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80年代之初,薛暮桥的专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和张五常的随笔集《卖桔者言》是那个年代的经济学畅销书,随后在90年代畅销的有《顾准文集》。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出现了像《货币战争》这样被读者调侃为“金融玄幻小说”的畅销书。而在过去这几年,经济学畅销书的主要类型变为通识写作。这也是当下对经济、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比较熟悉的一种书籍。
经济学通识写作由接受学科训练的学者完成,写法有别于专著和论文,它在选题和文字处理上都更加接近读者。有的写某个知识领域的通识,有的以通识方法探讨某个经济议题。做这件事的学者都在努力把复杂的、深奥的知识讲得简单。
在本篇,我们对话经济学家兰小欢。
兰小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治经济。
在近两年的图书市场上,可能没有哪一本经济学类别的书比《置身事内》更“火”了。在这本书中,兰小欢结合学界的研究成果,向读者讲解过去几十年地方*府如何参与、推动经济的发展,并使读者看到,务实而非意识形态化的经济*策行为是经济成功的关键。据出版方世纪文景和作者提供的信息,《置身事内》首印一万册,自去年8月出版以来已加印了20次,实体书销量超过65万册,成为今年经济类图书的一匹黑马。去年年底,《置身事内》还获得了“新京报年度通识写作奖”。我们就此采访了作者兰小欢,和他聊了聊写作《置身事内》的契机以及对通识写作的看法。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8月5日专题《在偶然与必然之间:中国本土经济学的畅销书之路》的B05版。
“出圈”是意料之外的事
新京报:写作《置身事内》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我了解到这本书最初主要面向的读者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
兰小欢:是的,《置身事内》是我上的一门课的讲义,内容是基于我对中国经济现实的观察。在复旦大学这是一门给大四学生的课,在香港中文大学这是一门给研究生的课,当时这门课在学生当中挺受欢迎的。因为学生水平很接近,课程的知识结构没有什么差别,上课的时候讲得复杂一点,写成书的时候就把复杂的数据和技术都去除掉。疫情也是一个因素。年疫情暴发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得不待在家里,所以就有了把这本书写出来的念头。如果没有疫情,可能我不会写这本书。
新京报:《置身事内》去年出版后引起了很多经济学圈外读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