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机器基本经济特征
发展中国家的由来与分类
发展中国家: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不一定是发达国家(中东)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
①劳动生产率低下,经济增长速度较慢;②人均收入低,贫富差距大;③人口出生率高,平均寿命低;④文化教育、卫生保健条件差,文盲率高;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脆弱性地位;⑥城乡二元结构显著
第二节:当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发展中经济
①人均收入水平较低;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突出;③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
二:中等收入经济
三:大国经济
①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影响巨大;②发展不平衡与发展潜力巨大;③规模经济效应显著
四:转型经济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练习题:
发展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发展经济学是如何演进变化的
试述当代发展经济学的最新发展趋势
第二章:发展的概念与度量
第一节:增长与发展的概念
第二节:自由与发展
第三节:增长与发展的度量
一:增长是指一国总量财富的增加,通常用GDP的增长率来表示。
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其内涵和外延更宽,包括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
但经济增长不会自动带来经济发展,还必须有*府必要的干预
二:发展的度量指标与人类发展指数
发展的度量方法与指标
增长的度量指标一般为GDP的增长率
发展度量的研究:按照社会、经济和*治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最优形势;生活质量;国民幸福指数;绿色GDP核算
绿色GDP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弥补传统GDP核算体系的这个缺陷。从GDP中减去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使GDP能够反映资源环境损失之后的真实国民产出。
人类发展指数及其构成
人类发展指数是一个社会发展度量指标,有三个指标构成:寿命、教育程度与生活水准
第四节:千年发展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练习题:
试述马克思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观
如何评价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
增长度量指标有哪些缺陷
什么是人类发展指数
千年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实现程度如何
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哪些内容
第四章:经济增长
第一节:现代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试图说明的是稳态的经济增长所应具备的条件,具体地说,是指为了使经济按一个固定不变的增长率持续增长,收入和投资应按什么速度增长。
假设:①将一个社会生产的多种多样的产品抽象地综合为一种产品,用GDP来表示。这种产品用于满足个人消费之后的剩余产品可作为追加投资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继续投入生产;②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并且资本与劳动、资本与产量的配合比率是固定的;③不存在技术进步。
经济因素抽象为三个变量:①储蓄率s,s=S/Y,S是储蓄量,Y是国民收入;②资本-产出比v,v=K/Y,K为资本存量,假设v不变,v=K/Y=ΔK/ΔY=I/ΔY,I为净投资,v表示每增加一单位的产出所需追加的资本,也表示增量资本-产出比,v的大小基本上取决于生产技术,如采矿、机械工业的资本系数一本比轻工业大;③有保证的增长率gw,gw=ΔY/Y,是指在s和v既定的条件下,为使计划投资=储蓄,从而实现稳态增长所要求的收入或产量的增长率。
哈罗德-多马模型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为基础,“计划投资=储蓄”是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需满足gw=s/v=δs,即基本方程式,δ=1/v。表示资本效率。
如果v相对稳定,根据基本方程,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比例。为了实现某一目标增长率,只要达到该增长率所需要的储蓄率就可以了。反之,也可。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索洛模型)
总量生产函数
Y=F(K,L),K是资本,L是劳动,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特点,可以写成y=f(k),其中,y=Y/L,k=K/L,f(k)=F(k,1)
资本积累
资本存量的变化可能有两个原因:投资增加了资本存量,或原有资本损耗,即折旧,减少了资本存量。资本存量的变动=投资-折旧=i-δk,δ为折旧率,因为投资=储蓄,资本存量的变动也可以写成,Δk=s·f(k)-δk,i为人均投资量,i=s·f(k)。
索洛模型表明储蓄率是稳态资本存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如果储蓄率高,经济将有较多的资本存量和较高的产量水平;如果储蓄率低,经济将有较少的资本存量和较低的产出水平。较高的储蓄将导致较快的增长,但这一点只在短期内才成立。储蓄率的提高使增长率较高,直到经济进入新的稳态。如果经济保持高储蓄率,它也会保持较大的资本存量和较高的产量水平,但它不会永远保持高增长率。
人口增长
技术进步
结论:劳动产量的长期增长率决定于劳动倍增型技术进步的速度,而技术进步是外生的,据此可以判断,如果各国经济都采用相同的技术,各国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将趋于一致。
新经济增长模型
