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经济学的第一假设,是“经济人假设”。“经济人”概念首次出现于马歇尔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不过早在年,亚当·斯密就对“经济人”的含义做过阐释。他在《国富论》中说:“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与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马歇尔之后,经济学者将亚当·斯密的这一思想称为“经济人假设”。其含义是:人是自私的,同时也是理性的。
自年《国富论》面世,“经济人假设”作为支撑经济学大厦的基石,多年来一直无人可以撼动。近年来我们国内有学者却对此多有非议。概括起来,反对的意见主要有三个:第一,经济学并不能证明人为何自私;第二,现实生活里仅少数人自私,多数人并不自私;第三,经济学假定人自私,实质是默认并且倡导人们自私,是宣扬腐朽的人生观。
学术可以争鸣,但学术争鸣应恪守学术规则。事实上,“经济人”只是个假设,与倡导什么样的人生观扯不上关系。恰恰相反,此假设是为了研究如何避免发生损人利己的行为。也有学者说,“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中国经济学者研究人们的行为选择规律不应从这个假设出发。看来,我这里有必要对“经济人假设”做进一步的解释。
质疑者说,经济学并不能证明人为何自私。经济学发展数百年,迄今确实还没有经济学家对“人为何自私”给出证明。之所以如此,并不是经济学家不想证明,而是经济学家对此无能为力。严格地讲,人为何自私是心理学或生物学领域的课题,应该由心理学家或者生物学家去证明。不过即便如此,仍不妨碍经济学假定“人是自私的”。前面讲过,数学家并未证明为何“1+1=2”,可数学运算却一律要遵从这个假设。
因此,经济学虽不能证明人为何自私,也无论现实生活中某个人或某群人是否自私,但要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就需要将人假设为“经济人”。学习经济学的读者一定要清楚,“经济人假设”是推断人类行为规律的逻辑起点,若不从这个起点出发,经济学分析将无所适从,更不可能推导出人的行为规律。
年,英国著名生物学家道金斯出版了《自私的基因》,他研究发现,生物自私是源于基因自私。道金斯做过大量的观察与验证,用基因自私解释生物自私应该不会错。然而人却不同于其他生物,人有思想和情感,不能简单地用“基因自私”解释人为何自私。换句话说,人有“自私”和“理性”双重属性。自私是其自然属性,理性是其社会属性。人与生物“自私”的区别在于,人是“理性自私”。
人是否具有理性呢?若仅从自然属性来看,人无疑缺乏理性。但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人则具有理性。弗洛伊德曾对此做过分析。他把人性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所谓“本我”,是指人的自然属性,即以追求自身快乐为唯一原则,毫不自律(理性);“自我”,是指在追求自己快乐的同时能够自律,即自私和理性并存,也是多数人遵循的原则;“超我”,则是以追求社会道德为首要原则,能够高度自律,是人类理性和情感进化的结果。
回头再说亚当·斯密。今天我们很多人知道斯密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却不知道他也是著名的伦理学家。早在《国富论》出版之前,斯密于年就出版了《道德情操论》。该书从“同情心”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特质出发,提出人类应该“克己”(自律)。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经感慨地说,“不读《国富论》,我们不知道何为‘利己’;而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方能问心无愧”。
对人类为何要克己,亚当·斯密的论证是:因为人存在自私心,所以需要克己。不然任由自己的私欲膨胀,长此以往必会触犯众怒,令自己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斯密还分析指出:人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谁也离不开他人的支持,若失去了他人的支持,便无法生存。于是他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为了获得他人支持,必须自律,要使利己心下降到他人能够接受的程度。
读者可以想一想“公地悲剧”。有一个公共草场,附近牧民为了多赚钱,都不加节制地多养羊,久而久之造成草场沙化,最后谁也无法养羊。为防止发生此类“悲剧”,经济学家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界定草场产权,然后通过产权所有者向牧民收费的办法来控制放羊数量。此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管用,但有一个难题,那就是产权界定可能会引发牧民之间的冲突,比如产权界定给张三,若李四、王五、赵六等都反对该怎么办?
