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浦睿文化的中,有一本名为《我们如何思考》的“哲学入门书”。
读完之后,我反复思考的内容有:
第一,这真的是一本“哲学书”吗?
第二,它对我真的有吗?
第三,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吗?
中国有“名不正则言不顺”的说法,平心而论,或许是智商缘故,我并不能明确“定义”以及“理解”中文语境里的——颇为有趣的是,我也不懂为何智力这种概念也可以被“量化”。
如果以希腊语词源看,哲学(Φιλοσοφ?α)是“追寻智慧”的意思,这就相对好理解了。
《红楼梦》中有一句话很经典——“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抽象一点说,万事万物皆有或或。
同样要求人办事——
句式A:小刘,你马上去打一斤酱油!快!
句式B:酱油没了,小刘帮咱去弄一斤吧,这事儿没你不行!
就实质而言,无差别,但心理层面的感知,即背后的“文化惯性”会产生各种不同。
再如赵高的“指鹿为马”,就是典型的“投石问路”,这种很“蠢”的事儿蕴藏着极高的“*治智慧”。
回到这本《我们如何思考》。
全书多页,24万字左右,涉及知识、心灵、自我意志、自我、上帝、推理、世界、行动等八大议题。
看起来每个议题都很“大”,但我是真的没明白为什么这些被归为“哲学”范畴,还是说因为无法归类,所以只能算是“哲学”——不管是形而上,还是形而下。
读《我们如何思考》时的“痛苦感”,让我想到了曾经读《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的感觉。可能是阅历日增,我根本不能认同的是,为什么总有一些人试图把“简单的问题极端复杂化”。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的读书体会中,我特别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科研需要一种“理论哲学”?
科研,与日常卖东西、写文章、做视频的底层逻辑不是一致的么——
1,提出想法;2,研究试验;3,检核产出(等待市场反馈)。
实验失败、文章没有积极反馈、商品销量不佳,本质上说明,要么是不符合自然规律,要么是不符合市场规律(人性满足或市场需求)。
好比一张二次元图,观赏者认为它,有可能是因为人物、,如果是,加分项还源自的性格魅力。
如果客观拆解,构成图的不过是一个个。
微观层面毫无意义的,在一定宏观维度构成了让人产生情绪波动的,我们是否要研究或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呢?
或者像研究“忒休斯之船”一样,探讨像素点是集聚到“怎样的一个数量”才让观赏者生成了?
这有意义吗?
我们引出下一个内容。
【第二,它对我真的有吗?】
这里其实涉及到。
惭愧些说,我认真且反复(三遍以上)读过的“哲学书”大概是《苏菲的世界》和《大问题》(广师大·理想国出的那版)。
我记得学生时代读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书,但由于不像现在认真读完一本会写点什么留个痕迹,具体书名什么的无从考据。
而那时候读书并不功利,好像是一本书(包括杂志、报刊)只要有点内容,都愿意从头到尾看一遍——不像现在,读书务求信息增量,像在图书馆找书,看完目录随机翻几页认为整体质感不咋的,也就放下了。
回头想想,现在养成的这种对内容“精密筛选”的习惯和能力,从那时就已经不自觉地培养了。
小时候,我被熏陶的一个印象是“哲学是一门伟大的学问”、“是所有科学的科学”!
但随着自己的阅历增加,会情不自禁问自己“读哲学书到底有啥用?”
如果我们讨论的是,物质与意识哪个是第一性?可知还是不可知?究竟有没有神、灵*?善与恶的边界是什么?
诸如此类,我认为。
当然,如果作为学科教师、“社会说唱表演艺术家”,那这些东西可有用多啦!
