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新冠肺炎专家组经济学家代表刘国恩
导语
伴随越来越平的地球,人类之间的活动越来越快速频繁,为微生物种寄生到人类身上提供了更方便的机会,瘟疫的传播也就更为快捷、普遍,此次新冠疫情的传播正是如此。当前,全球新冠防控的进度和变化情况还很复杂,防控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本文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在防控措施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年,哈佛大学著名*治学者萨缪尔·菲利普斯·亨廷顿(SamuelPhillipsHuntington)教授在美国《外交事务》(ForeignAffairs)杂志上发文表示,人类新世纪面临的重大问题将主要集中在世界九大文明之间的冲突。如今,这些文明间的冲突似乎正逐渐成为现实。年,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Friedman)在其所著《世界是平的》(TheWorldisFlat)一书中提出,21世纪的世界越来越平,全球化造福人类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更多新的挑战:不同文明的理念冲突不断加剧,全球化市场竞争持续增强。与此同时,其他物种与人类之间的寄生关系也更加密切。
如今,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自然力量的挑战,其中包括地上外太空中知之甚少的力量,地层下面的地震、海啸、火山等内部力量,以及地表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微生物种。伴随越来越平的地球,人类之间的活动越来越快速频繁,为微生物种寄生到人类身上提供了更方便的机会,瘟疫的传播也就更为快捷、普遍。此次新冠疫情的传播正是如此,短短2~3个月的时间就迅速席卷全球,截至年4月底已致全球多万人感染,二十多万人不幸病亡。
微生物种对人类的影响
人类虽然经历着疾病谱的转型,但传染性疾病带给人类的挑战并没有因此降低。事实上,在历史长河中,较之人类间的“巨寄生”矛盾关系,人类和微生物种之间的“微寄生”矛盾似乎从未退为配角,二者至少是同等重要地制约着人类生命的长期演进过程。
据可查的资料显示,公元前年到公元年之间,人类战争夺去的生命达万多,最惨重的生命死亡发生在中国的三国时期,即公元年到公元年间,死于战争的人数高达万。公元年到1年期间,人类战争冲突造成约万人死亡,最惨重的是13—14世纪蒙古帝国远征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万。最近年间,死于战争的人数接近3.15亿,最惨重的是二战致死多万人。这些数据加总起来表明,在过去两千多年里,人类的“巨寄生”矛盾导致大约4.54亿人死于主要的战争冲突。
同样,我们使用类似的检索方式,发现人类流行性大瘟疫的致死数据如下:公元前年到公元年的年间,死于流行性瘟疫的人数在1.1亿。其中,最惨重的死亡发生在公元年到公元年间,罗马查士丁尼帝国的鼠疫造成0.25亿到1亿人死亡。公元年到公元年的中世纪,死亡人口约2.02亿,最严重的当属肆虐欧亚大陆的鼠疫黑死病,在年至年间致死2亿多人。自1年至今,死亡总人数约2.11亿,最惨重的是20世纪初的西班牙流感,死亡人数在0万到1亿。加总起来,人类与微生物种的“微寄生”矛盾致死人数高达5.2亿。相对人类战争的死亡威胁,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说,由于西班牙流感的严重症状,患者的身心状态非常糟糕,加大了威尔逊总统对签署《凡尔赛条约》持强硬条件的要求,德国人受到了严惩,同时也为二战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因此,瘟疫对人类的威胁,看来并非止于其直接影响,还通过对人类战争的推波助澜产生更多的间接影响。
当然,人类健康的总体水平还是在不断提高的,这主要得益于三大方面的积极力量:
一是经济增长创造了越来越好的基本生存条件。伴随工业文明的进程,生产要素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显著增长,使得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热量和营养大幅提高,从而大幅促进了健康水平的提升。
二是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包括清洁的水源以及空气、土壤、居家、社区环境的改善,降低了人体感染传染性疾病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健康预防的水平。
