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经济学”一词的含义,在马克思义经济学者与西方经济学者之间不尽相同。前者包括了重商主义、重农学派而至大卫·李嘉图止,后者则从亚当·斯密开始,至瓦尔拉等创立边际学派以前。
但这一区别不是根本性的,大致上这一时代代表着资产阶级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开始时期(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外)。从基础经济学的角度来总结这一时期经济学说发展的特点,可以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古典学派在经济思想史上首先运用了“经济人”假设,他们把经济运行和发展过程的一切结果都看做是经济人的活动所致,这一力图寻求经济活动规律性的经验假设无疑为把经济学推上科学的轨道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尽管由于受当时哲学观的影响,这种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具有形而上学的特征,并不能完全历史地和辩证地把握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本质。
从“经济人”概念出发,古典经济学对当时最普遍的经济制度形态市场制度--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基本把握了“看不见的手”机制的运行规律。
2.从目标评价体系来看,古典学派基本上是以国民财富的最大化作为其目标的。亚当·斯密指出:“真正的*治经济学,即讨论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
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这一关于目标体系的论述在今天看来仍然充满着智慧的光芒,以现在的观念看,这两类目标不就是私人品和公共产品吗?
3.对于经济公平问题,古典学派一般并未作正面的论述。在古典学派中,还值得一提的是,詹姆斯·穆勒作为经济学家,首先试图将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与*治经济学结合起来全他提出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应当是人的幸福所在。在他看来,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是可以相结合的。
4.古典学派把各种经济现象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着内在联系的整体,并希望通过探寻这种联系,抓住中介过程的链条,并以这种链条把先前存在的现象联结起来以达致合理的结论。
斯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正是这一思想的结果。而“看不见的手”的逻辑过程主要依靠市场制度来完成。
尽管斯密没有能够从理论上完全地证明这一过程,但是他的主要来自于实证分析的结论,仍然反映了一种经济的现实,这对于当时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支持作为一个进步阶级的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作斗争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当然,由于时代与阶级的限制,斯密没有也不可能意识到市场制度的积极作用,以及市场制度本身也只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而并非一种“永恒的秩序”。
作为古典*治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斯密的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他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几乎包括所有我们后面要分析到的经济变量的)动态经济分析框架,而这一点又为大卫·李嘉图等后继者所继承和发展。
在他们的体系中,作为个人并非是面对着一个静止不动的世界而进行这样或那样的选择,用布坎南的话来说,就是创立了一个“交易范例”的经济研究方法论。而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原理的。
从亚当·斯密到大卫·李嘉图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无疑都对将经济学引向深入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也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另外,由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萨伊提出的“效用”概念也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从以上几点来看,以亚当·斯密为首的古典经济学派确实在基础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上树立起了一块丰碑,为后来者开拓了一片赖以发展的基地。同时,这种方法论的进展也必然影响到同样是以斯密为代表的当时财*学思想的发展。
从经济人前提、国民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以及市场制度是最优的资源配置制度这样三点出发,古典学派财*观就必然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1.古典学派认为,既然市场制度是最优的,那么*府制度就只能是市场制度的必要补充古因此在市场制度能解决问题的地方,就不需要*府制度的存在。
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市场制度确实能解决大部分的配置问题相关,同时也与当时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斗争的需要相关,古典学派就必然得出*府制度的范围需要严加限制的结论。
与工业革命同时,亚当·斯密开始从事这种挖空基础的工作,国家经济仅仅被看作全部国家事务中的一个部门,从属于国家本身;亚当·斯密使世界主义服从国家的目的并把国家经济提升为国家的本质和目的。
古典学派之所以还要限制*府的作用,与其国民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以及对于经济活动生产性与非生产性的划分也是分不开的。
2.作为资本主义市场制度崇拜者的古典经济学家,在充分肯定了市场制度的同时,并没有像他们的某些后来者那样,把这种肯定推向一种极端。而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承认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市场有其不能胜任之处。
以此出发,亚当·斯密提出了*府的三种职责,萨伊也对公共提供的范围进行了探讨。当然,这种研究和探讨都是从属于国民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的。
3.囿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古典学派对*府制度的研究所给予的重视还是较少的。尽管亚当·斯密曾经提出了三个阶级的划分,但他还是不能够从阶级层面上来把握国家的实质。
古典学派也没有能够把对价值-价格运动规律研究的成果用于财*制度的分析研究。这样一些工作的重任就历史性地落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财*学家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