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人物。一般来说,新增长理论是由一些持相同或类似观点的学者提出的各种增长模型构成的松散集合体。这些增长模型的共同特征是经济增长不是外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由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决定的。不能采用新古典外省增长模型中要素报酬递减这一假设,而必须通过假设要素报酬不变或递增来解释长期的内生性增长。
干中学和知识外溢。
人力资本
研究与开发
创造性毁灭
四.增长理论与发展理论的融合第二节:经济增长的历史分析
一.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一)现代经济增长的定义: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定义为现代经济增长。
(二)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①人均产出和人口增长率都很高,且人均产出增长率更高;②生产率高且增长迅速;③经济结构快速变革;④社会、*治和意识形态快速变革;⑤国际经济扩张迅速;⑥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先扩散。
二.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
传统社会阶段(农业),起飞准备阶段(食品、饮料、烟草、水泥),起飞阶段(纺织和铁路运输业),成熟阶段(重化工和制造业),大众高消费阶段(耐用消费品工业),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文教和卫生),动态生产理论
不同发展阶段中存在不同的经济主导部门,起飞是罗斯托阶段论的中心概念,是社会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转变,在这一阶段生产性经济互动的规模达到一个关键水平,从而引起变化,这些变化导致经济和社会的大规模和累进式的结构性转变。
起飞的三个条件:①生产性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从5%或5%以下上升到10%以上(高投资率);②有一个或多个重要的主导部门,一遍就是制造业部门高速增长(主导部门);③存在或迅速出现一个*治、社会和制度结构,这种结构利用现代部门扩张的冲力和起飞的潜在外部效应,使增长具有持续性(保证起飞的制度)。
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论及其发展
核心假说:相对的经济落后型具有积极作用,即经济上的相对落后有助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爆发性的经济增长。
中等收入陷阱概念的提出与理论阐释
概念:拉丁美洲和东亚一些中等收入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主要是中高收入)阶段之后即估计长期停留和徘徊在中高收入阶段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①比较优势丧失论;②收入分配不均论;③社会福利超前论;④制度转型滞后论
第三节:中国经济增长及其动力因素
中国经济增长在总量上的特征:①经济增长速度整体比较快;②经济增长的波动比较大
(一)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因素的实证分析:主要依靠固定资本投入的增加,其次是劳动投入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增长在总增长率中所占的份额较小,甚至为负数
(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动力因素的理论阐释
1.后发优势概念与特征
后发优势是指后进国家相对于先进国家在发展中所具有的各种有利条件
特征:客观性;相对性;潜在性;递减性
2.后发优势与中国经济增长
资本后发优势,人力后发优势,技术后发优势,结构后发优势
第五章:公平、分配与贫困
第一节:公平与发展
公平的含义与实现途径
三个方面:机会公平;过程公平(产权);结果公平(收入再分配)
实现机会公平有赖于*府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方面,*府的制度和*策要致力于保证参加社会活动的公民获得基本权利的机会是平等的;另一方面,*府的制度和*策要致力于保证参加社会活动的社会成员获得非基本权利的机会是公平的。非基本权利的机会公平则属于有差别的机会平等,他的原则是不同等的人应当予以不同对待,(教育补贴)
过程公平的核心在于权利保护。
马克思的公平观
①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崇高境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首要价值之所在;②无产阶级的公平观,认为要实现意义上的平等,只有消灭阶级,消灭阶级差别;③公平表现为按劳分配,并且生产决定分配;④马克思认为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即使是按劳分配也不是绝对的公平,永恒公平是不存在的;⑤公平源于社会劳动时间,并且公平是具体的、历史的、阶级的;⑥公平观是现存经济关系的反映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
发展是实现公平的基础,公平和效率的相对重要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第二节: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一.收入分配的概念与度量方法
(一)收入分配的概念有两种:功能分配(要素分配);规模分配(个人分配或家庭分配,主要涉及个人或家庭所得到的总收入的相对份额情况)
功能分配和规模分配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短期内,由于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来源于生产要素的分配,规模分配由功能分配和生产要素的分布情况所决定。而在长期内,规模分配会影响对产品的需求,进而影响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引起各种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从而改变功能分配。
(二)收入分配的度量
1.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是用来衡量收入不平等状况的常用工具。洛伦兹曲线即指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的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2.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可以通过计算洛伦兹曲线与对角线之间的面积除以对角线与90°线所围的面积得出。
