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经济学思考:决定货币需求水平及其变动的因素是什么?在当代西方经济学界,一个完整的货币理论应包括对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货币传递机制的基本分析,其中关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分析又往往是为特定的货币传递机制理论服务的。
一定的理论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实践的“滞后”反映(“时滞”之长短往往也取决于社会历史进程之平缓或急速的差异),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也不例外,尤其为它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象的表面联系在资产阶级眼界内的反映,它就更不能脱离和超越社会经济实践的进程。同样,西方货币理论作为西方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总是顽强地表现了观念随社会历史进程而发展的认识论规律,烙刻着鲜明的时代印章。
如果说,着重货币供给的分析是与货币数量论由以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时期相适应的,那么,关于货币需求与货币传递机制的分析就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已经高度成熟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在前一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当时真正的资产阶级经济领域还主要局限在流通领域内,并表现为一种“现金经济”或“简单信用经济”,货币在资产阶级眼界内仅仅起着媒介交易的作用,而与真实经济活动无关,货币在其流通手段职能上的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确实表现为一种简单而直接的“因果”关系。
在后一种情况下,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高度发达,货币职能在最大限度上向资本职能的转化,使货币的作用即使在资产阶级的视野中也大大超出了媒介交易的范围而对真实经济发生巨大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银行金融业的充分发展所代表的信用发达,使货币的供给,越来越倾向于能够适应货币需求的水平,同时也就使货币的定义大大扩展了;而货币的需求,则大大超过交易需求的数量,伴随着资本的冲动,特别是金融投机的冲动,越来越变得难于把握,从而大大动摇了简单货币数量论中关于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假定。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决定货币需求水平及其变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货币与真实经济活动水平究竟有没有联系,如果有,这种联系是怎样发生的?于是,对货币传递机制的分析伴随着作为资产形式的货币需求分析一同发展起来。
魏克赛尔对货币数量说的挑战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虽是早期货币数量说的极盛时期,但是,经济现实的大踏步前进,尤其是周期性危机的愈演愈烈,西方经济学界已经开始酝酿着一场货币理论乃至整个经济理论的根本变革。在这场变革中,瑞典学派的鼻祖克尼特·魏克赛尔(K.Wicksell)不啻是最重要的先驱。他的著名的累积过程理论,形成当时对货币数量论的最强有力的挑战。但是,对于用货币数量论直接解释经济现实的可靠性,魏克赛尔表示了极大的怀疑,甚至认为,事实与理论从未能取得一致。
有人认为,他的这种看法是由于19世纪中期,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反向变动的事实所引起的。为了解释这种事实与理论相背离的情形,魏克赛尔对货币数量论的批评是从否定其立论前提入手的。他指出,货币数量论“只是基于一些同实践很少关系,有些方面简直全然没有关系的假定”,而其中最为脆弱的假定就是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如前所述,货币数量论者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是支配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因素。
因此,他们所假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包含三重含义:货币需求是较为稳定的、完全由个人决定的独立变量;货币仅用作流通手段;狭义的货币定义。根据这些假定,可以说,早期货币数量论得以成立是以纯现金经济或简单信用经济为背景的。对此,魏克赛尔指出,在(当时)经济活动的广大范围内,由于银行的无所不包的金融职能,特别是由于银行的存款创造能力,个人余额已被一种集体保持的余额所代替,“货币的供给,越来越倾向于能够适应需求的水平,已不再可能将货币的供给同它的需求划分开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变量。”
结果“就由需求本身提供了”货币的供给””,二者的伸张力都大大增加了。因此,就货币流通速度而言,“实际上它会完全自动地扩大或收缩的,同时,特别是由于经济进步的结果,它能够作几乎任何如所想望的增加,并且在理论上它的伸缩力是没有限制的。”据此,有人认为,魏克赛尔对货币数量论的主要批评之处有两点:一是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二是强调现金在交换中的作用,低估了信用票据的巨大效能。但是应当指出,这两点实际上是互相关联的。
货币流通速度只是现象形态,而包括信用票据在内的货币对于经济的巨大效能远远超出交换媒介的范围,这才是问题的实质。魏克赛尔的货币理论所要做的,就是把对货币这种巨大效能的分析引进经济分析中去,变历来的“二分法”为“一元论”,并由此建立了著名的累积过程理论。所谓累积过程理论,按照魏克赛尔的意思,可以概略地表述为:由于信用的发达,货币的职能已经远远超出了媒介交易的范围,而以其媒介投资和媒介资本借贷的职能破坏了传统的实物经济分析所通行的供求自动均衡法则,使经济经常处于累积性的上下波动之中。
这是因为,在传统的实物经济分析中,资本的借贷是按实物单位计算的,那只适用于纯实物经济和简单信用经济中,而在信用发达的条件下,资本的借贷已广泛采取货币(包括信用票据)的形式,由于实物资本的供求状况与货币资本的供求状况往往不一致,按实物计算的资本借贷利率与按货币计算的资本借贷利率也就往往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就使经济发生波动而失去均衡,并由此导致带有累积性质的上升或下降过程。承认并试图消除货币对经济发生的这种影响。就是魏克赛尔的货币理论根本不同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特征。
凯恩斯的货币利息理论
如果说,魏克赛尔所代表的对货币数量说的日益深化的批评,酝酿了西方货币理论的彻底变革,那末,以30年代大危机为背景,凯恩斯(J.M.Keynes)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的问世,则标志了这场变革的基本完成。因为正是30年代大危机的严酷事实,粉碎了传统经济学关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能够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教条,迫使西方经济学家面对现实,解释经济危机和大规模失业的原因。
而凯恩斯正是从破除传统经济分析的“二分法”入手,深入分析现代货币经济的特征,由此论证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失业和危机的必然性,从而完成了西方货币理论乃至整个经济理论的“革命”的。有人认为,货币是凯恩斯经济学说的“中心概念”。正是在货币理论上,凯恩斯以其一生中的三部代表性著作跨了两大步,完成了从传统货币数量论到其货币利息理论的变革。这三部代表性著作是:《货币改革论》(年)、《货币论》(年)、《通论》(年)。
如果说,《货币改革论》只能表明凯恩斯仍然是马歇尔等人的“现金余额说”的由衷拥护者,那么,正如美国学者迪拉德(D.Dillard)所指出的,《货币论》则是凯恩斯的货币研究从价格的货币论到产量的货币论的转折点,但“《货币论》仍接近于价格理论而与产量理论离得较远,到年出版的《通论》,才完成由价格分析到货币收入分析的转变。纯粹货币理论退居次要地位,代之而兴的是从整个产量来考虑的货币理论。”
结语
从西方货币理论史来看,从最初的着重货币供给的分析到当代这种完整的货币分析体系,其中是经历了一个历史转折时期的。货币数量论者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是支配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因素。关于货币数量论,魏克赛尔不否认它在一定条件下的真理性,指出:“货币量与流通速度的乘积,在一定时间内(例如一年)与其交换的商品及劳务的价值数额之必然相等,不但是一个理论,而且是一个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