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什么是经典管理者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TUhjnbcbe - 2023/4/23 19:39:00
白癜风早期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423/4378356.html

张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浙大EMBA《管理哲学》课程教授

一、什么是经典

经典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不同文化传统中伟大思想的结晶。如果将人类文明和不同文化传统的进化过程用生物进化做类比,那么,经典就相当于人类的文化基因的密码本。人们一出生就浸润在生物和文化双重进化的历史长河之中,本能地接受着文化传承,但是,要自觉地认识、理解、认同和践行特定的文化传统和职业精神,还必须亲近经典,让自己的思维融入经典之中。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关键在于历史的沉淀。用日本教育家斋藤孝在《深阅读》一书中的比喻来说,经典像深藏在地下的清泉,经过地壳的层层过滤,要比地表水清澈、甘甜不知多少倍。当人们习惯于追逐时髦、作快餐式阅读的时候,实际上就相当于直接饮用下过雨后的地表水,如小河沟中的水,那简直是污泥浊水,这样的水喝了之后是要中*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何谓经典,经典是怎么来的。一场大雨过后,地表水会有多少?更不要说在洪水泛滥的时候;但是,真正能够沉淀到地下,经层层过滤成为深层清泉的水又会有多少?由此便不难理解,经典的珍贵及其独特价值。

回望历史,经典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科经典,另一类是文化经典。学科经典是在近代以来,随着知识的分工和学科的分化,从某个特定学科的视角来看,能够支撑一个学科不断发展的经典著作。若将每一个学科都比喻为一条知识长河的话,那么,这条长河在历史进程中,也有地表水和深层清泉之分。地表水可能汹涌澎湃,一个潮流接着一个潮流,看上去蔚为壮观,气势恢宏,但在这样汹涌向前的潮流中,未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人们如果只是追逐这样的潮流,很可能被潮流所淹没,最终随着一个潮流的过去而消失在历史的阴影之中。人们如果能深潜到地表下的深层清泉之中,却会洞悉到这个学科的真正内涵及其规律,并用学科经典培育出一种学科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获得一点所谓学科知识。学科经典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科知识,就在于学科经典能让人们回到学科的原点,站在原点理解学科的内在逻辑,并借助关键的里程碑式的学科发现,梳理出学科的特点及发展脉络。可以说,每部学科经典,都相当于学科发展中的一个基础性原理的发现和建立,正是立足于一个个学科原理,某个特定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内在逻辑才得以建立起来;有了对这样的知识体系和内在逻辑的把握,就相当于建立起一种学科思维方式。这也是学科发展中的重演律,也即每个个体学者的成长过程,应该重演了学科的发展过程的关键环节,而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便是由特定经典著作对特定基础原理的阐述构成的。因此,某个学科中的学习者阅读经典的过程,便相当于重走这个学科的发展道路,将其内化于心,以形成特定学科的思维方式。对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学习者来说尤其如此,经典的阅读更是重要。

文化经典承载的是一个特定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基本原则,包括信念和价值观,它是一种文化得以确立并发展的重要标志。正像知识长河一样,文化也是一个长河,而且文化长河的历史更为悠久。可以说,在还没有出现学科分化和知识分工的时候,文化长河就已经存在了。甚至可以这样说,知识长河不过是从文化长河中分流出来的更细的分支而已,文化长河是知识长河的源头和主干河。从这个隐喻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化经典的历史更悠久,而且不是以知识分工和学科分类为基础的,而是以文化的独特性为基础的。如果说阅读学科经典有助于培养学科思维方式,从而能让人们更清晰地理解特定学科的原理,以解决学科中的问题,更高效地做事的话;那么,阅读文化经典则有助于培养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从而能让人们更自觉地践行特定文化传统的信念和价值观,以解决人生和工作中更为根本的方向问题,从而更好地做人。当人们说人的本质是社会人的时候,“社会”两个字的背后便是深深嵌入在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之中的文化信念和价值观。只有自觉地认识到文化信念和价值观的内涵及其意义,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而这都离不开文化经典的阅读。

二、管理者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如果只是满足于一般的教育过程对人类文明的共同基因和不同文化的差异化基因的不自觉或本能地接受,那么,对于从事一般专业性工作或主要是面向自然或物的工作的人们来说,可能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那些专门从事面向人、理解人的工作,如管理者,则远远不够。这也许正是为什么西方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学,都有一些综合性的、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专业,用以培养认知人性、理解他人的领袖人才,如牛津大学的PPE专业,即把哲学、*治学和经济学整合在一起,从经典的角度,来理解文明、文化和人性,进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事原则的自觉性和认同。只有在此基础上,一个人才有可能成为一名有历史和社会责任感的管理者。

