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经济学思考:什么是三部门假说?这一假说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在农林业和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高于平均水平,而在劳务部门则低于平均水平。后者使就业结构的转变较生产结构的转变为快。劳务部门的平均物价上涨率最高,反映了相对生产率的变动。
在-年间,日用消费品、基础材料和生产品工业的生产增长最为缓慢。在70年代,生产率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以至在加工工业的就业人数较大幅度地下降了。在-年间,只有投资品工业中的就业人数增加了。在这一部门中生产率的增长低于平均水平,导致价格上涨超过平均水平。工业部门内部结构转变的基本模式在70年代是由下述情况决定的,随着收入的提高对工业品需求的提高超过了平均水平。
在结构转移中获利的主要是办公设备和信息处理、汽车工业、电子、精密仪器和光学、石油加工和化学工业等制造业。在结构转变中受损的是那些随着收入提高,需求的提高低于平均水平的部门,如食品和享受资料工业、纺织、服装、皮制品行业等。这些行业中的一部分,由于成本相对稳定而转向了国外市场,从而刹住了收缩。
那些不能通过国外市场来平衡国内需求减少的部门,处在适应结构转变的压力之下,如采矿、冶金和造船工业。在70年代由于西德马克实际升值和石油价格提高,又使一些部门处在适应结构转变的压力之下。这些部门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生产行业,如皮制品、服装、纺织、精细陶器和玻璃制品等。
关于部门结构转变的假说
在了解了部门结构的转变以后,自然会提出对过去发生的转变做出解释和预测未来的问题。对形势的诊断和预测分析是国家实行各种结构*策的前提。目前还没有解释经济结构现象的一般理论。在理论上只能解释决定结构转变的各个因素的相对意义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专门针对结构问题的解释性见解局限在三个最大的经济部门。对生产部门内部分支部门的结构变动,只有根据具体情况才可能做出说明。对我们在前面介绍的领域,有所谓“三部门假说”。
这一假说认为,在联邦德国这种发展水平的国家,由农业决定的第一产业同由工业决定的第二产业一样,在创造价值和就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是下降的,而第三产业,即服务部门的比重则是上升的”。(Fels,G·K·Schatz,《SektoraleEntwiklungundWachstumsaussichtenderWestdeutschenWirtschatJis》年)这种结构转变的原因是,随着收入提高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动。
要求生产结构从首先满足生存必需的食品转向标准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然后逐渐转向有较高价值的工业品,最后才转向劳务部门提供的高级产品。劳务部门本是作为第二产业的组成部分发展起来的。需求的转变不仅对家庭的最终产品需求,而且对企业的中间需求都有效。除了需要和需求结构转变以外,各个部门中劳动生产率的进步不同,即供给条件的不同也起了作用。比如,由于农业不断地机械化,从农业部门释放出了大批劳动力,他们基本上转入了第二产业。
由于资本投入的增加,由工业决定的第二产业又为劳务部门提供了劳动力。劳务部门是劳动密集型的,只在很小的程度上可以利用技术进步和用资本取代劳动。对劳务部门来说,运用资本只起有限的作用。在劳务部门内,就业者的人均生产成果也相应地低于商品生产行业。因而,经济结构的转变是国民经济的需求和供给方面发生变动的结果,企业必须适应这种转变。
对联邦德国来说,怎样评价这一三部门假说呢?从经济结构的国际比较来看,答案首先是肯定的。因为德国第二产业的比重高于可以比较的工业国家,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低于可以比较的工业国家。第二产业的高比重导致了所谓“过渡工业化”,它是由出口在总需求中的比重较高(约占30%)引起的,因为出口品中主要是工业品。如果适应国际标准,就会导致所谓结构转变。第三产业也专门承担服务的职能可以从生产型企业转向服务性企业的转移中获益(专业化优势)。
三部门假说的反对者认为,国家的经济*策可能影响这种发展。首先是收入再分配措施,可能延缓向需要更高级产品的消费结构转变。另一方面,国家自己作为需求者也有利于商品生产部门,比如*备支出和对建筑业的投资。此外,资本集约度提高的结果也可能引起部门间职能的改变和在服务领域引起提高生产率的技术进步。
就前者来说,可以举出用机械化的辅助手段代替劳务的例子,比如在私人家庭领域内。在家庭中耐用消费品的增加同样有利于商品生产部门。属于劳务领域中技术进步的是机械化和自动化。比如在邮电通讯业和交通运输业中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因此而增加的资本投入要求在第二产业增加投资,从而抑制了第二产业的下降。
西德经济结构向国际标准的靠拢也决不是必然的。在国际分工中,一些国家完全可能出于国内外价格和成本的差别,较多地在服务部门专门化,而另一些国家也可能较多地在工业部门专门化。国经济同外部的一体化取决于本国的优势。还应该考虑到的是,在70年代投资率的下降和国家运用的社会产品比重的提高,对部门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影响。
结语
国家支出的相对提高正在停顿下来,这对于劳务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影响还难以预料。长期促进私人投资行为,对工业部门有积极的影响。工业部门承担着经济发展的动力,劳务部门不可能起领导的作用。因而三部门假说不可能有一般的适用性,不宜于把它单独作为部门结构*策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