像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西方先哲,我认为他们的伟大,是思想中偏*治、教育、逻辑、经济等实用范畴那部分。
而且,我认为“读纯粹的哲学书,与读纯粹的经济学、金融学书籍一样,毫无实用性”。
这里的“纯粹”,简言之是用各种抽象化的公式、符号试图去“定义”与“解构”。
被很多人奉为经典的《曼昆经济学》,我认为它的优秀在于反复强调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而且,着眼于“现实应用与*策研究”,并不是各种牵扯到微积分什么的、、等。
我认为,《曼昆经济学》改为《曼昆观察下的市场研究》更妥当。
但,显然比格调更高,也更适合“商业推广”——
《西游记》也可以改名为《佛说念经的人心要诚,看了这个故事,男人会沉默女人会流泪》。
如果我们剥离“经济学”的皮,会发现这些本是的——
好比宏观经济下行(如家周围的门面房纷纷关门),这时候,价格便宜对普通消费者是极大吸引力;
至于有没有明星代言,这算是一种添头(或者是隐性成本),请明星代言的费用,最后还是会摊薄到消费者的实际支出上。
再如金融学中的各种公式、概念,如“风险定价模型”、“久期”、“量化对冲”、“寿命精算”等,都试图用一种“既定模型”去还原(定义),我认为这算是一群聪明人故意设计出的“陷阱”,如同等高端考试一样,是在用一种塑造一种让人“望而生畏”的“认知壁垒”。
老祖宗早有“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说法,论及原理,本质基本一致。
我想起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是一家早期主要从事定息债务工具套利活动的对冲基金,玩着玩着就把自己玩死了。与其说市场波动大,倒不如说高度简化的模型根本不能拟合现实——更何况你日常使用的软件还有bug。
所以,bnatur。
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要想进入金融、经济这种格外“形而上”的高端领域,需要多年研究复杂、脱离现实的概念、模型、公式,经历各种费时耗力还极贵的考试,可是,如果对人类历史的认知再深刻一些,也许就要权衡钻研这种“不实用”的“知识”是不是。
我会想起少数几位学生时代老师眼中的“差生”,他们当年考试成绩很“差”,可能义务教育阶段结束,随便念几年书就出来闯社会——主要是做生意。
以现在的角度看,他们有自己的生意(或者是产业),日子虽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绝对不会有当代“白领一族”时不时担心“被裁员”or“被裁员就换不起房贷、车贷”这样的压力。他们生孩子是“保二追三”——其实有没有国家*策都会这么做。
与他们聊天,你会发现这种很早就泡在“大染缸”中的“社会人”,眼中闪烁的商业智慧可比“书呆子”们的那种迷人多了。
弊端总还是有,我发现他们对孩子的“过于放养”并不能让思想“有效传承”,小孩子到了一定年纪养成的“坏习惯”(糟糕性格、不上进、缺少求知欲等),必然会引发各种连锁问题。
这种思想的“透明天花板”,在我看来,就是父母知道社会、人性的一些道理,却不一定知道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有效传承给子孙后代。
我们想想,像我这些同学,他们会在打烊后思考今天的得失吗?会考虑为什么商品A卖得比商品B好?为什么顾客甲没怎么还价,顾客乙为了10元钱居然拍拍屁股走了?会考虑不同的颜色、声音、摆放等可能会对销售产生的影响吗?
如果我们将这些概念视为“生活哲学”、“商业哲学”,再抽象化,会发现高度浓缩的常常与当代许多哲学书谈论的内容有高度重合。
恕我直言,我们今天能接触到的很多(现代)西方哲学书,都是在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衍生的——有些学者所做的,就是把“古老的思想”套上一些现实的例子,以显得更有。
反思时,摆在我眼前的事实是——很多“哲学概念”,有些是不具备实用性,有些是具备了一定的社会阅历自然就会明白。
某些“罗里吧嗦”,就像是股市收盘后的“谈股论金”,“股评家”用极为生动、形象的表述去点评宏观大盘或某只个股,但指数的跌宕起伏更可能是庄家布局、高抛低吸,根本不是什么宏观*策利好或利空——
缺少思考的人难免需要为(现在或未来)自己的言行举止寻找一个合理解释,哪怕这个解释本身就是错的。
所以,像《我们如何思考》这种“我的确认真看完了,但好像并没有的体验实在!”
