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320/4594528.html一个人有多少存款,才能避免生存焦虑?
这是疫情爆发后,知乎上掀起的热门话题。
底下回答五花八门,只有一个道破天机:
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少存款,而是如果没了死工资,你还有没有其它稳定的收入来源?
有人说,我“报复性存钱”,存够万还不行吗?
真的不行,不信,看一组根据近30年的通货膨胀得出的数据吧(数据来源于北师大钟伟教授):
现在的万,相当于90年代的万元户;而现在的万,在20年后的真实购买力只相当于今年的11万~45万!!也就是说,20年之后,你拼命工作攒下的钱,很大一部分都会打水漂。就算存银行,1年期1.5%的利率,也抵不过每年2%的通货膨胀,你的钱每天都在贬值。当然,说这些不是要制造焦虑,而是想告诉你,只靠工作赚钱,是没有生存安全感的。
《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也早就提到:学会让“钱生钱”,有一份稳定的现金流,才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技能。
而投资,更是一生一次的修行,谁也避免不了。这句话,是北大一位经济学学者,在每年秋天的公开课上,对所有本科生说的第一句话。提起北大经济学,也许你多少耳闻薛兆丰的趣味解读,但却未必知道,在北大经济学者天团里,还有这样一位大拿:他曾连续5年准确判断中国经济形势,几乎没有失误;眼光极准的他,从年为自己做家庭资产配置,年收益率更是从40%一路攀升;不仅如此,他还为*府提供《内参报告》,供国家领导层参考和决断。他的书籍,一度被列为国务院总理书单。他就是徐远,中国经济学顶尖小圈子里的大人物。
他是集宏观经济、金融、投资于一体的“硬核学者”
前世界银行行长林毅夫力荐他的书
无数大佬纷纷为他打call
说起徐远,很难用一个身份去定义他。倒是他学生的一句话,尤其准确:在北大,搞学术的没有他会投资,在金融市场,做投资的又没有他的学术造诣;他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洞察和穿透,有时甚至让人觉得恐怖就连前银行行长林毅夫都屡次为他的著作打call:称赞他观察睿智,文字隽永,极有智慧。▼徐远的经济学著作被罗振宇、汪丁丁极力推荐我想,这和他20多年在顶尖经济学殿堂的学术深造,以及15年的投资实战,不无关系。时光回到年,本科北大数学系的他,刚刚走进北大经济研究中心念硕士。在学术圈里,那是中国经济学的圣殿。他的学术启蒙恩师,就是被称为“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第一人”的宋国青教授。和老先生一起做学问,穿梭在抽象模型理论中,又在城市农村调研走访,大师的教诲,他至今念念不忘:
一个学者,一定要接触真实的世界,如果只在象牙塔靠理论说话,一定会走偏。
这份严谨,也体现在他之后的教书生涯中,年从美国杜克大学金融博士毕业后,徐远被聘为香港大学金融学教授,专门教投资。虽然在学术上已有造诣,可真要教人时,他却开始怯场了:我当时自己还没真刀实枪的投资过,怎么教人呢?于是他诚惶诚恐地,一边教学一边实践,从宏观经济、金融市场、投资实践上全面加深对投资的理解。这一积累,就是15年。而当他把对宏观经济的准确预判注入投资实战时,一切都变得神奇起来:从年起,他开始连续5年对经济形势进行预测,全部被证实。那年,他梳理了适合买房10大城市、地段,让不少人在楼市最火的-年抓住机遇,解决了不少人的住房投资问题。一次深圳线下大课的问答环节,就有一个大姐站起来,还没开口就泣不成声:我们全家现在都能搬到深圳一起生活了,还赚了不少钱。我从来没想过,日子能这么快就好起来。徐远说,虽然他不是善于处理这种场面的人,但那种感动,却一直被他记在心里,毕竟,对很多普通家庭来说,万真的不是小数字。年,他观察到利率的下行,并敏锐的看到了国债期货的投资价值,第一时间发声:国债目前价位96.7元,预测升到元,加10倍杠杆,就能有近34%的收益。▲图片来自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