三是现代医学技术的转型升级,医药、手术、急救、康复等一系列现代医学服务和救治性手段不断进步。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医学的划时代成就莫过于19世纪末建立完善的病菌理论,奠定了20世纪40年代成功研制抗生素的基础,使得人类在长期应对病菌入侵的战斗中第一次大获全胜。同时,另外一部分医学进步体现在针对病*、病菌、肿瘤细胞等研发的疫苗技术,比如对抗天花的牛痘疫苗、鼠疫疫苗、结核疫苗、肝炎疫苗等,通过提高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力,更为有效地防控特异微生物种的入侵。
新冠病*的风险究竟多大
针对此次新冠病*的影响,大家都非常关心其两个重要指标:传染率与病死率。传染率可以是自然传染率或实际传染率,前者指无干预条件下的传染程度,一般使用所谓的“再生率”R0(ReproductiveNumber)衡量,即一个患者平均传染他人的最大个数。基于目前的初步估算,新冠病*的再生率是2~3,即如果不采取强制防控措施,平均人传人数在2~3个。相对而言,季节性大流感的R0为1.3;年的甲型流感病*(H1N1)为1.5;年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为3左右。然而,实际传染率则取决于人们实际采取或能够采取的防控措施。季节性流感的实际感染率每年高达10%以上,主要原因是人们并未采取特别严格的防控行动。SARS的实际传染率非常低,原因之一是其突出严重的临床症状,使得主要传染渠道集中在收治患者的医疗服务系统,而非无症状感染人群的社区传播,这也为*府采取极端阻断措施并能有效防控提供了可行基础。
新冠病*的病死率目前在各国的差异较大,平均在3%~5%。必须指出的是,新冠病*有别于SARS的最大特点是隐形的无症状感染,这无疑大幅增加了各国采取严格防控措施的代价和难度,同时使得基于确诊患者为分母计算的病死率高估不少。因此,如果考虑到社区大量存在的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的实际病死率应该比3%低不少。相对而言,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为0.1%;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和年的SARS病死率都在10%左右。
就新冠病*流行病学的风险特征而言,根据基于中国人群发表的论文,按年龄排序的风险大体呈一个钟形曲线,50~59岁人群的感染风险最高,其次是60~69岁和40~49岁两类人群,二者感染风险差不多;再次是70~79岁的老人和20~29岁的年轻人,感染风险相对更低一些。在病死风险方面,年龄是非常大的风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病死率大幅上升,70~80岁以上老人的病死风险是中青年人的数倍。除了年龄因素,病死风险还与感染者有无慢性病高度相关,其中尤以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高血压、肿瘤等合并症为主,所以医疗救治服务的资源配置务必考虑到这些风险因素。
综上所述,认识到新冠病*区别于其他大流行瘟疫的本质属性,从而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非常重要。对此,在疫情期间,特别建议大家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的共赢目标,切实践行专家提出的几个简易行动:
一是尽可能通过居家、互联网平台开展活动,既丰富家庭生活,也促进生产工作,尽量减少群体聚集活动,真正发挥个人自主、自觉的社会隔离作用。
二是养成科学勤洗手的卫生素养,特别是用肥皂洗手20秒以上(唱完两次《祝你生日快乐》歌),极有利于新冠病*的迅速去除。
三是保护老人的健康居家方式,家庭年轻人和小孩尽量保持和老人的一定距离,减少皮肤接触。条件许可的话,最好为老人提供单独的餐具和休息房间,降低老人被家庭年轻成员传染的风险。
中外疫情防控比较的几个方面
目前全球新冠防控的进度和变化情况还很复杂,防控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成效的全面科学评价为时过早。不过,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是防控目标。首先是目标人群的确定方法,是普检还是选检,即对所有人或广大人群进行检查还是根据疾病症状有选择性地检查,各国选择不同。韩国采取了大规模人群的普遍筛查,并通过手机等智能型设备进行社区追踪和通告。中国首先在湖北武汉进行了针对临床表现人群的普遍检查,其他地区后续也基本如此。其次是针对检查为阳性的目标人群,是进行统一治疗还是基于病情程度的选择性治疗。中国采取了强有力的全国统一诊疗方案,上下左右高度一致;其他国家则采取了赋予各地*府不同弹性的因地制宜措施。