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分配的差别越大,反之则越小。分配完全平等时(洛伦兹曲线为45°线),基尼系数为0;而分配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为90°线),基尼系数为1。
分配较为平等:0.2~0.35;分配高度不平等:0.5~0.7;公认的收入分配不平等警戒线是0.4
二.经济收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库兹涅茨曲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别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即长期变动轨迹呈倒U形曲线
倒U形曲线轨迹形成的原因:①部门发展不平衡;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府调节收入分配能力的变化
三.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影响
(一)影响机制:①信贷约束-投资机制;②中间投票人-高税收机制;③社会稳定机制
四.中国高速增长下收入分配变化趋势
①二元经济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收入分配有着显著影响,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扩大;②部门和行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收入差距拉大;③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地区间的收入差别过大。
综上,伴随着中国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基尼系数目前虽有下降但仍然处于高位。
第三节:贫困与反贫困
一.贫困概念及其演变
一种是区域意义上的贫困,一种理解是个体意义上的贫困
(一)收入贫困:按照家庭和个人的经济状态来定义贫困
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标准就是维持生存的最低的必需品,如果低于这个最低水平,生存就会受到威胁。相对贫困是以收入、消费和福利来衡量和计算的。
(二)能力贫困:人的能力被剥夺而产生的贫困
(三)权利贫困:指一批特定的群体和个人缺乏应享有的*治、经济、文化权利和基本人权而导致的贫苦
两种形式的剥夺:生理形式;社会形式
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状况:①大范围的绝对贫困;②低下的人均收入水平;③巨大的收入差距;④恶劣的卫生保健状况
(二)贫困产生的原因:①经济发展水平;②*治因素;③*策因素;④文化及制度因素;⑤自然环境因素;⑥国际环境因素;⑦个人能力因素
三.缓解贫困状况的各种途径
①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消灭极端贫困;②强化贫困人口能力建设,扩大贫困人口的经济机会;③强化贫困人口权利;④加强贫困人口安全保障,降低贫困人口的脆弱性;⑤缓解贫困的国际行动
四.中国减贫取得的成就、经验与未来任务
(一)中国减贫取得的巨大成就:①绝对贫困基本消除;②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③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明显
(二)中国减贫成功的原因及经验:①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迁,为大规模减贫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和条件;②坚持*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开展大规模专项扶贫行动;③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智,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④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了*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PPP反贫困机制,中国特色的公共机构与私人合作伙伴反贫困机制,自力更生,地方为主,国家支持,社会捐赠,对口支援,市场驱动,国际援助)
第六章:二元经济发展
第一节:二元经济发展模型
一.刘易斯模型
(一)基本概念: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发展中国家经济存在着传统与现代两个部门,它们的在生产过程以及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鲜明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向现代部门的转移过程。当一国剩余劳动力都转移到现代部门之时,经济的二元性质就消失了,该国就实现了工业化。
传统部门是不使用再生产性资本的部门,最典型的是农业部门,主要使用土地、人力和畜力这三大传统要素进行生产,最终会面临着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约束。依赖经验、技术停滞、劳动生产率低下是传统部门的重要特征。
现代部门是使用再生产性资本的部门,采用先进技术,生产效率很高,但产出因受生产投入的限制而难以扩张,最典型的是城市的工业部门。依赖制度、技术创新、劳动生产率较高是现代部门的重要特征。
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存在着两类劳动力:①边际产出为零甚至小于零的劳动力;②不充分就业的劳动力,虽然边际产出大于零,但其产出小于维持自身最低生存费用的那部分劳动力。
(二)基本模型:劳动力流动与二元经济发展
假设经济中存在规模庞大的传统部门和规模相对较小的现代部门。在传统部门中,由于李嘉图的土地收益递减规律以及马尔萨斯人口规律的作用,一旦人均收入水平超过维持生存最低费用,会刺激人口增长,因此,传统部门人均收入基本等于维持生存所需要的最低费用。
二.拉尼斯-费模型
把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农业经济(传统农业在劳动力和生产量上都占压倒性优势地位,其他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农业相关);二元经济(以农业为代表的庞大的传统部门,与以工业为代表的生机勃勃的现代部门非对称地并存);成熟经济(整个社会经济商业化,所有的生产者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者,传统部门最终消失)
