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如何更高效学习研究如何面对挫败感博士就
TUhjnbcbe - 2023/1/22 7:44:00
北京中科曝光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7148070539626801&wfr=spider&for=pc

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怎样选择博士学校、项目和导师?读博期间如何更高效地学习、研究?如何面对挫败感?博士就业前景如何?……年5月14日,麻省理工学院(MIT)*治学博士,即将前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治系任助理教授的徐轶青做客“*见线上沙龙”第二期,和大家畅谈读博那些事儿。以下是沙龙文稿整理,经徐轶青本人审阅修订。

-01-

导言

我叫徐轶青,现在是麻省理工学院(MIT)*治系第六年的博士生,严格来说我还是研究生,还没有完全结束这边的工作。但是最近我已经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了,可以说是准毕业了。六月份我就会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书,开始新的旅程。来MIT念之前,我在复旦经济系念本科,之后在北大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念硕士。

当初可成请我做线上沙龙,我有些犹豫。我们年纪小的时候,没有许多阅历,却喜欢讲感悟。我记得当年在北大做助教的时候,就很喜欢给学生讲读书的体会。现在看起来,不少是错的。学期末,一个同学给我写评语说:这个助教丑是丑了一点,但是讲得还真不错的。我看了之很欣慰。现在年纪稍大一些,反而不敢讲了。我不像着上次来沙龙做客的刘擎老师,他有很多研究的体会和人生阅历,娓娓道来。我现在这个阶段比较尴尬,知道了自己的限度,但是真的知道的东西又很少。

我看到大家的问题集中在两方面。一部分是技术性的,比如说社科研究生项目申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怎样容易被名校录取,录取之后作哪些准备,博士阶段怎样培养训练自己,等等。另一部分侧重人生规划,更宏观一些,也和博士生的心理状态紧密相联。我们为什么要出来读博?这个问题很重要,甚至我认为可能是最重要的问题。

所以,今天我们会主要从两方面来聊,一方面是解答一些技术问题,另一方面谈一些学术生活的规划。后者可以更重要一些,我们先谈。这个讲法有些危险。因为如果完全讨论申请的技术性问题,我们就变成新东方了。如果完全讨论那些心理问题,我能分享的大概就是一大碗鸡汤。

前方鸡汤,高能预警!

-02-

我的三次挣扎

首先最重要为什么要读博?为什么要读在你决定是否要读博,甚至已经开始念博士了,你可能会反反复复挣扎好几次,不时怀疑读博的决定是不是正确,是不是还要继续下去。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

有很多维度可以来考虑这件事情。从较功利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考虑读博士的机会成本。如果你看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数据,研究生教育作为一项投资,回报率很高。统计上是这样的,但是对个人来说就很难说了。因为统计上大家主要关心的是条件均值,分布是差异很大的。这是我们常说的,被“平均”了。

我们身边往往有很多案例,一些人有很好的工作机会,从货币收入的角度讲,读博很可能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不过因为来自中国证据不太清楚,我们不能过分阐释。顺便提一句,如果你看中国的数据,最近几年高技能蓝领的工资增速,已经超过普通白领的工资增速,这是一个事实。所以从功利的角度讲,不管我们是否念博士,在年轻的时候积累一些特殊技能,而这些技能恰好又能被市场认可,是很有好处的。读博士是其中一种方式。

从我自己的体会讲,是否要念博士,主要考虑两点,一是焦虑感,一是好奇心。不需要两个都有,但是至少需要有一个。如果你有好奇心,对东西感兴趣又有天赋——就使劲做使劲做,不在乎其他方面的考虑,是可以做出来的。我们许多人被张益唐老师的那种韧劲鼓舞。我身边也有一些类似的例子。

我选择到美国这么多年,离父母那么远,除了好奇心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焦虑感。这种焦虑感从本科的时候、从高中的时候就开始有了,我不知各位有没有类似的感受。我自己前后经历了三次焦虑、挣扎、然后继续做下去的阶段。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我很喜欢一个漫画网站叫PhDComic,把博士生们经历的心理状态描述得活灵活现。

第一次挣扎。第一个阶段是在本科的时候,我本科在复旦念经济学,刚开始学经济学原理的时候,被这个学科精美的结构和强大的解释力深深地吸引了。我很感兴趣,然后接触更多的东西。到了大四的时候,我突然有一个疑问:这一行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疑问现在看起来很傻。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我当时修了一些哲学系的课,复旦有一些很好教哲学的老师。年轻嘛,就会更多地想一些形而上的问题。有一个问题困扰我:如果经济学的目标是阐释人的行为的话,那人不是没有自由了吗?你把每个人可能做决策的结果都预测出来了,如果你真的能够做得到的话,那人还哪里有自由呢?当时我并不完全知识,经济学对个体行为的预测能力,其实很差。

这是非常头痛,非常折磨我的一个问题。大家觉得可能很可笑。后来我拿这个问题去问韦森老师。他说,你不是在上关于康德的课吗?如果康德读不下来的话,或者觉得很困惑的话,可以试着读古留加的《康德传》。然后我就读了一下。我至少仍然很喜欢这本小书,但它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第一次,也就是学了一些经济学模型之后,开始思索这一行到底是什么意义,要不要把我后面很多年的时间花在这个学科领域的探索上面。后来我读到两本书,一本是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一本是梁漱溟的《这个世界会好吗?》,给我了许多安慰。尤其是后者。梁漱溟说,他年轻的时候受两个问题困扰,一个是“中国问题”,一个是“人生问题”。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后做学问和实践的轨迹。我读了之后,有解脱的感受。为什么呢?因为你会觉得别人,尤其是你特别佩服的人,也经历过类似的挣扎,你的心里会好受许多。就像你听一段音乐,真沉浸其中,这时你会很感动,因为你能想象,一百年前、在世界的另一端,有人经历过类似的感受。

