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的依据乘数、加速及其相互作用等原理
能否在我国经济分析中应用,是首先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有的同志认为,乘数、加速及其相互作用等原理在现代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根本谈不上在我国经济分析中应用这些原理的问题。
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灵*,这些同志完全排斥在我国经济分析中应用乘数、加速及其相互作用等原理,其缺点在于对具体问题没有进行具体分析。我们认为,现代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公开或隐蔽地为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辩护。例如,克拉克、萨缪尔森等人反复论证“三位一体公式”,宣传资本创造利润、劳动创造工资、土地创造地租,否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剥削,对此我们是不同意的.又如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价值论,它的提出就是针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企图通过否定劳动价值进一步否定剩余价值,其辩护性是一目了然的。对诸如此类的所谓理论,我们无疑是不赞成的。
另一类是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如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我们可以应用它们来分析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属于这一类的还有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机制。既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社会化大生产,它们就有某些共同的经济机制。我们认为,乘数、加速及其相互作用等原理属于这类问题,可以用它们来分析我国的经济。乘数是说明投资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加速系数是说明产量与投资的关系,凡是存在社会化大生产和有投资的地方,就有这种影响和关系,它们是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本身不涉及社会制度问题。至于投资和产品属于哪个阶级所有,新增国民收入如何分配和使用,劳动与资本之间是什么性质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由社会制度决定的,但它们已经超出了乘数和加速原理的范围。
虽然我们认为乘数、加速及其相互作用等原理,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的经济机制,但“矛盾的普遍性即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我们不仅要研究这些原理的普遍性,更要注意它们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特殊性。乘数、加速及其相互作用都是抽象的原理,它们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与社会制度有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这些原理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很不相同的。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在我国经济分析中应用乘数、加速及其相互作用等原理时,不能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套,而要结合我国的具体条件和特点来进行研究。
二、乘数原理
乘数原理又叫做倍数原理或乘数效应,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首先提出的.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加以引用.卡恩和凯恩斯都是利用乘数原理来说明投资与就业的关系,后来还利用这个原理来说明投资与收入的关系,西方多数经济学家对乘数效应持赞成态度,但也有人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例如艾伦写道:“即使是动态乘数对描述经济现实也是明显不合适的”,“乘数只能利用一个预期的依赖关系,即消费函数,它完全忽视了投资方面的其他可能情况”。我们对这个问题刚刚开始研究,有的同志认为我国经济存在乘数效应,有的同志认为不存在这种效应,这是正常现象。
我国经济中是存在乘数效应的,例如、和三年,国民收入的计算值只比实际值分别高3.98%、6.07%和8.64%,但多数年份的计算值高出实际值很多,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乘数要正常地发生作用,至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经济发展正常。-年的计算结果不如“一五”时期理想,重要原因是-年为调整时期,经济发展不够正常。
2、有充足的库存。以上两个时期在很大程度上不满足这个条件。
3、不受*策因素的干扰。我国当时处于计划经济,决策比较集中,不应也不能排除这个因素。当经济发展不正常时,应当采取相应的调整*策,但这种正确的*策对乘数发生作用却是一种干扰,三个不正常年份都属于这种情况。和两年,消费基金的增长额超过了使用的国民收入增长额,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使投资乘数变成了负数。
4、在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没有浪费。由于我国现行经济管理体制存在不少弊病,这一条一时难以办到。此外,上面计算国民收入增加的公式,是简单的乘数,没有考虑投资时滞的影响。我们只单独检验了乘数效应,没有同时考虑加速系数的作用,这些对计算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乘数效应在我国经济中是存在的,但它发生作用的条件十分苛刻,不仅我国而且任何国家都不能完全满足它的要求。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主要取决于边际一个单位进行投资,需要从其他单位购买投资产品,即建筑材料和机器设备,后者的收入又分为购买生产资料的资金和净产值,其中购买生产资料的资金又要向其他单位购买生产资料,等等。因此,固定资产投资通过投资产品会诱发一系列对生产资料的投资,也就是说,投资通过投资产品会诱发生产资料投资的连锁反应,这是我国建设项目过多、基建战线过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以R表示投资产品生产资料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与消费乘数相比,生产乘数有一个优点。积累与消费比例是计划经济的重要控制变量,边际消费倾向经常受到*策的干扰。
