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作为货币,有着天然的优势,但也有不易携带、运输费用高等缺点。
金本位制比较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人们只需要将*金存入银行,换取作为纸币的银行券就很方便地进行交易。
01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金的产量有限,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容易形成通货紧缩。
截至年,人类采掘出的*金不过12.5万吨,人均只有20克。
*金只占地球总重量的1/15万,不过由于地球太大了,绝对数也达到了4亿亿吨。
但绝大部分都储存在地球内部,开采成本相当高。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
假设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量,耗费巨大的成本把相应的*金开采出来。
这样一来,*金数量剧增,丧失了稀缺性,作为货币的优点就不存在了。
白银就是这样退出了货币金属的历史舞台的!
而且由于*金贬值,可能连开采成本也不能赚回来。
02
其实,金本位天然的通缩属性被夸大了。
只有把*金直接拿来当货币使用,或者纯粹的金币本位制才会带来严重的通货紧缩。
与*金挂钩的银行券能够比较妥善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人们把无息的实物*金*金存在银行,变成有息的存款,需要的时候再以纸币的形式取出来用。
如果金额比较大,还可以用票据、汇款的方式结算,货币仍然留存在银行系统内。
银行可以通过贷款工具产生派生货币!
因此实物*金只是与基础货币是1:1的关系,实际货币供应量会放大若干倍。
这里还有个问题,万一很多人同时要求把银行券及存款兑换成*金,会不会造成挤兑?
金块本位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设置一个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兑换门槛。
例如年,英国规定一次至少兑换盎司,主要供大公司用于国际支付及工业用途。
03
如果社会生产发展过快,现有的货币供应量不够怎么办?
这时市场调节机制就会发发生作用!
由于对货币需求量大增,*金升值,就会刺激开采量,达到一个动态平衡。
当然,以上只是理论上的一种设想,现实情况要复杂很多。
从*金生产历史也可以看出这个规律!
在19世纪之前的数千年的历史中,*金总产量不到1万吨,其中18世纪仅生产了吨。
19世纪的*金产量达到了1.15万吨,其中1万吨是在后50年生产的,契合了金本位制的发展历史。
之后,*金年产量不断增加,20世纪60年代达到了近万吨。
年,金本位制彻底废除。
由于那段时间,欧美国家经历了滞胀危机,人们在*金保值惯性思维下,需求量继续增加,80年代世界*金年产量突破0吨。
进入21世纪后,世界*金产量稳定在吨左右。
这是因为实物*金作为无息资产,很难跑赢股票和房产,人们逐渐接受了这个观念,保值需求量下降。
而工业、首饰及各国央行储备方面的需求比较稳定,金矿矿主没有动力扩大再生产。
万一产量上去了,价格可能还会下跌。
04
直接使得金本位崩溃的,并非通货紧缩,有以下几种情况。
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参战国滥发纸币筹集*费。
*火商并不傻,只接受*金,各国只好停止*金的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
经济危机
在大萧条时期,许多国家为了保证本国的*金储备,不愿意以最后贷款人的身份向银行注入流动资金,导致很多银行倒闭。
在经济危机期间,信用收缩会导致通货紧缩。
只是在金本位制下,央行没办法采取扩张性货币*策,加重了通货紧缩。
特里芬悖论
二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地位。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对美元的需求量大增,这就需要美国维持长期国际收支逆差;但作为国际核心货币应该保持币值稳定,这要求美国维持长期国际收支顺差。
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著作《*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中,提出了这个悖论。
由于越南战争开销太大,美国超发了过多货币,造成美元危机。
年,美国的*金储备只有对外流动负债的15.05%,完全丧失了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金的能力。
于是,尼克松*府宣布美元与*金脱钩,进入信用本位制时代。
05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协议,将*金非货币化。
目前,国际货币实行是牙买加体系,储备货币多元化,其他经济强国的货币也成为了外汇储备货币。
如果把这些储备货币看成一个整体,特里芬悖论依然存在!
美国虽然长年保持国际收支逆差,美元的地位却更加稳固了。
因为这是个比烂的世界,大家都在超发货币,美元相对来说还没那么烂!
金本位制的逻辑是用一种稀缺的金属作为担保,限制货币滥发;与信用本位制相比,确实不够灵活。
在信用本位制下,遇到什么经济问题都可以用发钱的方式解决。
信用的本质是债权债务关系,现在花的是未来的钱,迟早是要还的。
目前,全球债务超过万亿美元,是GDP的3.5倍,人均负债近4万美元。
已经有几个国家宣布破产了。
至于将来何去何从,人类还没有应对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