这种共鸣很安慰人,支持了我几年。我觉得,如果我的想法是想要问一些跟中国相关的问题,也许我继续学经济对我回答这个问题是有好处的。梁漱溟自己也是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也许也能够解开自己的人生问题。这就是一个像借口一样的答案,我觉得我还应该继续学一些东西。这是我第一次挣扎。

第二次挣扎。再过几年,我很幸运地去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姚洋老师是我的导师,林毅夫老师当时还没有去世行,他也教过我们。如果大家没有在国内念过硕士的话,到美国念博士,也会有这样的挣扎——我刚才说第一次挣扎,是这行有什么意义,经济学有什么意义,第二次挣扎就是做这行有什么意义,做这行的人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触呢?读了很多论文之后,你会发现,在你的领域,有相当一部分工作是不那么可信的,是智力游戏,没什么意义。这时你就会怀疑:这一行的人到底在做什么事情?这和在哪里学习倒没什么关系。在美国的同学,也会碰到这样的挣扎,学了一些之后发现,“啊呀,你们原来在做这样的事情”,就会对做一行本身持疑。

有什么解决办法吗?也许是有的,但是我当时就转行了,转去做*治学了。这是一个解决办法吧,按照李敖的说法,属于“颠儿了”,就是跑了。当时姚老师对我的帮助也很大,他给我一些建议,学术上的和人生规划上的都很好,以后再说。但是当时对我来说,我想稍去探索一些其他的领域,这其实是我自己对过去两次挣扎的反应。

第三次挣扎。然后我就申请来到了*治系念书。到了美国。自己做了几年之后又有一次挣扎。这次挣扎跟前面两次不一样。前面两次是说经济学有什么意义,这一行有什么意义,做这一行有什么意义,第三次是:我做这行有什么意义?其实这个现在还困扰着我,很折磨人。

为什么会有这个挣扎呢?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对自己的怀疑。美国一些学校的学术环境确实很好,给学生提供了各位便利,相比国内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不断地有人在创新,有人在做很有意思的事,你的品味提升了,你对这个领域本身也有更全面和理性的认识,你知道哪些不好的,但也知道有很多人在做很有意思、原创性的工作。

有一个朋友问,如何处理在研究过程中如影随形的挫败感。我现在仍然有这种挫败感,我可以跟你分享的就是这段话,这是前几天我一个好朋友发给我的,我觉得这真的是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位作者是写剧本的,也是搞创作的,跟我们工作类似吧,他是这样说的:

“Nobodytellsthistopeoplewhoarebeginners,Iwishsomeonetoldme.Allofuswhodocreativework,wegetintoitbecausewehavegoodtaste.Butthereisthisgap.Forthefirstcoupleyearsyoumakestuff,it’sjustnotthatgood.It’stryingtobegood,ithaspotential,butit’snot.Butyourtaste,thethingthatgotyouintothegame,isstillkiller.Andyourtasteiswhyyourworkdisappointsyou.Alotofpeoplenevergetpastthisphase,theyquit.MostpeopleIknowwhodointeresting,creativeworkwentthroughyearsofthis.Weknowourworkdoesn’thavethisspecialthingthatwewantittohave.Weallgothroughthis.Andifyouarejuststartingoutoryouarestillinthisphase,yougottaknowitsnormalandthemostimportantthingyoucandoisdoalotofwork.Putyourselfonadeadlinesothateveryweekyouwillfinishonestory.Itisonlybygoingthroughavolumeofworkthatyouwillclosethatgap,andyourworkwillbeasgoodasyourambitions.AndItooklongertofigureouthowtodothisthananyoneI’veevermet.It’sgonnatakeawhile.It’snormaltotakeawhile.You’vejustgottafightyourwaythrough.”—IraGlass

我翻译给大家。他说:作为初学者,没有人告诉你们这些,我希望当年能有人告诉你们。我们这些做创意工作的人,之所以做这行,就是因为我们有品位。但是有一个坎儿。开始做这个工作的头几年,那些东西都不行,你想要做好,你知道你有潜力,你知道这东西有潜力,但是就是做不好。但是你有品味,你有品味你才做这行的,你的品味告诉你,不好。你的品味是你对自己失望的原因。很多人永远跨不过这个阶段,他们就退出了。大部分我觉得做出了好东西的人跨过了这个阶段。当时我们做的我们知道没有什么我们想要的那种特别的东西,我们都经历过这些。如果你刚刚开始,或者仍然还在这个阶段,你要知道这是很正常的,最重要的是你得坚持做。干出很多活儿来,最好有一些死线。每周都写一些小故事,每周都有成果,只有做了这些之后,你才能够跨过这个坎儿,你的工作才能和你期望的那样好。这需要时间,这很正常。你得拼出来。

我搜了一下,他似乎是个很有名的一个剧作家。这段话对我现在仍然有很大的启示或者说支持吧,心理上的支持。我在这边学了几年,我确实看到了很好的研究,但是这种挫败感会一直伴随着你很长时间,它现在仍然伴随着我。