例如“一五”时期从0.到1.,-年从0.到1.,很不稳定,使消费乘数的波动幅度很大。生产乘数主要取决于投资产品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它主要是由技术条件决定的,*策的干扰作用很小,使生产乘数比较稳定,对任何年份都可以计算。国民收入的计算值普遍高于实际值,说明上述两个时期都是生产资料供不应求,不能满足生产乘数发生作用的要求。象消费乘数一样,这里只检验了简单的生产乘数,既没有考虑投资时滞的影响,又没有同时考虑加速原理的作用。
三、加速原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多次使用过加速、加速积累等概念。“利润率的下降和积累的加速,就二者都表示生产力的发展来说,只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表现”.如果单位产品的投资系数大于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量的加速递增必然要求加速积累。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加速这个概念是J.克拉克于年提出的,年哈罗德在《商业周期》一书的第二章中加以发展,被人叫做哈罗德的依赖关系,不久就正式把它定名为加速原理。西方经济学家对加速原理这个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却长期存在争论。
有的抱支持态度,例如艾伦在《数理经济学》中单列一章,对它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近来劳埃德·雷诺兹认为,加速原理不仅对生产投资起作用,而且“对别的重要的投资类别,例如建房投资也适用”;“人们也可以用加速原理造成企业库存的波动”.丁伯根对加速原理持否定态度。近来托·德尔别尔格和邓·麦克多噶尔写道:“投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收入水平的函数,而不象加速器假说的那样投资是收入变化的函数”。
厉以宁等同志说,“加速原理的错误主要在于:它把资本主义生产归结为单纯的劳动过程,它只从使用价值生产的角度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回避了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这一本质……加速原理掩盖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
在我们看来,这段评语不够确切。经济现象极其复杂,每个经济范畴,加速原理也不例外,只能说明其中的部分关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其基本矛盾,但基本矛盾与加速原理之间的关系,不象厉以宁等同志所说的那样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加速原理在基本矛盾的支配下,或者说基本矛盾通过加速原理,更确切地说,通过乘数-加速原理,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加速原理本身没有什么错误,如果说有错误,那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责任,是他们掩盖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
萨缪尔森认为,“加速原理在正反两面都发生作用”.意思是说,在经济扩张时期,加速原理在正面起作用;在经济萧条时期,它在反面起作用。可是,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时常有这样一种情况:有的部门为正增长,有的部门为负增长。
在、两年内,农业为负增长,工业为正增长;而在、两年内,情况恰好相反,农业为正增长,工业为负增长。加速原理象一把刀子,不仅在不同时期在两面起作用,就是在同一时期也是两面起作用的。年以来我国经济调整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这个道理。一方面,轻纺工业以较高的速度向前发展,在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以后,由于加速原理在正面发生作用,要求增加投资。年与年相比,纺织工业产值增长1.3%,投资增长6.55%;食品工业产值增长9.5%,投资增长51.94%。另一方面,机器制造业的产量虽有下降,但下降不多,只是在年出现了负增长,由于加速原理在反面发生作用,使生产能力大量闲置。
四、乘数-加速原理
西方经济学家指出,从动态的角度看,单纯的乘数原理或单纯的加速原理,只有理论意义,没有实际意义。萨缪尔森首先把两者结合起来,提出了离散情况下的乘数-加速原理,后来汉森和希克斯等多人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需要指出的是,乘数和加速原理的假设条件是相互对立的。乘数原理的假设条件是需要有充足的库存,使所得到的收入能够实现。在连锁反应的过程中,如果在一个环节上没有库存,收入不能实现,反应过程就会终止,乘数就不能充分发生作用。
加速原理的假设条件是没有物资积压,否则,产品的增长可以依靠闲置的生产能力来实现,就不能诱发新的投资。我国的情况如何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消费资料还是生产资料,都可以分为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两种情况。
消费需求可以分为基本需求和其余需求两大部分,其中基本需求的弹性小,其余需求的弹性大。我国已经解决了城乡居民的温饱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每个居民的消费资料配套供应不再是尖锐的问题。城市居民的收入在满足基本需求以后,多余的部分可以选购他们需要、市场又有供应的产品。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主要处于自给自足的状况,多余的货币收入同样可以选购他们需要、市场又有供应的产品。
生产资料不同,它们的配套供应是由技术条件决定的。如果某种生产资料超过配套供应的需要,就会形成积压;反之,如果某种生产资料不能满足配套供应的需要,就会使生产和建设受到影响。不过,许多生产资料都有多种用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代替,这可以缓和配套问题,但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在前面的分析中,没有考虑生产资料的配套供应,这虽然对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但比不分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两种情况的计算结果要准确一些。
结语
同时,这种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并存局面在我国将会长期存在,因此上述改进的乘数一加速模型比较适合我国的情况。前面我们在单独分析消费乘数和生产乘数时,没有考虑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两种不同的情况,这是使国民收入计算值普遍高于其实际值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说明只有对乘数一加速模型加以改进,才能用来研究我国的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