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
TUhjnbcbe - 2022/12/25 23:14:00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为进一步推动形成读经典、学理论、强素质、作表率的浓厚氛围,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以“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为主题,将邀请一系列国内权威专家,导读《共产*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国家与革命》等经典著作。作为“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系列第六讲(总期),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以“为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为主题,对《资本论》进行导读。

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

精彩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纷繁多样的经济现象,学习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更好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资本论》和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的讲话高瞻远瞩,意义重大。《资本论》博大精深,理论意义、学术意义、实践意义十分深远。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不朽巨著,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本质及其运动规律,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剩余价值学说在经济学上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两个必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马克思的全部理论中,经济思想是最核心的思想。“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是《资本论》的逻辑起点。由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开始,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极富力度、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

·劳动产品所以成为商品,在于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不同的产权主体,即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分工,联系二者的是交换。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社会需要的属性,对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创造财富,这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认为商品交换的成功十分重要,否则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就只是想象中的价值,想象中的盈利。只有交换成功才能变成事实上的价值、事实上的盈利。然而由于商品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自己决定的,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还得接受市场的检验。马克思称这种关乎商品生产者命运的交换是“惊险的跳跃”。如果跳不过去,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产者自己。

·马克思强调,“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动,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可见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不管这种契约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来的)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私有产权,就是马克思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权观念。马克思认为在公有制,即在他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情况下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人的伟大创造。

·如果说劳动价值论是《资本论》的基础,那么,旨在揭示资本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理论则是《资本论》的核心。马克思通过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时,就为货币成为资本创造了条件。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不一样的。

·马克思把剩余价值的生产分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劳动生产率不变,从而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靠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以提高剩余价值率。另一种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总的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以获得更多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

·《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描述了资本的运行,也阐发了资本主义是如何发展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是扩大再生产,伴随着积累、积聚和集中,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最终是剥夺剥夺者。这里说的“剥夺剥夺者”,就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最终消亡。

本讲要点问答:

1.《资本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三卷《资本论》紧扣资本,从资本的生产,到资本的流通过程,再到资本主义的分配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即市场经济的运行,同时在无意间证明市场经济是通过创新发展的。集揭示本质、阐述运行、分析发展为一体。

2.《资本论》的核心是什么?

答:如果说劳动价值论是《资本论》的基础,那么,旨在揭示资本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理论则是《资本论》的核心。马克思通过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时,就为货币成为资本创造了条件。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不一样的。

3.《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关于*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写道:“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4.《资本论》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答:《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不朽巨著,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本质及其运动规律,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剩余价值学说在经济学上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两个必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如何认识《资本论》的当代启示?

答:一是毫不动摇地始终抓住实体经济;二是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三是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经济学。

为什么要迫切地、系统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治经济学?

答:*治经济学实际上是有国家背景的,或者说是国家色彩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对建设中国特色的*治经济学有强烈的需求;马克思主义的*治经济学也需要发展。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们必须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的*治经济学应当有国际视野,能够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理论的说明,揭示其中的规律,昭示近一步前进的正确方向。

7.怎样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治经济学?

答:第一,要有强烈的使命感。为了创作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马克思牺牲了他的幸福、健康和家庭,当代中国经济学家应当向马克思学习,不负时代使命,勇敢面对历史赋予的光辉责任。第二,要像马克思那样深入实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认识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就是对现实经济生活的直接参与或深切感知。第三,要坚持科学的抽象法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这一方面的典范。第四,有分析、有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的原创性贡献是什么?

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简介:

“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人民网中国共产*新闻网承办,“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交通银行、人民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协办。自年创办以来,坚持每月一期,迄今读书活动已举办期。为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央和国家机关必须走在理论学习的前列,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当好示范”的指示要求,主办方对年读书活动进行了全新的升级改版,以“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主题,立足于导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打造*员干部理论学习新课堂、组织生活新平台。读书活动通过在支部工作APP首播,人民网、中国共产*新闻网,“学习大国”“人民*建云”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