二是医疗模式。对确诊患者的救治模式在各国的差异相当大,主要表现在是集中救治还是分散治疗;医院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还是充分发挥社区医疗平台的作用;医院为主还是要全社会力量协作服务的模式。在中国,医院主导医疗卫生服务的模式已长期存在,其诸多问题饱受诟病,其中最突出的体制问题当属对社区基层服务体系的瓦解。年的国家医改方案明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国家医改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分级诊疗,根据轻重缓急分流病人,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服务尽可能分流到基层社区、乡镇卫生院,急诊、专科收治的医院进行救治。这次医院主导模式,其实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中国现行医疗服务体系的必然选择。
作为参照,新加坡模式充分体现了分级诊疗的有效性。新加坡对于检出的确诊患者,首先是根据患者的严重情况进行分级,医院治疗,中度患者主要交由社区医生诊所服务,轻症或无明显症状患者基本安排居家照料,由医务工作者提供必要的上门或咨询服务。这样的模医院的服务压力,又降低了轻重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最终提高了医疗资源的服务效率。
三是医院与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应对此次新冠疫情,中国调动了全国数万医务人员与大量医疗服务资源,其中都是医院一马当先,社会办医的力量虽然也有参与,但是其规模和程度都相对较小,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巨大作用,这并非源于社会力量的动机、能力,更多还是体制机制的约束问题。相比之下,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医院和社会力量都发挥了各自的优势长处,尤其是后者更是表现了非凡的作用,事实上很多一线医务工作者是退役转行后再度披装上阵的个体“自愿*”,彰显了全社会合力而行的巨大能量。
四是公共秩序和社会管理。首先是*府要求和公众自律如何共同发力。为了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疫情防控的全过程,除了通过各级*府的指令性方式进行强推,还可以采取助推的方式,通过认知宣讲、正面激励等措施调动公众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利己又利他的全民防控。其次是信息管理,是单一渠道发布,还是多元渠道分享信息,二者各有利弊。单一渠道的优势是信息口径一致,但因责权高度集中的约束往往可能滞后,而在应对暴发性瘟疫问题上,时间往往是决定成效、代价的关键。多元渠道的优势在于时效性更快,除了预警,还可能发挥模糊信息的交叉核实作用。
五是经济活动与严防管控的取舍。选项之一是果断切断疾病传播途径的做法,同时也是暂停社会经济活动的“休克式疗法”。相对应地,则是渐进式的“弹性疗法”,即根据地方医疗服务体系的检测救治能力,进行不同程度因地制宜的干预措施。“休克疗法”无疑是切断病*传播的最有效办法,短期社会经济代价最高,能否实施取决于国家相应的制度安排与法规体系。至于哪种方法的综合成本效益更高,还有待于更多数据和长期观察开展系统的科学评估。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病*确诊人群中,80%以上属于轻症患者,15%属于重症患者,需要住院服务,只有5%是危重症患者,需要到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救治。在轻症患者中,更值得分析不同的缘由,其中至少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发病初期的患者,他们存在疾病继续发展到后期重症的风险,因此需要早收早治;第二种是病*载量低的轻度患者,症状良性轻微,只要在社区诊所进行照顾即可康复;第三种是核酸检出的阳性患者,但无临床发病症状,因为自身免疫力强而产生了有效阻击病*的抗体,即属于所谓“群体免疫”的人群。毋庸置疑,此类人群是阻击病*社区传播的宝贵力量,应该积极鼓励其正常工作与生活出行。因此,如果能够对高达80%以上的轻症患者进行科学分类识别,进而采取更适宜有效的差异化治理措施,无论从经济成本、社会秩序还是健康价值的角度看都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和尽快推广。鉴于美国目前已经成功研制上市了快速检查病*血清抗体的移动技术,几分钟内的精准检出率高达95%,对轻症患者甚至一般人群尽快开展此项筛查的工作意义重大。