管理这个职业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虽然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历史并不长,两者的反差并不难理解。因为管理涉及面太广,无所不包。只要有人,就有管理,而且即便还没有人,在类人猿那里,也有类似于管理的现象。一部人类生物进化史和一部人类文明史,也可以说就是一部管理史。更重要的是,管理之于人,一刻也不能或缺。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一旦失去管理,哪怕管理不善,都会面临严重危机,甚至灭亡。像这么重要,又如此复杂的管理活动,很难以一个单一学科的知识就将之涵盖,需要人类的思想和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真正予以学科化。即便如此,管理学科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对于管理学科的性质和管理者的培养来说,仅是横断面的知识和技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管理者必须接受历史的视野和经典的训练,这也是培养管理者的历史素养和社会责任的根本立足点。也正因为如此,管理学科必须扎根在人类文化历史的进化之中。离开了历史,就没有管理。管理者的培养及终身的自我修养和训练,同样不能脱离所处的特定文化传统,尤其是其中的经典阅读。

管理者之所以要阅读经典,既是由管理这个学科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管理者所肩负的责任决定的,更是由管理这个职业在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化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决定的。

管理者这个职业古已有之,而且在专业化分工还不够深化和发达的传统社会乃至在上古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分工就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而脑力劳动者首先就会成为管理者,他们既是伟大的思想家和知识创造者,又是伟大的管理者,直接肩负着所在部落组织的生死存亡和根本福祉。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经典著作大部分都是管理著作,尤其是中国的文化经典,特别是儒家经典,更是首先聚焦于管理,越是早期就越是如此。历代管理者在阅读儒家经典,传承管理思想的同时,就是在传承着中国的文化基因。这正是张载所讲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深刻寓意所在。

管理者在组织中必须肩负起绩效责任,但这个绩效不能仅限于眼前的绩效。管理者如果只为当下的绩效负责,便很可能产生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行为。这恰是管理者不负责任的表现。管理者的责任定位必须将眼前的绩效责任和未来的战略责任结合起来,而要保证面向未来的战略责任履行,管理者就必须致力于培养人,尤其是培养具有信念和价值观认同的人,这便离不开文化责任的担负。可以说,正是管理者所肩负的战略责任和文化责任,让管理者既要有信念和价值观追求,又要有强大的思维能力,既能用文化引领未来,培养组织成员,又能用思维产生思路,用思路决定组织的出路。这就意味着管理者要肩负起管理的战略和文化责任,必须拥有强大的“心志”能力。其中,“心”,即思维;“志”,即信念、愿景和价值观。为此,管理者必须时刻注意训练自己的“心志”。这也正是孟子所讲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问题是怎样才能有效训练管理者的“心志”呢?不二的法门也许就是阅读经典。

阅读是思维体操,阅读能变化气质。*庭坚曾讲,“三日不读书,便觉义理不立于胸中,向镜面目可憎,对人言语无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也是指阅读经典而言。经典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底层的清泉,是文明进化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精华,是人类思想的一座座高峰。孟子说“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学”,正是这个道理。

阅读经典一方面能让管理者真正自觉于文化传统,建立起文化自信,从而担负起文化责任;同时,还能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也有更高的境界来思考各种管理问题,这便自然会具有战略思维。正所谓登高望远。对思维而言也一样,管理者所选择的思维立足点,直接决定了他所能让思维把握住的宽度和深度。同时,经典的阅读还能让人们认识人性,理解他人,并在自己心目中形成或找到理想的精神导师,像孔子找到周公,王阳明找到孟子等圣人一样。这样一来,管理者也就永远不会孤单了。

无论是学科经典还是文化经典的阅读,都不能像一般图书的阅读那样,只是知道一点掌故、信息或知识,而必须将之视为磨砺自己“心志”的重要方式。阅读文化经典可以磨砺“志”,即信念和价值观;阅读学科经典,可以磨砺“心”,即思维方式。

总之,经典的阅读方法便是反思式阅读。文化经典侧重于反思自我,学科经典侧重于反思职业;而且,这个反思的过程就像照镜子,必须每天进行,还要结合自己的思言行及其发生的场景,进行全方位地思考和改进。这便是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工夫。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经典管理者为什么要阅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