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大教授因副业收入3500万,被同行怒斥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cs/zhiliao/

北大知名教授,因“副业”收入万元,被同行怒斥因公谋私,“窃取”北大课程。迫于舆论压力,他选择辞职,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普通百姓讲解生活中的经济学。

此人便是原北大经济学教授薛兆丰。出名前,他是一个籍籍无名,一心钻研学术的普通经济学教授,因为罗振宇的介入,让他风光无限,也深陷舆论的漩涡之中。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不解,北大教授如何会与“舆论”挂钩了,这还要从年,罗振宇邀请他做付费课程说起。罗振宇创立了得到付费知识平台,他将目标看向了稀缺的经济学上。用罗振宇的话来说,薛兆丰是一个难得能把经济学讲明白的经济学家,简单理解就是薛兆丰会讲“人话”。

他多次邀请薛兆丰担任线上经济学付费知识的讲师,都被薛兆丰无情地拒绝了。最后,因为受不了罗振宇的死缠烂打,薛兆丰决定先免费讲几堂课试试水,要是有人喜欢经济学就继续,若没人喜欢就放弃。在此期间,他只是告诉大家:学习经济学并不能帮助我们赚到更多的钱,也不能让我们成为一个经济学家,而是让我们在生活中做个明白人,摆脱直觉和经验的控制。经济学不难明白,也不难背诵,难的是一刻不忘地运用。本以为这些话会劝退一大半人,没曾想反而提起了大家对经济学的兴趣,不等免费课程结束,就有一大半人购买了课程,不到三个月时间,就超过十万用户订阅《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也为平台创收近万。

其实,真正让人喜欢上薛兆丰的经济学,除了他渊博的知识外,还有他每次给大家留下的课后思考题,以及课间的互动。在一次互动中,有学员提问: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大家都在为善恶争论不休的时候,薛兆丰却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出了一个令人叹服的答案。他说:每个人都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就看你用哪一面去接近他。很多事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人性也是一样。

如果你鼓励他多一点,人会朝善的部分多走多少;如果诱惑大一点,人会朝着恶的方向多走多少,这才是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也是一个发展的角度,更涉及到经济学中的边际量。说到人性,这让我不由得想到薛教授曾在节目中,用经济学讨论“生二胎”的问题。有人问:生二胎需不需要经过老大的同意?薛兆丰的回答是:当父母的,不要直接去问老大,你想不想要一个弟弟,因为这样会给老大建立一个假想敌,他会直截了当地回答:不要!

正确的做法是要让老大感受到爱,让他参与到家庭的决策中来,并让他体验有人陪的快乐,让他主动去创造幸福,创造成就,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个即将到来的弟弟或妹妹。看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我所说的都很无聊,想要划走却又有点可惜。这种心理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用经济学来解释就是“沉没成本”。这就像我们去电影院,花钱买了一张票,本打算享受一场“视觉盛宴”,哪知道看了一半发现电影的精彩并不符合我们的预期,那我们到底是继续看完,还是起身离开呢?

虽然最终答案因人而异,但相信大多数都会想:既然来都来了,那我就继续看完,总不能浪费花钱买的票不是。

这种被迫接受的方式,在经济学中被称为“沉没成本”,因为一开始我们就付出过成本。以上三个案例,看似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一旦用经济学解释起来,就变得通透有趣多了。薛兆丰之所以受人欢迎,就在于他总能把经济学和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让大家易于理解。

然而,正是这种便于常人理解的授课方式,遭到了同行的鄙视,认为他授课的方式和水平不如一个大学生,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三流学术”,还有“窃取”北大经济学课程的行为在里面。对此,薛兆丰并没有给予回应,在他看来知识的深浅,不分三六九等,也无需自我设限,只要自己传授的知识,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足矣。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学习经济学,薛兆丰权衡再三,最终选择离职,用心普及经济学,让更多人学习并熟练地运用经济学,这不仅是他的愿景,更是他的博导在他毕业前,对他唯一的嘱托。

离职后,他一边设计网络课程,一边将多年积攒下的讲稿整理成册,改编成《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一书,书中囊括了经济学中的稀缺、成本、需求、价格、权利、供应等10个大主题和30个小的章节。这些看似专业而枯燥的经济学名词,薛兆丰运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事例,结合妙趣横生的故事娓娓道来,十分耐人寻味。有读者点评道:这本书既有专业的知识点,又有较强的可读性,不仅能教我们多视角看待问题,还能触摸到一些职场、生活的底层逻辑,更是一本值得反复咀嚼、回味的社会、职场指南书籍,读过之后会让我们变得更理性、更知进取。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这本书中有很多经典语录,个人尤其欣赏一句:生活可以忙忙碌碌随大流,思想必须偷偷摸摸求上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