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TUhjnbcbe - 2023/4/8 9:24:00

近日,哈尔滨理工大学发布了《哈尔滨理工大学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下面就随小编一起阅读一下报告的内容吧(部分)!

1、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1.1、毕业生的总体规模及学历层次分布

我校届毕业生共名,与去年相比减少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6名,硕士研究生名,本科毕业生名。

届-届毕业生规模及总体趋势

1.2、专业分布情况

我校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59个专业,其中:毕业生人数占比排名前五位的专业分别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15%;软件工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4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73%;自动化,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72%;会计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46%。

届本科毕业生人数前十位的专业分布

我校届硕士毕业生分布在61个专业,其中:毕业生人数占比排名前五位的专业分别是:电气工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42%;控制工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13%;会计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21%;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51%;机械工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05%。

届硕士毕业生人数前十位的专业分布

我校届博士毕业生分布在14个专业,其中:毕业生人数占比排名前五位的专业分别是:材料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7.86%;材料物理与化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4.29%;管理科学与工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71%;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7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93%。

届博士毕业生人数前八位的专业分布

按学科分类看,获得工学学位毕业生占比69.11%;获得理学学位毕业生占比3.75%;获得管理学学位毕业生占比10.82%;获得经济学学位毕业生占比2.61%;获得文学学位毕业生占比5.78%;获得艺术学学位毕业生占比6.10%;获得法学学位毕业生占比1%;获得哲学学位毕业生占比0.78%;获得教育学学位毕业生占比0.04%。由此可见,学校专业设置突出了做强工科、做精理科、做优经管、做特文艺哲法的办学定位。

1.3、性别结构分布情况

我校届毕业生中,男性毕业生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6.41%,女性毕业生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3.59%,总体男女性别比为1.97:1。分学历来看,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男生人数均多于女生。

届毕业生不同学历的性别结构分布

1.4、民族分布情况

我校届本科毕业生民族分布广泛,包含25个民族。其中汉族毕业生,占比94.10%,少数民族毕业生人,占比5.90%。仅就少数民族部分进行分析,少数民族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壮族和土家族,其他少数民族数占比较少。

届本科毕业生民族分布

1.5、困难毕业生类别分布情况

我校届困难毕业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4.70%。在各类困难毕业生生中,“家庭困难”有人,占比最高,达99.25%;其次是“就业困难”,占比0.4%;第三是“家庭困难和残疾”,占比0.2%。

届毕业生困难类别分布

1.6、毕业生生源地域分布情况

我校届本科毕业生生源来自全国30个省级行*区,其中生源数量前三位的是黑龙江省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3.57%;山东省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2.57%;广东省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09%。

届本科毕业生生源地人数分布

2、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2.1、就业率总体情况

截止到年8月31日,我校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89.66%。本科生的就业率为89.38%;硕士生的就业率为92.13%;博士生的就业率为87.50%。对比去年数据发现,我校本科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就业率有所降低,硕士毕业生就业率略有提高。

届毕业生分学历层次的就业率

2.2、不同性别分专业就业总体情况

从不同性别分专业来看,届本科男性毕业生就业率为89.38%,女性毕业生就业率与男性毕业生就业率持平,同为89.38%。我校毕业生不同性别分专业升学率情况,男性毕业生的升学率排名前三的专业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为38.18%,工程力学,为37.50%,商务英语,为33.33%。女性毕业生的升学率排名前三的专业有:工程力学,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为50%,金属材料工程,为47.83%。

届毕业生不同性别分专业就业率及升学情况

2.3、困难毕业生类别情况

我校共有人属于困难群体,困难群体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2.97%,其中“家庭困难和残疾”与“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类别毕业生就业率为%,“家庭困难”类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达到了93.07%。

届毕业生不同性别分专业就业率及升学情况

2.4、未就业情况分析

针对届本科未就业毕业生离校后一直未就业的原因,学校开展调查,调查数据显示,50.85%的毕业生在“准备复习考研”;5.08%的毕业生在“准备出国”;1.69%的毕业生在“准备创业”;8.47%的毕业生在“准备国内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占6.78%;其他特殊原因暂不就业的毕业生占27.12%。

届未就业本科毕业生原因分析

3、毕业生就业形势流向情况

3.1、总体就业形式流向

毕业生就业形式包括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国内升学、出国出境和未就业(包括待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和其他暂不就业)。截止到年8月31日,全校名毕业生中,协议就业形式人(61.44%);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40人(0.49%);其他录用形式就业53人(0.65%);国内升学人(13.56%);出国出境人(1.92%);自由职业人(11.5%);自主创业8人(0.1%);未就业人(10.34%)。

分学历层次来看,不同学历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的比例均维持较高的水平,其中博士生协议就业形式就业的比例最高,为85.7%:研究生次之,为80.32%。按自由职业形式就业的毕业生中,本科生的比例最高,为12.44%。