(一)农业经济中的剩余劳动与剩余产出
关于农业生产函数,拉尼斯—费模型提出三个假设:①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只有劳动和土地,土地数量固定不变,劳动边际生产率递减,规模收益递减;②无论是在农业经济还是在二元经济中,农业部门就业超过一定的水平后,劳动边际生产率就等于零。与此相对应,农业部门存在隐蔽失业或剩余劳动力;③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是一个内生的、由社会力量决定的变量。
(二)农业剩余劳动、剩余产出与现代工业部门扩张
拉尼斯—费模型关于现代工业部门扩张的分析与刘易斯模型是基本一致的。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曲线由水平与上升两个部分构成。在曲线拐点到来之前,劳动供给是完全有弹性的,工资不变;此点之后的劳动供给弹性上升。与刘易斯模型二阶段分析不同,拉-费把农业劳动力流出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流出的是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那部分剩余劳动力;②第二阶段流出的是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那部分劳动力;③第三阶段是吸引边际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部分劳动力流出。
拉-费得出结论:要使农业劳动力顺利转移到工业部门,就要提高留守农业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使得农业总剩余不减少,维持每人消费的粮食水平,保持物价和工资稳定。而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也必须有相应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投资。而且,农业和工业要保持平衡增长,使短缺点向右移动,商业化点向左移动,最终两点重合,到达刘易斯所说的转折点。
第二节:乡-城人口流动模型
一.托达罗模型
乡—城劳动力转移过程被分成两个阶段:①大部分低技术的农村劳动者迁移到城市地区,在城市的传统部门即非正规部门工作一段时间;②这些劳动者再从城市的非正规部门转移到城市的正规部门,获得一个较稳定的工作
(二)就业概率与迁移决策
影响劳动力迁移决策的因素:①城乡实际工资差异;②迁移这在城市现代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
(三)劳动者乡-城迁移行为
二.托达罗模型的*策意义
1.仅仅是创造城市就业机会还不足以解决城市失业问题;
2.城乡就业机会的不平衡是由发展*策的城市偏向造成的,应当纠正城市偏发展优先的发展*策;
3.改善农村和城市部门经济机会的失衡状况,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4.应该减少对城市正规部门的补贴,以及取消各种扭曲生产要素价格的*策;
5.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托达罗模型评价
托达罗模型与刘易斯-费-拉模型得出的结论刚好相反
1.迁移行为是由劳动者基于相关收入与成本的理性思考引发的。这是该模型的微观分析基础;
2.迁移决定取决于预期的而非实际的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预期收入差距由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和城市部门获得工作的可能性即就业概率两个变量来决定;
3.一个劳动者获得城市工作的可能性与城市的就业率正相关,与城市失业率负相关;
4.在城乡预期收入存在较大差异的前提下,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人口增加速度会超过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加率;
5.增加城市就业机会必须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结合起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缺陷:①假设农业不存在剩余劳动,认为农业劳动边际产出始终是正数,不符合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现实;②迁移行为的决策主体是劳动者本人,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实际做出迁移决策的主体是家庭。实际上,除了城乡预期收入差距之外,吸引农村劳动者迁移到城市工作的还有其他各种力量,如家庭决策,城市较高的教育水平和生活便利,但被托达罗模型所忽略;③托达罗模型主旨是缓解城市失业压力,但忽视了劳动力乡—城流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这是其主要缺陷。
第三节: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其转变
一.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历史背景
1.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是通过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户籍制度管理来实施的,计划经济加户籍制度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
2.城乡二元管理制度使整个经济体系要素不能流动,价格体系扭曲,资源严重错配,在工业部门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发展缓慢,粮食短缺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停滞落后的农业也阻碍了工业化进程;
3.年底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随之,中国开始了劳动力部门转移和人口乡-城迁移过程。
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过程与动因
第一阶段:—年,二元经济结构固化状态开始松动
第二阶段:—年,经济二元性保持相对平稳
第三阶段:—年,二元经济结构差异在扩大
第四阶段:年至今,二元经济结构逐渐趋于改善
第七章:工业化与信息化
第一节:工业化与产业结构的转变
一.产业结构分类与工业化定义
所谓产业,是指生产相似或相同产品的一系列企业。产业结构则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在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