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里最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0518420286668560&wfr=spider&for=pc<
博士生论坛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年3月25日上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首届博士生论坛在经济学院储吉旺报告厅顺利举办。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锁凌燕教授,经济学院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主任张鹏飞副教授、副系主任季曦副教授、刘政文助理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王敏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龚雅娴老师、赵扶杨老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全体博士生和部分本科生参加本次论坛。论坛由张鹏飞主持。“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级与级8位博士生在本次论坛上作了学术汇报。
论坛现场
首先,锁凌燕致论坛开幕辞。她指出,学院的教学工作一直致力于对博士生进行扎实系统的培养、不断提升培养质量。她希望未来能开展更多、更丰富的博士生论坛活动,加深对学科前沿的探究、促进学术交流,营造思想碰撞、学术争鸣的良好风气。
锁凌燕致辞
张鹏飞指出,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即将迎来第一批博士毕业生,在此之际召开本次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本专业师生发现并改善博士生学习与培养过程中的不足,起到不断监督和激励的作用。
张鹏飞主持本次论坛
特邀指导专家龚雅娴、赵扶扬和王敏
本系点评老师季曦、刘政文
级博士生李亚楠以“健康与经济增长——基于环境污染的视角”为题作学术报告。
李亚楠作报告
级博士生刘祎芳以“全球价值链参与对境内增加值能源成本的影响”为题作学术报告。
刘祎芳作报告
随后,董志勇发表了题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的演讲。他指出,博士生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心无旁骛地做学问是成为一名优秀博士生的基本要求,学院也在学科培养、工位分配、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致力于为博士生们打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研究氛围。同时,董志勇表达了对开展博士生活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展望,他提出,未来学院博士生学术交流的各项活动应将交流和开放作为首要目标,吸引并邀请更多的外院和外校老师参加,充分调动同学们参与学术讨论的积极性。
董志勇发表演讲
级博士生石琳以“从以地谋增长到以地谋服务——城市土地非市场化的动态机制研究”为题作学术报告。
石琳作报告
级博士生王晶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与转型升级”为题作学术报告。
王晶作报告
级博士生王帅以“可变投资金额机制对自愿参与公共物品博弈的影响研究”为题作学术报告。
王帅作报告
级博士生吴瀚然以“中国去产能视角下产业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为题作学术报告。
吴瀚然作报告
随后,姚洋以“如何做问题导向的研究”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问题导向的研究有两大标准——“有用标准”和“理论标准”,“有用标准”指的是研究能否帮助我们认识中国和改造中国,而“理论标注”指的是研究是否对经济学文献有贡献。姚洋表示,通过借鉴外国经验,中国经济学在过去三十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我们也不可避免地掉入到了模仿的陷阱中去。一方面,许多学者执着于证实某个问题的对错,重复研究,然而经济学不是自然科学,它产出更多的思想,而不是标准答案。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游击大队”,过分拘泥于数据,哪里有新的数据就在哪里开展新的研究工作。事实上,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富矿。在这一背景下,姚洋鼓励同学们跳出模仿的陷阱,学习设立中国议题,做中国问题导向的研究。具体说来,他建议同学们通过多阅读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