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新刚换完届,你了解中国的8个民主党派 [复制链接]

1#

12月23日,随着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我国8个民主*派全国代表大会圆满结束。在半个多月时间里,各民主*派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听取和审议本*派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修订本*派章程、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等,圆满完成代表大会各项议程,顺利实现领导班子新老交替和*治交接。在中共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各民主*派牢记合作初心、凝聚奋进共识,把多*合作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凝聚起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即日起,“统战新语”和您一道盘点回顾一下各民主*派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信息。今天,先带给您最权威的各民主*派的基本常识。快快收藏!

中国国民*革命委员会

民革

主要由同原中国国民*有关系的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以及社会和法制、“三农”研究领域专业人士组成。

民革历任主席为李济深、何香凝、朱蕴山、王昆仑、屈武、朱学范、李沛瑶、何鲁丽、周铁农、万鄂湘。现任主席郑建邦。

截至年6月底,民革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有*员15.8万余人。

年11月,中国国民*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第一次联合会议在香港举行。年1月1日,中国国民*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

民革成立以后,参与了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民革作为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合作的成员,参加人民*权和人民*协的工作,为巩固人民民主专*、发展爱国统一战线、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民革坚持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合作和*治协商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发展道路,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建立和健全参*议*、民主监督的工作机制,在国家的改革开放建设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民革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积极履行职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是民革的光荣传统。

中国民主同盟

民盟

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民盟历任主席为*炎培、张澜、沈钧儒、杨明轩、史良、胡愈之(代主席)、楚图南、费孝通、丁石孙、蒋树声、张宝文。现任主席丁仲礼。

截至年11月底,民盟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有盟员34.6万余人。

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当时名称是中国民主*团同盟。年9月,中国民主*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将名称改为中国民主同盟。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盟与中国共产*亲密合作,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建立和平、民主、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共同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盟遵循《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参加*治协商、民主监督,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推动民盟盟员和民盟所联系的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参加各项民主改革,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改革开放后,民盟坚持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合作和*治协商制度,确立了民盟参**的性质、地位、作用,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积极履行参**职能,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治局面服务,为实现祖国统一服务,努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共十八大以来,民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以“四新”“三好”为目标,牢牢把握正确的*治方向,认真履行参*议*、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领导的*治协商职能,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建设,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民主建国会

民建

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

民建历任领导人和主席为*炎培、胡厥文、孙起孟、成思危、陈昌智。现任主席郝明金。

截至年6月,民建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会员总数22万余人。

中国民主建国会年12月16日在重庆成立。民建具有爱国、革命的光荣历史。民建一经成立,就致力于团结爱国民族工商界人士,与中国共产*和各界人士一道,积极投入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民主斗争中。

新中国成立后,民建以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替代本会原有之*纲,团结带动工商界人士为恢复国民经济献计出力,积极参加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反帝反封建斗争,为争取国民经济状况好转、捍卫新生人民*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民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上来,坚持把中国共产*的路线、方针和*策与民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参与国家大*方针的协商,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献计出力。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发展,民建成员主体由工商界拓展到经济界,民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领域也不断拓展,形式更加丰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建秉持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历史特点和界别特色,围绕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等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彰显了新时代民建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民建十一大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共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强化思想*治引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参**职能,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进

主要由从事教育、文化、出版、传媒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民进中央历任主席是马叙伦、周建人、叶圣陶、雷洁琼、许嘉璐、严隽琪。现任主席蔡达峰。

截至年10月,民进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地方组织,有会员19.2万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年12月30日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在民主革命时期,民进与中国共产*一道,坚持抗日救亡斗争;抗战胜利后,又积极投入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爱国民主运动;年坚决拥护和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翌年9月,民进代表马叙伦、许广平、周建人、王绍鏊、雷洁琼等出席了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了《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民进以《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为纲领,制定了“接受中国共产*领导,以宪法为准则,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治路线,积极参加国家*治生活,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民进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提倡尊师重教,维护人民教师的合法权益,面向社会开展讲学办学、科技咨询、智力扶贫等大量工作,积极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献计出力。