我的一个好朋友,他是数学系的,他就没有这样的困惑。我们念高中的时候就是同桌,他从小就非常喜欢数学,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后来到了MIT做数论,一直就很享受这个过程。但是我自己的体会是,我经历了三个阶段,现在仍然经历着这样的焦灼和挫败感。但是,正是这样的原因,在部分程度上它推动了我——其实我还可以继续试一试,回答自己问的问题。焦虑感和好奇心导致我还在坚持着。

我这绝对不是谦虚。前几个礼拜我经历了答辩,很短,短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可以允许的最短的程度,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很短暂的答辩过程当中,其实就围绕着一个主题,是我和我的四位导师的交流。我对我的博士论文不是很满意,或者说,我有些失望。这种失望的感觉,不是说这样的文章发不出去,也许可以发出来,但是我觉得它没有像我期待的那么好。我导师说:Gameon.现在游戏才刚刚开始。你有很多的时间,我理解你的焦虑,我理解你对自己不满意的事情。但是,幸运的是你找到了一份工作,你现在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去做这样的事情。

回到主题,我岔得太远了,在个人的世界里面绕了好大一个圈子。我想跟大家说的是,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呢?我们抛开那些计算,这些当然是很重要的,待会儿我也会强调,就是职业规划是很重要的。每到一个时间点你要停下来,自己想一想,whereamI?我现在是不是适合继续做这件事情,待会儿我们再细谈怎么来评估这个事情。但是呢,如果你没有好奇心或焦虑感当中的一个,也许就不是特别适合念博士。

我在出来前,有一个美国朋友,很好的一个朋友,原来也是MIT的毕业生,他跟我说,如果你不想说些什么话,你不想去跟别人争论,你不想去改变一个现状——这个现状可以是学术的现状也可以是现实当中的现状,也许就不是特别适合念博士。

因为你对自己有这样的品味,你才会最开始来念博士,你才会在念博士当中经历这样的挣扎,我觉得这两件事情是高度相关的。如果你没有想要改变某些东西或者创造什么东西的冲动,也没有探索的好奇心的话,你作为一个consumption(消费)来念博士也是可以的。但对大部分人来说,没有这样奢侈的机会来做这件事情。

有一个朋友问,要走上学术道路是否要完善自身,还是要探索世界、改变世界?其实我觉得都可以,没有正确答案。有些老师说只有真诚地探索真理才能来读博士。我倒觉得不一定,对这个事情看的比较淡。有一些偏定量的项目,给你很好的训练的机会,在学术界以外也有用。

-03-

如何应对如影随形的挫败感

花了很多时间,绕了很大一个圈子,给大家很大一碗鸡汤。我的信息很简单:就是大家都在经历这样的过程,都有挫败感。有一些技术性的办法可以用来减轻这样的焦虑和挫败感,但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情。

回到“如何处理在研究当中如影随行的挫败感”这个问题。真的焦虑怎么办呢?你觉得自己做得不好,你知道什么是好的东西,但你觉得自己的东西做得不好,这是我每天都在经历的感受。我分几点来讲吧。

第一,我们的一个老师说,我自己在一篇文章里也写过,nowhining,就是不要抱怨,都是这么过来的。这是一个解决方案,但是比较残酷,不一定对你有帮助。我的美国同学们用了一个词汇,hanginthere,就挂在那里,你就坚持吧,不要轻易被这个东西打败,你多做一些,做着做着你就可以知道你是不是适合这一行。

另外,有两句话对我的帮助很大,是我特别好的两个朋友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don’ttakeittoopersonally,不要把你在学术上的成功或失败啊,作为你对自己评价的唯一依据。同时,这个也可以推广到其他事情上,就是不要把一个人的学术产品的好或者坏,作为评价这个人的主要尺度。

我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来念博士首先还是做人,做个好人,beagoodperson,beaniceperson,然后才是念博士。因为大家都是人,不能看到人家thisworksucks就不跟人家交往,觉得这个人不值得交往,这是非常忌讳的一件事情。在你发表的过程当中、在你被别人评价的过程当中,你不要把这个事情看得与你自己太近了,你要和自己的研究保持一定的距离。那是你的一个志业、是你非常感兴趣的事情,但是你不要把它作为你唯一认可你自己的东西。你要意识到,你是人类积累过程当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在这个部分里面,你可能制造的就是一些噪音,当中有一些有用的部分可能会存下来,在时间的筛选之后变成有用的东西,但大部分都是噪音。如果你takeittoopersonally,你就会不断地给自己负面的信号。

第二个跟这个相关的是,makepeacewithlife。这两句话都是有点阿Q的。我就是用这样有点阿Q的方式来给自己催眠吧。这句话就是说,在某一个阶段,你需要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对我自己来说,我接受我自己的平庸,我接受在一定范围内我只能做到这样好,我已经尽力了。也许我多尝试一些,可以做出一些有趣的东西,但它不会那么精彩。当我接受这一点之后,我就把很大的一个负担卸下来了。

在学术界,除了诺贝尔级别的人之外,我们不是要争做第一呀,我们也不需要说我们是坊间No.1,或者在某个领域内是No.1,你那样的话会给自己扣上非常大的负担。也不要轻易地说我要比身边所有的同行做得好。这个好胜心是好的,但是你会给自己背上很大的负担。我在做这个事情,就是拿这几年时间来训练自己,我们说PhDtraining。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积累一些你认为有用的技能,也许这个技能在其他地方也有用,然后再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也许这个研究对人类是有好处的,很多情况下是没有好处的。你以这个方式来想,把自己看得没有那么重要,反而自己的负担也会小一些。

