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代,我们的西方经济学学的是曼昆的教材。不知道如今的学子是否也是如此。一般来说,一部教材总是将最有用,最常识的理论放在最前面。曼昆那本教材,打开最开始就是“经济学十大原理”,而在十大原理里面最末尾的那一点:“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当年得来时感觉道理相当浅薄的。我觉得这不就是常识吗?但是当看到美联储的*策目标,我发现,其实所有的*策,都是围绕这个经济学原理运行的。
美国人降息的理由
美联储,就是美国的央行,他的独立性很强,甚至于特朗普的命令都不用理会,但是,这个部门的职责是什么呢?翻开《联邦储备法案》第二条,你会看到一个宏观目标:
联邦储备体系理事会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应保持货币和信用总量的长期增长,以与增加生产的长期经济潜能相当,从而有效地促进最大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当的长期利率的目标。
好了,这个枯燥的条文说明了什么?我们看到了美联储的目标:充分发挥经济潜能、促进最大就业、维护物价稳定、实现长期利率目标。
发挥经济潜能=保持GDP增速
促进最大就业=降低失业率(美国的非农经济指标)
维护物价稳定=CPI在合理区间(美国的通胀目标是2%)
实现长期利率目标=利率水平中性(美国的中性利率在3%左右)
于是,如果你想要预测美联储是否降息,你只要在上述指标上做出预判。如果美联储要降息,那么有可能是:CPI低于2%,失业率高于5%,GDP增速下降,现阶段利率远远高于3%的中性利率。很明显,在年之前几次美联储连续降低利率的原因是CPI低于2%。美国现阶段的CPI围绕在1.7%-1.8%之间。而失业率条件,GDP条件,利率目标条件都没有达到。
日本和欧盟为什么负利率还要降息?
还是失业率和通胀率的问题。欧盟的失业率高于6%,而通胀率,7月,欧元区19国通胀率1%;欧盟28国通胀率1.4%。所以欧盟有充足的负利率理由。而且,即使是负利率,欧盟依然会再一次尝试一负到低,也就是扩大负利率的程度。如果利率实在压不动了,欧盟就会去进行量化宽松*策。
而日本,失业率是达标的,日本失业率10月是2.4%。但是通胀率日本只有0.4%。所以日本也是有充分的负利率动力。只是日本压力还是略微小一点,毕竟通缩这么多年。日本的期待值早已从2%的通胀率降低到通胀率维持正数。
中国的货币*策的预测
并没有公开渠道说我国的货币*策将要考虑失业率和通胀率。但是现实中这两项指标一定会成为货币考虑的关键因素。其中年有一轮利率调低的货币宽松,我还记得年11月,降息之后银行和售楼处再次排队的盛况。而我们看到那一年的通胀率则耐人寻味。-年3年通胀率分别为:3.2%、1.5%、1.4%。宽松货币*策出现的年年底,恰恰是通胀率急剧萎缩的阶段。
*策底线大约考虑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胀率不低于2%,其二是失业率不高于5%。如果就按照当下的情况看,年11月通胀率4.5%,这就说明短期内不能使用过度的货币宽松*策。但是由于今年基数高,在年,大约猪肉同期涨价的年5月左右,通胀率就会回落,那么明年一季度宽松可能性比较高。
还有,年10月城镇失业率5.1%。我国的失业率一般很少升过5%。这也是宽松的一个明确动力。所以,最终结论就是猪肉一旦价格回落到位,货币宽松,包括降息和一系列的*策就将呼之欲出。
物价指数本位货币*策的利弊
好处就是被动的调节货币供需。主观的*策往往带有随意性,容易导致要素混乱,所以被动的设置*策则有利于让*策更加透明和可预期,让所有人对*策冲击做好提前准备。美联储降息每次都能被市场预测到,其实是美联储故意让市场有预测的能力。
坏处也显而易见,那就是日本和欧盟即使负利率,通胀也没有起色。所以实际上货币*策和财**策都是优化资源配置,但是不提高生产率,不改变经济结构。他们只是货币领域的搬运工。而科技和产业结构才是一个国家改变的根本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