有关新冠防控策略的五点思考
第一,信息分享问题
信息分享涉及两个方面,信息产生的科学基础和信息分享的社会基础。本着大胆假设、仔细求证的科学原则,应该鼓励对科学问题的探索广开言路,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和犯错,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数千年来,人类对很多病菌的肆虐束手无策,包括导致14世纪黑死病的鼠疫杆菌,曾经致死数亿人口,所及之处尸横遍野,惨不忍睹。直到19世纪末,人们才完成了关于细菌的系统理论和实验认知。病*比细菌更难对付,对病*的科学认知及应对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得鼓励人们大胆创新和自由思考,其中社会力量的创新作用至关重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费尔普斯(EdmondPhelps)年在其著作《大繁荣》中写道,美国引领全球创新的秘诀,在于人们的冒险精神和发挥创造力的愿望深入社会草根阶层,大家都有创办新企业的自由以及相应的制度保障。埃德蒙·费尔普斯的同事,同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教授的萨勒马蒂,也在研究中发现,原创研究有8%来自科学家,92%源于所有领域的普通大众。本质上讲,创新源于想法(Idea),而Idea源于人的大脑。因此,中国作为人口大国,14亿个头脑具有潜在的创新优势。不过,潜力如何变成现实,需要能被激发的制度条件。对此,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熊彼得教授曾经一语道破其“秘诀”:创新的源泉来自市场的“创造性破坏”,即开放竞争,为不断进入市场的后来者提供挑战市场霸主的公平竞争条件,促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良性创新机制。
在信息分享的社会基础方面,在后工业文明的信息时代,公众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渠道日趋多元。因此,要想让公众拥有正确、科学的认知,最重要的莫过于及时、客观、全面地向社会公布疫情信息,而不是过度担心或等待信息精准、完整之后才公布。这是由于,第一,越来越平的地球,使得资源、信息、微生物种的流动日新月异,人们耗不起太长的等待时间;第二,我们需要敬畏自然的未知性,需要坦承人类认知的有限性,更何况世上从来不存在绝对真理。因此,向公众及时播报信息和交流意见,不仅有利于促进公民的自律行为,提升全民防控疫情的配合程度,也有助于合理调整人们关于*府治理和医学手段所能企及的目标预期。
第二,理性的风险意识问题
人类演进本身就是一部伴随风险、认知风险和应对风险的历史。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才大幅降低贫穷和饥饿的风险。同时,人类还通过国家治理和国家间的全球治理进一步降低和约束了人祸战争的风险。然而,人类与微生物种之间的“微寄生”矛盾的风险并未相应降低。人类的疾病和死亡风险包括三大方面的来源。一是微生物种入侵人类身体导致的外生性疾病;二是人类身体代谢系统自身的内生性疾病,比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非传染性疾病;三是人类的活动空间条件所致的外源性疾病,比如污染、工伤、车祸等灾难。
人类与食物链低端物种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笔者认为至少应当体现两个方面:其一是能够创造并使用工具(如马克思所言);其二是对未来事件的预判能力。因此,人类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行动,应该高于其他物种才无愧于做人。从目前关于人类如何感染病*的认知来看,病*首先通过自然宿主传播到中间宿主,最终通过中间宿主寄生到人体细胞。因此,如果人们爱吃或常接触野味活物,自然增加感染中间宿主病*的风险。反之,如果大家改善膳食方式,节制活物消费,必然有助于降低感染微寄生物种的风险。年西班牙大流感的“零号病人”,正是美国堪萨斯州一位接触感染病*的家禽后再参*的农村青年。
随着此次新冠疫情的暴发,相信全社会将大幅提升对重大传染病防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