我采取的另一个很阿Q的办法就是,转行、转系、转专业。你要认清楚自己的比较优势,即使你没有觉得优势,你在任何一个维度上都比别人差,你仍然有比较优势,这就是“比较优势”这个概念精彩的地方。你可能在这一点上比别人有比较优势,比起别人来说相对成本比较低,你也许就能够在这一点上做出好的东西来。我自己的体验是,不断地找最适合自己比较优势的那个小的领域和小的做问题的方式,慢慢摸索到这样一个地方,觉得比较舒服。对于其他你做不到的,你只能说,“眼不见为净,好事一件。”这是*舒骏《改变》里的歌词。

-04-

停下来,评估自己

在读博士的过程中,比技术性的细节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每过几年一两年就停下来,客观的评估一下自己的位置。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读博士是这样一件事情:当你在前两年积累你的技能,也许到第三年是一个高峰,你后面就没有这样一个机会沉浸在技能以及文献的积累中。在你达到高峰的时候,你同时也在训练自己加入学术共同体所需要的一些能力。比如说:写论文、评价别人的论文、参加会议演讲论文,还包括一些社交技能。这些东西加在一起是一个整体。有了这些能力之后,你可以把它想象在一个维度之上。一维空间里有这样一些能力。也许你跨过了一个临界点,你就可以比较舒适、自由去发表,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但是很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人能跨过这个临界点。这其实是你为什么需要五六年的时间。我的意见是,你在第三年第四年的时候,尤其是第四年的时候,你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比较理性的评估。尤其在美国的学术界生存,有各方面的要求,这个要求不仅仅是你有很好的想法,在数学上、编程上有很强的能力,也要求你能够比较清楚地表达你的想法,有比较好的演讲技能,能够给学生上课等等。大学教师其实要处理许多琐碎的事情。这是很全面的要求。你在试图发表论文的过程中,也可以真实地了解到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做研究,这可能是大学教师这个职业里最令人享受的一部分工作。

我经常和别人讲我同班同学的例子。我们一起考过了资格考后,他和MIT计算机系的两个学生去创业了,用我们在头两年学到的东西去做了一个很成功的商业模式。我觉得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他和我说:Iwanttobuildsomething,用我学到的东西去造一些东西,去改变世界。这比闷在学校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要好。学校和系里也很鼓励这种尝试,在一段时间内,如果想回来完成博士论文,随时欢迎。当时,他也邀请我加入,我觉得还有一些其他未完成的问题想继续问下去,另一方面也比较规避内陷,所以没有去。

我们可能都把一些东西神圣化,把读博士看做觉得是追求人类的真理,有部分这样的因素,但是我们要回到一个正常人的思维:这是一份工作,你已经二十几岁了,甚至二十七八岁了。这份工作是不是适合我,在长期是不是适合我,是不是有其他的机会,你需要很理性的、请别人给你一些建议。有一些老师会很坦率的给你建议。我觉得MIT很好的一个地方,你可以出去创业两年,然后回来继续念书,不回来也可以。斯坦福也是这样,我在斯坦福待过一年,也有很好的创业环境。我知道国内有些老师的想法,我能理解,他们觉得你应该all-in,但是你有时候,也需要从旁边者的角度去看一看你在哪里。

我想说的是,你要在适当的时间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估。不要到最后要被推出门了,要在学术市场上找工作了,才发现自己不适合,那时候稍微有点晚,但也不是世界末日。如果更加理性的从职业规划化的角度想这个事情,可能会对你有益一些。

当我把这些事情想清楚之后,就真的没有那么焦虑。我的焦虑还是说为什么我在这里没有做出很好的东西。但是退一步讲,我今天就是不做学术了,我去找一个数据分析的工作,也可以养活自己,给父母提供好的环境。如果你有这样的备选方案的话,你的心理状态就会好一些。我们可以回头想一下,为什么学计算机的PhD焦灼感就会弱很多?因为他的技能是被市场认可的,能被其他领域用到,所以对他来说选择就变得祛魅了,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做这个,做那个。我在斯坦福上一门课,老师很年轻,职称就是lecturer,正式工作是一家公司的CTO(首席技术官)。但是他对RecursiveNeuralNets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完全可以在斯坦福或其他一线高校拿到一份tenuretrack的教职。创业是他的选择;学校认可他的学术能力,也尊重他的选择。

社会科学领域有一些不同,因为很多我们培养的技能不一定在市场上被看重,但对于科学研究它也是很重要的技能,这时候在适当的时间点,你要提前做一些准备。但是我觉得社会科学越来越多的技能是generalskill,比如你的语言的能力,你的表达能力,你的分析能力,包括越来越多的数量分析技术,在其他就业市场也有很多应用的前景。

-05-

中美之别

在中国和美国念博士有什么差别?我觉得关键的问题是,你要找一个好的项目,不在乎中国和美国。我觉得在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国内外的差距已经非常小了。如果你有一个好的项目,有好的人指导,真的是没有特别大的差别。