届-届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分布

3.2、升学及出国(境)情况

1.国内升学情况

我校届毕业生中,共有人选择在国内继续深造学习。其中: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人,升学率14.45%;硕士生攻读博士学位61人,升学率为7.06%。

2.出国(境)情况

我校届毕业生中毕业去向为出国、出境的有人。本科生人,研究生2人,博士生0人。

4、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

4.1、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

我校届已就业(不含升学)的毕业生中,就业单位性质涵盖了**机关、科研单位、高等教育单位、中初教育单位、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类别。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流向为民营企业,为70%,硕士毕业生主要流向为国有企业,为41.14%。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4.2、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情况

1.学校校所在地区省份就业情况分析

将我校毕业生就业地域划分为本校所在地(黑龙江省)和外地(包括北京、上海、贵州、四川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来统计分析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分布。其中:博士毕业生在黑龙江省就业的比例最高,为71.43%,硕士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为39.70%,本科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为27.31%。

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

2.毕业生就业省份和生源省份对比分析

对我校本科毕业生(不含待就业)就业省份和生源省份进行对比分析,黑龙江省生源占比53.57%,在黑龙江省就业的毕业生占比为27.31%,逆差为26.26%,呈现人才流出趋势;除黑龙江省外,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省份是山东省,占比为15.95%,而山东省的生源占比为12.57%。山东省之后,就业人数比例较高的是广东省和北京市。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省份和生源省份对比分析

3.面向基层就业情况

届毕业生中共有27名同学被授予“心系祖国需要、志愿服务基层”优秀毕业生称号,27名同学中有4人选择到黑龙江省基层就业,其中,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4名,大学生国家西部计划志愿者7名,服务基层用人单位的同学14名。学校共发放奖励资金元。

4.3、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

按毕业生就业行业去向的人数来看,排名前十位的行业,分学历层次如图所示。教育行业是博士毕业生的主要行业流向,占比为79.59%。制造业是研究生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主要的行业流向,占比分别为40.95%、34.47%,其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研究生毕业生占比为22.18%,本科毕业生占比为21.25%。

届博士毕业生就业主要行业大类分布

届硕士毕业生就业主要行业大类分布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行业大类分布

4.4、毕业生就业工作职位类别情况

按毕业生就业工作类别来看,排名前十位的工作职位类别,分学历层次如图所示,教学人员是博士毕业生的主要工作职位类别,工程技术人员是硕士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主要的工作职位类别。

届博士毕业生就业主要职位分布

届硕士毕业生就业主要职位分布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职位分布

4.5、就业用人单位情况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超过10人的就业单位达50多家(详见下表)接收本科毕业生就业10人以上的企业单位。本科毕业生主要赴电力电网、通信、互联网、软件、路桥基建、汽车、装备制造、材料、化工医药和金融服务等行业领域就业。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去海信集团有限公司人数最多,为27名学生,(详见下表)接收研究生毕业生人数前十名用人单位。

接收本科毕业生就业10人以上的企业单位

接收研究生毕业生人数前十名用人单位

4.6、本科毕业生升学院校情况

我校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人数人,考取本校研究生共有人,一流大学有30所,其中具有一流学科的高校44所。

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院校详表

5、就业满意度情况

为了更加全面地分析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学校对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主要涉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对母校教育教学的评价等项目。参与调研的毕业生覆盖了学校全部专业,包含工学类、理学类、经管类、语言文学类、法学类、哲学类和艺术类等学科。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参与人员学科分布

5.1、就业职业发展情况

对届毕业生就业职业发展满意度进行调查,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职业发展满意度为91.57%,其中,非常满意占21.35%,满意占40.17%。

就业职业发展满意度分析

5.2、专业与工作相关度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本科毕业生中23.31%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就职岗位与专业非常吻合,41.85%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就职岗位与专业基本吻合,认为不太吻合与完全不吻合的毕业生分别为21.07%与13.76%。从整体结果上看,毕业生专业与工作相关度为65.16%,略高于全国平均63%的水平线,说明我校的专业设置基本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所培养学生能够发挥专业特长。

届本科毕业生专业与工作相关度分析

5.3、薪资待遇情况

根据对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调查问卷,目前岗位薪酬元以下的毕业生占7.64%;-元的毕业生占13.95%;-元的毕业生占31.56%;-元的毕业生占30.23%;-00元的毕业生占9.63%;1万元以上的毕业生占6.78%。

届毕业生目前就职岗位的薪酬分析

5.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情况

根据调研数据,用人单位总体上认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较高,普遍反映我校毕业生具有老工科院校的优良传统,毕业生踏实肯干,知识结构合理、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强,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较好,尤其是我校特色专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业人才需求高度契合。人际交往与心理素质、外语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需要在学校培养过程中适当加强。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分析

用人单位对我校本科毕业生各项能力的评价

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编 辑:杨令臻 王 君

1
查看完整版本: 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