中共十八大以来,民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优良传统,践行“四新”“三好”要求,以思想*治建设为引领,建言资*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立会为公、参*为民,发挥特色优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和*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圆满完成对口湖南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顺利开启对口江西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广泛开展公益活动,全力参与抗疫救灾。以教育文化为纽带推进与台港澳交流交往,为争取人心发挥了积极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参**建设系列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思想*治建设、组织建设、履职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

中国农工民主*

农工*

主要由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教育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农工*历届领导人和主席为邓演达、*琪翔、章伯钧、季方、周谷城、卢嘉锡、蒋正华、桑国卫、陈竺。现任主席何维。

截至年6月底,农工*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有*员19.2万余人。

年8月9日,邓演达等同志在上海创立了中国国民*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前身),年11月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年2月确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工*不断追求进步,团结爱国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同中国共产*亲密合作、共同奋斗,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工*参加人民*权和人民*协,参与社会主义改造,为巩固新生人民*权、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工*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深入贯彻中国共产*的基本路线,认真履行参**职能,致力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推动改革发展、助力社会和谐、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致力推动中国共产*的路线方针*策贯彻落实,一以贯之全面推进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参*议*、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领导的*治协商基本职能,聚焦推进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践行多*合作初心使命,彰显农工*参*报国、履职为民的时代担当,为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致公*

致公*

主要由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组成。

致公*历任主席为陈其尤、*鼎臣、董寅初、罗豪才、万钢。现任主席蒋作君。

截至年11月,致公*在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共有*员6.9万人。

中国致公*年10月由华侨社团发起,在美国旧金山成立。

致公*成立后,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而奋斗。抗战期间,致公*号召广大*员投身抗日,积极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年5月,致公*在香港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改组成为一个新民主主义**。年6月,致公*发表《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号召”宣言》,声明接受中国共产*的领导,从此走上了同中国共产*真诚合作、共同奋斗的道路。年9月,致公*代表陈其尤等人出席了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致公*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合作和*治协商制度,积极履行参**职能,充分发挥侨海特色,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长期以来,中国致公*发挥与海外联系广泛的特色,积极、主动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对外联络工作,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境)外侨团建立了广泛联系。致公*十五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夯实共同思想*治基础,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和国家中心工作任务积极建言履职,全面推进参**自身建设,努力做好侨海大文章,推动了致公*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

九三学社

九三学社

主要由科学技术以及相关的高等教育、医药卫生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九三学社中央历任主席为许德珩、周培源、吴阶平、韩启德。现任主席武维华。

截至年6月底,九三学社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有社员20.4万余人。

抗战后期,一批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学者发起民主科学座谈会,后为纪念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更名为九三座谈会,年5月4日,改称九三学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九三学社同中国共产*团结合作、共同奋斗,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九三学社在中国共产*领导下,走上为社会主义服务道路,为巩固新生人民*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在国家科学技术、高等教育和医药卫生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九三学社积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任务,自觉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履行职能,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先后就教育体制改革、知识分子*策落实、三峡工程建设、延安革命纪念地保护和建设、非典防治、三江源保护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九三学社聚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长江*河流域和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事项深入调研、高质量建言;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和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积极助力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力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建设,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新的贡献。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台盟

主要由居住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人士以及从事台湾问题研究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台盟历届主席为谢雪红、蔡啸、苏子蘅、蔡子民、张克辉、林文漪。现任主席苏辉。

截至年6月底,台盟在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有盟员余人。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是在台湾省人民“二二八”起义以后,由一部分从事爱国民主运动的台湾省人士于年11月12日在香港成立,主张建立独立、和平、民主、富强和康乐的新中国,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台盟成立后接受中国共产*的领导,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提出的“五一口号”,参加了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台盟团结带领盟员和所联系的台湾同胞,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台盟认真履行参**职能,积极发挥参*议*、民主监督作用,拥护中国共产*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坚持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主张和行为。随着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台盟团结广大盟员和所联系的台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作出了不懈努力。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台盟紧紧围绕国家重点工作任务和目标,积极开展参*议*、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领导的*治协商,深入开展对台交流,做好社会服务,推进自身建设,努力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参**。坚持贯彻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和中共中央对台工作大*方针,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广泛联系与团结海内外台湾同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矢志奋斗。

(综合新华社消息、《中国新型*治制度》白皮书)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李林蔚

    

本文作者:统战新语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