不过,在选择项目的时候,还是有两点大家要特别注意,国内外可能有所差别。第一点就是,对这个领域的把握,有可能国外把握得更加地接近它的趣味,因为有大量的杂志是国外学者在主编的,这些人定义了这些领域的趣味,这跟国内研究的趣味也许是不一样的,这个大家要注意。我记得姚老师跟我们全体学生开会的时候就说,其实我们在CCER经济学的第一年训练跟美国前二十、三十的学校差别不大。但是在后面呢,就那些具体领域的课,比如说发展经济学、金融学、宏观经济学,这些具体的领域,对它的把握,跟美国有一些差距。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些领域都是被美国的一些学术活跃的人,以一个小团体的方式定义的。你在美国就比较清楚他们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但是反过来,我们对中国研究,以及转型经济的研究,也有独树一帜的地方。

第二个有差别的地方,是英语的语言环境。我现在看到国内的博士生和老师,他们英语的发表已经越来越好了。有一部分当然是在美国读书的学生回去之后,带着他们的学生做一些。像在科学领域,国内的博士生发表高水平英文论文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了,成功的例子很多。

这两个差距你都能够克服的话,我觉得在中国和美国并没有特别大的不同。当然,在美国你要独立生活,你要在学术训练以外还有其他的训练,包括与来自其他文化环境的外国人的日常交往、建立友谊等等。

有一个同学说,刚到美国读书的时候会不会在讨论课上因为性格、口语水平等,讲不出话,后来怎么解决的。我觉得,这点上,我比一些同学好一些,因为脸皮厚,想跟别人争论。确实,这是大家必须要迈过的坎。其实办法也蛮简单的,就是不要怕,多跟别人说,这是第一点。因为你是一个外国人,你就想如果是一个老外说中文,他说得有点蹩脚,语音语调都不对,没关系,我们中国人就觉得还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其实美国人看法是一样的,他觉得你在努力的尝试,然后说着说着就好了。

第二点就是,我知道大家都是同为博士狗或博士猫,有很多时间都是在电脑面前看电视剧度过的。我也很喜欢看视剧,对提交英文其实帮助很大,比如TheWestWing,是非常好的电视剧,与美国*治有关。BostonLegal也很好。这些剧,如果你能够多看几遍,然后不用看字幕也足够理解,那我觉得日常交流就不成问题了。

-06-

申请博士需要准备什么?

当你决定了真的要尝试读博士之后(这是一个很大的决定,但是大家不要把它想得神圣化,在后面还是可以变的),你需要准备什么呢?不同的专业真的很不一样。像经济学来说,对于一般的前五十来说,你的成绩其实是最重要的,特别是GPA和GRE。对于更好的学校,那主要是研究的出彩和你的推荐信了,并且主要是推荐信了,这就是现实。

大家申请的困难在于大家不知道美国人在做什么,我也不知道。如果你对这个领域有哪怕一点的了解,它大概什么样子,主要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你的writingsample和你的personalstatement就会写得好很多。

如何找到契合自己兴趣的项目和教授?我觉得这个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有的时候很难,但是有一件事情大家经常忽略了,包括我自己在申请的时候也没有特别注意:如果你的申请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话,要比非常泛的撒网好很多。如果,你哪怕话一点点时间,花一个小时研究一所学校,仔细理解这个学校的老师他们在做什么,跟你的兴趣是不是相关,这对申请有非常非常大的好处。

我不能说我直接参与过这个事情,但是我看过很多,也被问过很多。我如果是一个老师,而你知道我的研究,你提一些你的想法。如果我觉得你真的是有这个潜力,我当然会在招生的时候给你一些特别的关心。我面前有份材料,怎么样能够找到这个特别的人?所以你对这个学校比较有深度的理解是很重要的。

有一位同学说,在和身边的理工科博士聊天时,他们几乎一致认为导师比学校更重要,因为导师决定着研究经费和实验室资源分配。我觉得对于社会科学而言,这是一个大部分情况下不存在的问题。因为大部分好学校都存在好的导师。对于社会科学的同学,如果你进入了一个前十的系,是有不错的导师的。当然,如果你对某些的领域感兴趣的话,比如说你对中国问题感兴趣,但是完全没有懂中国的导师,这可能是一个问题。但是比如你做经济学,无论你去Harvard、MIT、Stanford、Berkeley、UPenn、NYU、Columbia等名校,在训练上差别并不是很大。

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跟你趣味相投、品行兼容的老师建立比较好的合作关系,这个合作不意味着说你要一直跟着他做,至少他可以带你入门,从最初写成一篇文章,到投稿,到与审稿人沟通,乃至发表,你走过这个过程,就学到很多东西。如果有这样一个好的师傅带徒弟的环境的话,给定你的禀赋,给定你的勤奋,你是可能做出来的。但是你如果完全就是放养,你要自己去摸索,会相对来说困难些。

-07-

读博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读书。有位同学问,曾经听搞定量的年轻老师说,方法和技术要趁年轻时候学,*治理论可以以后慢慢学,这样好像有点本末倒置了,问我怎么看?我是这么看的。现在我们,尤其是在比较好的*治系,大家的学术训练的框架基本上是前两年上课,这两年当中很多时间是花在定量方法上,但是我总是跟我比较好的一个朋友说,不能只搞这个,要多读读书,前两年是唯一有时间安心多读书的机会,如果你是经验研究的话,你就很难跟这个领域交流得很好。

我博士一年级的时候,读书读得很慢,现在仍然很慢,而且我也不是很好的写作者,写得也很慢。*治学的一门课大约每周有页(相当于一本小书啦)的阅读量,如果我选四门课的话,就有页,我绝对是无法完成的。所以我的方式就是,我选两门阅读量比较大的课,两门偏重数量分析或计算的课,这样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一个休息的机会。