因此,斯密强调人类需要克己。仍以“公地悲剧”为例,假若牧民能自己主动控制放羊数量,大家都能自律,就可避免灾难性后果的发生。问题是怎样才能让人们“自律”呢?斯密说,道德教化是一方面,同时也需要有“他律”。没有他律,不会有多数人自律;而没有自律,他律的代价会非常高。
另外,学界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中对人的假设自相矛盾。此看法其实是一种误解。《道德情操论》将人假定为“社会人”,因为人们既有同情心,也有私心,唯有“克己”才能利己而不损人。《国富论》指出,由于人们追求私利,所以需要保持理性,应通过“利他”达到“利己”的目的。可见,斯密的“社会人”与“经济人”假设殊途同归,讲的是同一个意思。
有质疑者说,在现实生活中,自私的人只是少数,而不是多数。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人类是否具有自私的属性呢?或者说在芸芸众生之中,自私的人到底是少数还是多数?如果自私的人只是少数,那么“经济人假设”就没有现实基础,而由此推导的“规律”当然不会具有普遍性。如此,经济学的解释力会大大减弱,而这一假设也就没有多大的现实价值。
我们不必怀疑,一个社会中肯定有无私的人,但无私的人总是少数,不会是多数。读者不妨扪心自问:你希望增加工资吗?你希望住大房子吗?你希望受到良好的教育吗?你不必回答,因为世上没人喜欢穷困潦倒,没人愿意一辈子身居陋室,也没人愿意目不识丁。请读者再想想:*府为何要号召人们向道德模范学习?说到底,是因为无私的人是少数,而多数人都有私心。
不要说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就连出了家的和尚也难免会有私心。自古道: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为何三个和尚没水吃?因为和尚也想坐享其成。经济学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某种制度安排(比如规定轮流挑水),保证三个和尚有水吃。而这个制度设计,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假定“和尚是自私的”,否则就不存在设计这种制度的理由。
马克思早就说过,“人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0世纪末,*府高层曾为银行储蓄过多而颇感头痛。当时居民储蓄近10万亿元,可是银行惜贷,不敢把钱放出去,结果银行收少支多,每天干赔利息。为了逼出存款,*府在提高国债利率的同时,连续调低了银行存款利率。*策出台后,果然不出*府所料,不少储户把存款提出来去买国债。为什么*府的调控*策会有效?答案是多数储户追求私利。若储户都大公无私,国债利率再高人们都不稀罕,银行利率再低也不怕吃亏,那银行存款怎么可能逼得出来呢?
前面讲过,要保证三个和尚有水吃,就要有相应的制度安排,问题是制度设计应从何处着手?历史经验说:若从好人(无私)假定出发,会设计出坏制度;从坏人(自私)假定出发,会设计出好制度。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实行“大锅饭”分配制度,就是因为我们假定人都能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可结果呢?由于干多干少一个样,大家都不肯多干。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大获成功,原因是默认了农民的个人利益,破除了“大锅饭”:缴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就是农民自己的。
监督机制设计是另一方面的例子。无须讳言,在过去较长一个时期里,我们假定官员都是好人,所以监督是自上而下的:由上级监督下级,正职监督副职,干部监督群众。其实群众无职无权,是不可能腐败的。相反,那些握有公权力的官员,官位越高,监督却越少。近年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了不少腐败高官,也正是说明这个道理。
由此可见,经济学假定人自私,绝非倡导人们自私;恰恰相反,它是提醒人们:若要惩恶扬善,制度设计必须注意人性自私。民间有句俗语:先小人,后君子。意思是说为了事后不伤和气,事前不妨把人从坏处看。比如朋友间合作做买卖,明知彼此都是君子,可签合同时还得把违约责任写清楚。“经济人假设”也是如此。对事不对人,不管张三、李四是否自私,要做经济分析,就得先假定“人是自私的”。
这里再说一遍,经济学假定人“理性自私”,是为了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并据此设计出相应的*策和制度,防止或抑制损人利己的行为。“经济人假设”无半点贬义,我们切不可误读,更不可将学术问题*治化、上纲上线,给“经济人假设”贴上“宣扬腐朽人生观”的标签。
经济学将“资源稀缺假设”作为第二大假设,主要是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经济学要研究资源配置,若资源不稀缺,就无须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此一来经济学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二是经济学家自己说不清楚资源到底是否稀缺,更没有办法证明这一点。实属无奈,所以经济学才武断地做此假设。
亚当·斯密在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写道:“经济增长不会无限制地进行下去,最后,会由于自然资源的匮乏而告终。因为,一个国家一旦将它的土壤、天时和地理位置的潜力充分发挥之后,就无法再前进了,但也不会后退,不过这时的工资和利润都可能非常低。”这段话,是经济学家关于“资源稀缺”较早的论述。后来,马尔萨斯把斯密的这一论述发挥到了极致。
年,马尔萨斯出版了《人口论》一书。他分析说,土地资源有限,土地给日益增长的人口提供粮食将越来越困难,而且会使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前者为算术级数增长,后者为几何级数增长),人类注定要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不要奢望有什么改善。马尔萨斯为人类描绘的这一图景,令人毛骨悚然,以至于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卡莱尔评论说:经济学是一门“悲观”的科学。
结语
总结来看,其实罗马俱乐部推出的“世界末日”模型,比马尔萨斯更加悲观。年,美国经济学家梅多斯等人合作出版了《增长的极限》,他们断言,由于地球资源有限,“只要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正反馈回路继续产生更多的人和更高的人均资源需求,这个系统就会被推向它的极限——耗尽地球上所有不可再生的资源”,并且发出警告:随着资源耗竭,粮食短缺,环境污染,人类社会将发生难以避免的“崩溃”。所以有时经济学得出的结论,其实还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经济学第一假设得出的结论,也未必真的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