,对一个事物发表的见解。
下面从划分依据、局限性、以及与流派相关的问题展开介绍。
先说划分依据。
一个依据是“范式”理论。范式,是观察世界和实践科学的方法,组成部分包括:一组假设、一套概念体系、若干研究准则。
另一个依据是“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它是一个具有严密内在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理论体系。
这个体系由四个部分组成,即,硬核hardcore,保护带protectivebelt,反面启示法negativeheuristics,正面启示法positiveheuristics。
硬核:基本信念,基本假设(如理性经济人假设),基本价值观(如自由主义),基本概念(如自由、个人)。
保护带:实际上由一系列的理论组成,用于保护硬核、论证这个硬核是如何合乎情理。
正面启示法:从积极方面启示,如均衡与帕累托最优。
反面启示法:从消极方面启示,如完全竞争与寡头垄断。
划分标准的局限性
为什么要划分经济学流派呢,因为大家都想为自己的行为,找一个合理化的理由。但是,上述两个划分依据,并不是准确的划分标准。
比如,主张自由主义的不止一个流派,主张干预的也不止一个流派。
一个同样的硬核,可以由不同的保护带来保护,反之亦然。
那么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换一个视角,知识社会学视角,一个时期,社会需要什么流派,这个流派就一定会产生。比如凯恩斯主义在战后50年代、60年代是西方世界经济学领域无可争议的主流,但到了70年代,凯恩斯主义无法解释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可以并存,即滞胀。此时弗里德曼的新货币主义取代了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流派的出现,总是要符合当时的国际大环境。
比较重要的相关问题-主流与非主流
什么是主流?是指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影响力。影响力分为,学术影响力与*策影响力。
先说下学术影响力,比如大学都用的哪个版本课本,如从19世界末以来,真正流行的只有三本,晚期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的《*治经济学原理》;马歇尔总结了古典经济学,开创了新古典主义,他著的《经济学原理》,从年的第一版,用到了年第八版,用了半个世纪多;年以后,被采用最多的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他综合了古典经济学派与新古典经济学派,以及凯恩斯主义;另外,还体现在期刊刊登的风格、与媒体的内容方向。
再说*策影响力,这种流派的理论,在多大程度上被*策所采用。分为直接与间接。直接的,直接采用,如美联储曾采用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的货币*策;间接的,在思想上影响,如古典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看法,管理的最少的*府是最好的*府。改革取向来源于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来源于改革的设计者、参与者、咨询者的知识结构,他们读过什么书,深受什么流派的影响。
主流与非主流有什么关系呢?
是学派间的。某个时段,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化的、历史化的,相对稳定的,但不是绝对不变的关系;并不能简单地说是正确与非正确的关系,主流的也不是一定是正确的,非主流也不一定是错误的。曾经的非主流,可能是以后的主流。如里根总统执*后,复活了以萨尹为代表的供给学派。
顺便说一下正统与非正统的关系。
是学派内部的,比如凯恩斯的学生分了两拨,一拨在剑桥大学,一拨在麻省理工大学,双方一直在争执。
还有经济学的源与流
比如,现代经济学的开山祖师爷是亚当斯密,他是源,那么马克思就是流。马克斯28岁开始(年)读《国富论》,写出《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后面转到*治经济学后,把古典经济学著作读个遍,他的劳动价值理论,来源于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再比如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是源,其他的主要研究者就是流。
以上内容来源为网络上的公开课: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由厦门大学林金忠教授主讲,接下来的部分是,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