了解一个领域。如何掌握经济学某一领域里面的框架?我确实上过一些经济学的课,上过不少,在前两年的时候,我自己很喜欢,到今天仍然还是很喜欢这个经济学家做的工作,和他们的这个思维框架,我觉得handbook不是很好的这个方式,因为它太厚了。好的方式呢还是去识别这个领域的领头羊,几个人,然后看到他们的网站上去看他们有没有什么教案?或者他的学生有没有教案,这是最好的方式。

怎么来识别这个学科内的领头羊的呢?我就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方式就是你去看NBER的会议和小组,比如说我经常去听的一个小组是NBER的politicaleconomy,这个是很好的,所有做这个politicaleconomy的经济学家基本上都在里面了,看一下谁在哪里领头,谁在那里报告,你基本就知道这个经济学的学术前沿在哪里了。

写作。有一个同学问这个博士论文后期的写作是怎么安排的,以及提高英文写作有什么建议。我觉得如果大家真的看过我的写作的话,就会知道我不是回答这问题最好的人。一个办法就是磨。大家写第一篇文章会花很长的时间,一点一点写,经常的情况就是写三百个字就去看一个什么短片,花了半小时再回来再写个三百字,再去看一个,这是最经常发生的情况。

《财新》主编王烁老师提过一个建议,你自己掐一个闹钟,二十五分钟,你先二十五分钟必须这个专心致志地写,二十五分钟到了之后,你可以休息个五分钟或者出去晃一圈回来再按个闹钟,我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你大概第一篇文章慢一些,然后找一些朋友给你改。第一篇是最痛苦的,然后改过几次之后就发现,其实写学术论文是相对简单的,它是八股文,就这些词汇,就这些个用法,你会慢慢上路的。

这里面会碰到一个问题,一遍之后,你不好意思再去找别人了。你可以找几个朋友互相改;另一种可能性就是花一些钱请专业的英语写作老师改。我现在比较少用了,以前用过。还有一种就是跟你的合作者互相切磋,如果他们的语言比较好的话,这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我的合作者就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我自己写让他们帮我改,然后我当然也会对他们提供一些建议。

有一本书我觉得很好,就是大家都知道的《TheElementsofStyle》,我经常看。里面提到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写完之后,把所有的文字再看一遍,把所有的你觉得可以删的全部都删掉。当你这样反复做几遍,你的这个文章就变得好了。还有一本叫《OnWritingWell》。这两本书都挺好,大家可以看出来这些很浅,很循序渐进的。关键是要坚持。

合作者。好的合作者的确是特别难找。有几种不同类型的合作者。一种合作者是你的导师,这个其实相对容易,你的导师是在某种程度上是说了算的,有很强的主观见解,这样的话你们的分工其实是比较清楚的。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了,这个时候找合作者当然是更加困难的。

合作者的技能要互补,而不是说我会跑回归你也会跑回归,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写作或大家都不会写作。这个不行。如果你的统计方法比较强,我对文献比较熟悉,把它合到一块儿去,这就可以的。或者你对这块文献比较熟,我对另一块比较熟。另外大家要都非常信任,你不能说我想你多做一点,我少做一点。最好是两个人都有完美主义强迫症,都想把这东西再做再好一点。

如果你有这样的两三个好朋友(不需要很多,因为你你多了你也管不过来,你就这么点时间),比较靠谱的、互相信任的、愿意听的进对方意见、能力上有些互补型的合作者,那这就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情。

选择导师。如何选择导师,这其实很重要。但是有时候也许你也没有那么多选择。这个系就这么些人,跟你相关的就这么些人。我觉得美国文化有一个挺好地方,有些东西大家是可以摊开来谈的。美国人也是人,他们会表现的比较客气,如果他跟你说fine,通常意味着就是做的不是很好,不然的话他会说的更加夸张。但是呢,他们也非常信奉实用主义,很务实。如果你能够很真诚地表达你的想法,获得他们的理解,他们也是会尽可能支持你的。我觉得在大部分情况下,老师是会比较理解你的选择的,而不用特别想我跟这个老师的关系好就一定要找他做导师。

其实更大的一个问题是,你是先来做人。韦森老师一开始就和我们说过,在复旦的时候,他说的这个层次更高一些,做人,是指为人正直。我这里说的含义比较简单,就是你先Don’tbeanass,别让人讨厌,做个容易相处的人。这是第一点,让大家觉得你是个很好相处的朋友,别人需要的时候,你愿意帮忙,别人也会帮你。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面,你和导师相处也是一样,就是don’ttakeanythingforgranted,不要认为导师为你做的任何事情是应该的。包括系里为你做的任何事情,也不是应该的。其实你仔细想一下,他们没有这个义务给你做这个事情。我们通常认为,我们被招进来了,这个系就要为我负责,其实系里也为你付出了很多。如果这个老师一行一行地读我的论文、帮我改,这么做其实完全出于对你的关心,对他/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这时候,你就要以正常人的方式去处理和维护好这样的关系。比如说,在适当的时候,表达你的感谢,很真诚地和对方保持很好的沟通,这都是必要的。有些邮件,大家觉得可以写可以不写,我觉得你还是写。写了不会有什么负面的影响。比如说,我今天见到一个教授,我们聊得挺好的。然后我之后再联络一下。人家可能真的很忙,忽略了你的邮件,这也没什么。但是你这边做到了。这些东西,在各行各业都是一样的,学术界并不特殊。

