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商品价格理论和货币*策理论是什么?本文将阐述自己的观点。
1.商品价格理论
商品价格理论是研究商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理论,属于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思想之一。由于有关商品价格的研究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开始,因而商品价格理论最早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其主要针对市场商品交易价格的公平性问题,提出了市场平等交易,是公允价格形成的基础。中世纪经院哲学著名研究学者阿奎纳依据社会发展视角研究商品价格形成问题,提出了公平价格论。
古典经济学派著名研究学者,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通过分析市场交易的形成机制,提出了自由交易市场价格形成理论,其认为良性的市场环境是具有自由交易机制的市场环境,其认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自然起到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而尽量减少*府干预,是形成最佳市场资源配置的关键,其认为市场上供需关系的影响,是决定某一种或几种商品交易价格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在古典经济学基础上,有研究学者针对商品交易中的价格影响因素实施分析,提出了交易均衡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市场上交易活动的买卖双方,是在不断的博弈过程中逐渐达成交易的,而每一次交易的达成,都会造成市场交易价格的一定影响,在多次的博弈中,最终形成市场上买卖双方利益分配的均衡,从而形成双方都接受的成交价格,据此决定了特定商品的交易价格。
而一旦市场供需发生变化,如果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则会打破均衡,导致市场上交易价格下跌,直到跌至新的平衡点为止,才能使得价格再次实现均衡。而如果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也同样会打破均衡,从而导致价格上扬,直到通过交易的博弈再次达到均衡,价格上扬才会停止,依据交易均衡理论,价格的形成是在市场内交易活动中不断博弈而形成的,而市场的开放性和交易的自由性是决定价格公允的基础。
依据均衡理论,很多学者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实施了分析,并提出了各自的研究思想,其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有李嘉图、穆勒、马克思等,还有一些研究学者如古诺、马歇尔通过使用量化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模型,对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实施量化分析,其提出的模型研究思想对后世经济学研究领域商品价格理论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2.货币*策理论
(1)古典主义货币*策理论
古典主义货币*策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只能增加名义收入,对于实际收入并不具有明显的影响能力。费雪在研究成果中所给出的现金交易说是最为经典的古典货币数量理论。他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化只能导致价格的变化,而不可能影响到经济的实际变量,这一观点符合“古典二分法”理论。费雪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费雪方程MV=Py,将名义收入、货币流通速度以及货币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简单的数学方程形式加以说明。
他认为,中央银行如果保持货币数量稳定,则经济体价格将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保持稳定,这也是维系经济体稳定的重要前提。而如果当局需要进一步调整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往往会对货币供给量进行直接的调整。当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之后,原本平衡的货币供求状态将会被打破,经济体会在下一个均衡点上重新达到平衡,并趋于稳定。而在这一过程中,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实际上只带来了名义价格的变化,并且价格变化的方向和货币供给量变化的方向是完全相符的。从这一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将古典经济学说假设条件下的货币*策解读为无效货币*策。
(2)凯恩斯主义货币*策理论
上世纪三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大萧条阶段,不仅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而且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受阻。而古典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所在。凯恩斯在研究成果中,否定了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一系列*策,认为*府应在市场调节不利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干预,通过财**策、货币*策对市场供求加以针对性的调整。
同时他还重点指出,宏观经济*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削峰平谷的作用,因此*府应对市场经济给予积极的干预。这一*策在很多西方国家的应用中发挥良好的效果,为凯恩斯理论的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对于上文中我们所介绍的古典经济学不同,凯恩斯主义的目光不再局限于供给领域,而是将研究的重点放在需求角度,认为总需求决定了总收入,大萧条的产生实际上是需求不足的直接结果。
此后,有学者尝试在宏观经济活动的研究过程中引入IS-LM模型,从而在一个统一的视角内对货币供求、预期收益、价格以及边际消费倾向等加以审视,以此为基础分析国民收入总量的具体影响因素。经济流动性陷阱,始终是大萧条时期最为显著的特征,各国中央银行不断增加货币供给量,使得投资者在极低的市场利率环境下也没有投资的意愿,证明货币*策的调节作用没有真正意义上地发挥出来。凯恩斯主义盛行后,世界各国纷纷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财**策对本国经济加以刺激。
除此之外,凯恩斯主义的支持者们还认为,货币供给总量并不会因为货币当局通过出售债券融资而扩大,即财*支出扩大之后,并没有对LM曲线带来影响。不过我们必须认识到,这将会使得IS曲线右移,从而刺激社会总体投资、进一步降低利率,促使就业和收入上升。根据IS-LM模型中两条曲线的变化情况来看,财**策的作用实际上和货币*策是相同的,只要能够对其中某条曲线带来影响,就可以实现对投资或者利率的改变,进而发挥出预期的作用。
(3)货币主义货币*策理论
凯恩斯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快速得到了各国*府的大力支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恢复战后经济,纷纷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扩大需求的宏观*策,为本国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不过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正是因为当时世界各国均采取了连续的经济刺激*策,导致社会经济的增长进入滞胀阶,不仅通货膨胀异常严重,而且就业率也大幅度下降。
弗里德曼针对这一问题,在年发表的《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中,再一次提出了重视货币*策、反对*府直接出手干预市场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础重新梳理了传统的货币供应数量的影响因素,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货币主义学派。该学派的主要观点包括:
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货币需求函数均保持稳定。当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之后,不仅会导致物价水平波动,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到总收入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货币,所以货币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不同时间条件下,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
具体来说,短时间内提高货币供应水平,对物价和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长时间内货币供应水平的提升,并不会影响到实际变量,即无法影响实际收入,只有市场上的价格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资本、技术、劳动以及资源等非货币要素是决定实际收入的关键所在,这一点也符合了古典二分法的相关观点。市场内在机制使得市场的运行在整体上是趋于稳定的。失业所带来的影响局限于短期。
长期来看,市场是完全能够接受失业的。客观上来说,货币学派更为重视货币的作用,认为货币*策在短期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理应得到应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