我认为,我们的思考习惯来自三部分——
(1)胚胎中的基因,包含遗传与变异
(2)成长环境中,亲族、学校、社会的影响
(3)自我认知的升级(迭代)
除非基因改造,否则第一部分无从影响。
亲族影响主要是家庭,即陪伴孩子长大的亲人的影响,有时还真不是父母,可能是父母的父母,权贵家庭可能是佣人。
简言之,如果孩子缺少有意识的引导,其“思考习惯”基本是“亲族”的投射。
至于学校,部分是来自师长、同学,还有一部分是课本。
平心而论,“快慢班”的区分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无心念书”的孩子未必不好,但会直接影响“想认真读书”孩子的心理。
至于课本,一方面是“阐述知识的方法”,另一部分是“展现知识的篇幅”。
关于“阐述知识的方法”,网上有个容易拉仇恨的定论——
国内文科教材基本就是名词解释大辞典。
国内理科教材基本就是考试练习例题集。
我们当然不能一棒子打死,但如果就这个窄领域,反正我觉得当年用过的教材虽然不能说是,但绝对是。
像上有本《微积分的力量》——以前是全本免费,现在只能阅读部分——如果有兴趣看看,你可能会遇见一个关于微积分的全新世界。
关于“展现知识的篇幅”,我姑且用历史教材举例。
如果我将来的孩子在高中时代依旧有,我会强烈建议其学习而不是。
原因之一,是有可量化的得分标准,对与错没有模糊边界;但就有,像问答题,字写潦草、用词不当,都可能影响得分,当答题人无法精准定位答案时,就存在的模糊边界,这对于高考而言,存在不确定风险。
原因之二,是教材上的“历史”,往往会赋予某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一个“标准形象”,如果书读多了,逐步有自己的思考后,会意识到还有“历史的侧面”、“历史的背面”——
汉武大帝让汉*远征匈奴,是伟业;那么,死去的*卒、(运输的)民夫的家属,会不会有怨言?
北宋初年的“承平祥和”,的确是“士大夫的天堂”,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真好吗?
明末清初的“扬州十日”,当时是否算“外邦对本族的血腥屠戮”?
读历史,是只看“大历史”,不管“小历史”吗?
作为教材,历史课本必然有其“*治考量”,它不可能也没必要展现“历史的全貌”,它也必须给予学生一个“定论”——不然考试怎么办?全都是写没有标准答案的作文吗?
回到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思考”这个问题上。
如果你发现“意识”与“现实”出现差异,为了寻找答案,阅读一些“哲学书”恰逢其时,像《我们如何思考》的确会给出不少极为宏大的“思考逻辑”。
但我可能会给出另一个简单的应对——权衡、。
当我们在迷茫中思考,已经把抽象的落地为,答案也许离我们并不遥远。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有些东西,不是向外,而是向内。
《我们如何思考》阅读指北
这并不是一本“好读”的书。
与我的预期差距较大的核心是,从出发,本书并没有阐述“路径”——像思考,有外部向内,有内部向外。
比如口罩稀缺,从民众外部看,可能是卖家囤积居奇;从药厂内部看,可能是设备产能不足。
推荐语上有“每一个聪明人都应该读的书”,我认为“吹嘘过度”。
很明显,《我们如何思考》的预期受众是有追求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肯定不会“不聪明”,但为什么“每一个聪明人都应该读呢?”
这种逻辑上“不成立”的“论调”可以出现在个人书评,出现在一本讲述的“哲学书”封面上,格调就下降了。
以我个人的体会,不知道是原著本身就喜欢“堆叠”各种概念,还是译者没有深度考虑读者的阅读能力,整本书读下来“磕磕绊绊”。
建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先试读,再慎重考虑是否购买。
如果追求轻松有趣且有思辨性,同样是浦睿文化新出的《苗师傅文学人生课》在“启发大众思考”上,更能让读者有“代入感”。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