做研究。有朋友问,在研究过程当中,我可以提什么建议?我觉得,我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一点,就是要围绕一个主题,深入地做下去,然后慢慢建立起自己的身份。你不一定要在博士阶段把它做完,但是大家知道你在做这个,然后你很集中精力地把这东西做好了,让别人可以用,或者别人都知道这个东西真的是对我们知识的进步有好处的。这比你写五六篇一般的论文要好。我自己这方面也没有做得很好。

有同学问,我在读博期间受益最大的三门课是什么?很多,其实我上了很多很多门课。但我觉得,其实收益最大的不是课,而是研讨会(seminar)。一个好的项目给你提供的就是一个学术争论的环境。我学到最多的其实是从我的一位导师主持的一个*治经济学早餐会。这个早餐会现在已经没有了,但到现在为止,它仍然是比我在各个学校、各个会议上听过的各个研讨会平均质量都要更好的。它主要的演讲人都是学生。因为这边学生素质很不错,在这样的环境下面,你就会想什么是好的研究,我要向好的研究去靠拢。当然,像我前面说的,你也会对自己感到非常的失望:为什么我没有做出这么好的研究?但是你不断在尝试。这是一个不断向好的研究靠近的过程。这其实是你从好的学术环境中学到的最多的东西。

刚出可成说读博期间的“孤独感”,其实这是博士阶段一个非常奢侈的状态,等到博士后面几年甚至开始教书的时候,你想孤独都孤独不起来,你有很多事情要做,各种人会来找你、各种会议,你想要坐下来写两个小时的文章是不可能。所以博士阶段有一个训练很重要,在很短的时间集中精力做完一个小的事情。比如说给你20分钟,你就能写个-字,你是否能够集中注意力,这反而是更大的挑战。

反过来说,主要还是心态的问题,如果心态能处理好,并不会特别孤独。因为你总是在跟别人一起做新的项目。我觉得合作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你可以与你的合作者互相鼓励,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

千万不要轻易失去自信心。研究有这样一个过程,尤其发表来讲:研究的发表有一个很大随机性,对我来说运气比较好,投了自己一篇人家喜欢就接受了,后面的不喜欢就被拒掉了。我现在是相信统计上的说法:regressiontothemean。前面运气好,后面运气差。但也有朋友是反过来,是前面运气差,后面也许运气会好,但是还没有等到运气好,他/她就不做了。所以我还是说,运气的成分很大,但还是要多试试,在这几年的过程中多试试。

还有一点,不管你做的是定量的还是定性的,别忘了多回国跑一跑。一有机会就回国看看,最好往基层,你不太容易接触到的地方跑一跑,如果有搭便车可以去调查的机会我都会去,即使和我的研究没有多大关系也会去。去看一看,你对中国会有一些感受,有了感受回到办公室,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不然就是空对空,我们说很多研究都是空的,理论是空的,实证也是空的,最后对大家知识的积累没有好处。

-08-

博士就业前景如何?

有一位朋友问这个博士就业市场的前景怎么看。先跳开这个问题,当你开始读博士的第一天,你就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孩子或一个学生了,你就把自己当成一个工作的人。当然其实你比工作环境更好更舒适,因为大家还是在照顾着你,你的导师还是在照顾着你。但是你需要为自己做一些计划,需要为自己做一些考虑。你需要把老师和同学当作同事。如果是这样的话,它就是一个职业规划的选择了,那你就要想你自己的比较优势是什么,然后在你的比较优势的支持下,你的兴趣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你做学术上的研究。

有统计研究表明,社会科学教授大部分收入偏低,低于他们的能力在职场上可以获得的竞争性工资。但他们为什么还继续在做这个事情?因为他就是真的喜欢做这件事情。很大程度上是这样,但这也是一个选择,fairgame,你也可以不做这个事情,并没有人逼着你去做这个事情。但是我想强调,这个世界是一个一般均衡。你在这里很难,你在外面也很难,但是有一些因素我们确实可以改进这个过程,就是在适当的时间点稍微停下来,想一想,我到底在哪里,我是不是适合做什么样的事情。

其实跟我以前建议大家怎么做GRE阅读一样的,就是你不要读得太快,因为你就读一遍,你就读完了一段以后想一想你这一段是什么意思,最后反而省了时间。其实我们在博士阶段也是这样,就是读完一年你回过头想一想,跳开自己的小环境,我现在在做这个事情我是不是在正确的轨道上,我是不是足够有兴趣,然后做一些其他的考虑。就业市场的情况其实是公开的信息,大家可以去看各个学校的placement,稍微查一查就很清楚了。

有的同学问,社科博士中国人在美国找高校教职难度很高么?我觉得这不是中国人的问题,这是所有人的问题。当然是很难的,经济学很难,*治学也很难,社会学也不容易,这是我了解到的一些信息。其实美国人也很难,美国人也很焦虑,这是一样的问题。但是呢,这跟项目也有关系,有些好的项目,比如就我了解的在*治学领域的一些好的项目,因为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比较紧密,这些学校的学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比较高。

有人问,“我很喜欢研究工作,但是害怕今后做老师,总觉得知道得太少,教不好学生。想问轶青兄,有没有过这个阶段,以及如何克服?”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重新叙述一下,这个需要慎重的考虑。在科学领域是存在这样的情况的,有些人很喜欢做研究,但是不太喜欢做老师,我的一个好朋友就是这样,他也能够做得很成功。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我觉得教学和研究的矛盾没有这么大。因为社会科学最终要靠想法来说服别人,在我自己看来,谦卑的来看社会科学目的的话,就是改变别人的先验看法。也就是说,如果一项研究可能通过提供新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别人对既有问题的看法,那这项研究就算有很大的贡献了.没有%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不愿意跟别人说你自己的研究,在长远来看,你是很难做得特别成功的。

但这也是因人而异的。我觉得教书就是多做几次就会了,在开始的时候你会紧张、不高兴、很烦,但多做几次之后,就会发现就是这回事情。在累积一些素材之后,后面几年你会不断改善。大部分的研究者,能够应付审稿人的话,都不会觉得教书是一件恼人的事情,我反而觉得教书是一件令人享受的事情。

找工作的问题适合再讲一个小时,这个比较复杂,但对很多同学可能还有点远。我觉得对大家比较重要的就是,找一个好的题目,把研究做好了,然后把自己演讲的能力练好了,比较重要。后面具体找工作的事情怎么样,还有些技巧性的事情,这些老师们都会教你的。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宁愿做一两个特别好的项目,也不要铺得太开,做很多你觉得一般的项目。

在年纪轻的时候,一二年级的时候多看一看到你们系来面试的候选人,他们的研究是什么样子的,至少你能够把品味培养起来,那你就知道我这个东西做到最好,我总是这么对自己说、对其他同学说,这个东西如果做到最好,如果你运气特别好,everythingworksout,它是个什么样子,用你自己的品味来评价一下这是不是个好东西。如果不是,它可能就不是你博士论文的项目。

-09-

在学术生活中寻找平衡

有人提到,现在很多*治学、经济学的想法来自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等学科,那么平时如何选择其他领域的书籍,如何平衡读“杂书”和读专业文献的时间精力?这个问题很令人汗颜,我觉得自己在本科阶段读的书还多一点,硕士阶段就在那儿搞三高(高级宏观、高级微观、高级计量),在美国这边更多的就在做研究,读的书没有那么多了。我想这个问题主要是两点,第一点就是怎么看待跨学科,第二点是怎么看待读书。

跨学科我觉得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大家真的去多想想在学科交界的地方去,从其他的学科学一些新的东西,然后引入到自己的学科,这是对人类知识大厦的建构本身很有好处,对你自己的发展也会很有好处。现在经济学里面有几个思路,就完全来自*治学和社会学的过去的50年的积累,只是把它们形式化了,做的比较漂亮。但是如果你不读那些书,你是没有办法有这个深度的。

我平时早上9点或者8点半就在办公室,晚上很晚才回去,什么时间都对着电脑在那儿写东西,或者处理各种事务,哪里来时间读书呢?读书完全是自律。如果你在坐地铁的话,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看一些电子书。另外,另一个方式是听书。亚马逊上面听很多有声书,每个月20块钱,可以下2本书,然后在体育锻炼的时候把它们听了。如果可能的话,你还是要做笔记。比如说我会出去跑45分钟,边跑边听书。听着听着我就把一些东西记下来,然后跑完回到家第一件事情是把这个听到的东西记下来一些,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读书完全不做笔记的话,就忘记了。

有的朋友问,除了学术之外,平时是怎么平衡学术和生活的关系的呢?说实话,我没有什么平衡。我觉得,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没有什么平衡。我觉得做研究是有潮起潮落的。有一个阶段,你会非常想把这个东西做出来,集中精力,甚至于晚上睡觉睡得很少,五个小时自然醒,然后又去想这个问题。这是很激动人心的一个阶段,可能一年也就十几天、半个月。大部分情况下,是细水长流的。这个时候,我觉得,心态很重要,锻炼身体很重要,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有一个学术以外的兴趣也很好。

另外一点就是,我自己也是要不断地克服,在时时刻刻要跟自己的ego对抗,我不知道最好的翻译是什么。怎么说呢,好像是自大也好,狂妄也好,就是跟“觉得自己很重要”这样一个东西去对抗。以前孔子在论语里面说:“及其壮也,戒之在斗”。就是说,到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尤其在学术界这个环境,它是促进你去和别人竞争。但是don’ttakeittoopersonally.我前面已经说了,不要把它当成一个私人的事情。它就是一个学术的讨论,不要把它上升到ego对抗的层面。

这在很多非常细小的环节上都有体现。比如说,别人来讲一个研讨会。我们刚刚开始做研究生的时候,就会倾向于说:Thisworksucks.然后就会很激烈地去批判。那我觉得,如果真的是thisworksucks,你就知道这个东西是sucks就好了,所有人都知道,那也没有关系。大家还是要以一个正常的、人对人的交往的态度来对待别人这个人。你看了多了就知道,其实你的问题不在于那些sucks的工作,而在于有很多做得比你好的工作,你怎么向他们去接近,你是不是可以在这个时间框架内,做得跟他们差不多的好。

学术归学术,在学术上你是要努力的,你有自己的品味,想要自己的东西更好,你对自己失望,这都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把它上升到人的层面。有些人在做他们做的事情,你觉得这个不好,这是人家的事情,不是你的事情。人家不完美的东西也会有闪光点。别人的工作确实有更加有创新性和没有什么创新性的差别,但不要以这个来认为这个人适合我交往,那个人就不适合,没有必要,这样会让自己很累。

这跟自己的ego并不是有矛盾的。因为你越意识到自己的这个ego,你越会觉得自己做的没有那么好,我自己经常是有这样的感觉。很多我即使发出来的论文,我觉得其实没有那么好,只是碰巧而已。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更高效学习研究如何面对挫败感博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