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双管齐下构建杜绝餐饮浪费的长效机制
TUhjnbcbe - 2023/4/25 18:10:00

杜欢*宁自*文婧

近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教育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管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有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反食品浪费法律规定,依法严厉查处各类浪费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虽然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式下,要对粮食安全保持危机意识。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不仅对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杜绝浪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首先,“杜绝餐饮浪费”有利于降低环境治理成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然而餐饮浪费不仅带来了粮食资源的大量浪费,更是对环境造成的不可逆的危害。数据显示,年至年,中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万至万吨,相当于万到万人一年口粮,年全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g,浪费率高达11.7%,按照每吨餐厨垃圾元的处置成本计算,每年浪费的食物至少需要72亿元垃圾处置成本。食物浪费不仅意味着隐含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资源的无效消耗,而且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排放等问题。浪费的食物作为垃圾混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系统中,被焚烧或填埋。如果直接焚烧处置,由于食物垃圾的含水量高达90%左右,热值为-kJ/kg,与其他垃圾一起燃烧不但不能满足垃圾焚烧发电的热量需求,而且会产生有*物质二恶英。如果进行填埋处置,食物垃圾中的油脂会堵填埋场的塞砾石层,导致内部渗滤液的淋滤效果不佳,并增加垃圾填埋场的含水量,严重事件如地下水污染可能发生。同时,厨房垃圾中的大量油脂和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沼气在温度高时极易燃烧和爆炸,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其次,“杜绝餐饮浪费”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近年来粮食种植成本的不断上涨,以浙江晚籼稻生产为例,-年间每亩产量尽管从.7kg提高到.6kg,但是每亩的成本由.26元/亩上涨到.54元/亩,相当于单位成本由1.09元/kg提高到2.43元/kg,按此粮食到食物约0.9的转换系数计算,每年浪费的食物的种植直接成本约亿元。这其中包括种子、化肥、土地和人力等系列社会资源的浪费,而近10年来平均每亩种子费从年的15.66元/亩上涨到年的73.72元/亩,化肥农业成本上涨了50%以上,人工成本从年元/亩涨到年的元/亩,增长.42%。为了保护种粮农户积极性,国家通过实行最低收购价*策,未来粮食生产仍将面临生产成本“地板”抬升,收购价格和增加补贴两个“天花板”束缚,节约粮食就是节约社会资源。。

第三,杜绝餐饮浪费是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勤俭节约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深深的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之中。然而改革开放带来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食物浪费现象,这主要归结为两方面原因:一是过去食物资源不足造成的报复性消费心理。在计划经济时期商品普遍匮乏、食物短缺,人们不得不节衣缩食。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后,部分民众出于报复性消费心理大量消费粮食资源,造成了恣意浪费的现象;二是“讲排场”待客陋习。人们接待客人时为了显示热情,往往会在宾客人数的基础上增加菜肴,发展到商务宴请时会认为餐桌上的“丰盛”等同于身份、地位的象征,为图所谓的排场而浪费了大量的食物资源。

最后,杜绝餐饮浪费是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的必然选择。虽然我国是制造大国,但是部分谷物、大豆类等食物依然依赖进口。数据显示,年以来我国谷物进口量持续增加,进口量达谷物总量的3.5%。而大豆是主要的鸡鸭饲料,大豆进口量占世界大豆总产量的23.2%,是世界大豆第一进口大国。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汛情、蝗灾等外部挑战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重大挑战。疫情发生后,世界多个粮食主要出口国相继出台出口限制措施,对全球粮食生产、加工、交易和运输造成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期发布报告预计,年全球缺粮人口或将因疫情增加1.3亿人,迎来近50年最严重的粮食危机,未来世界粮食安全可能遭到进一步破坏。在此特殊的国际背景下,我国更是要居安思危,保持忧患意识,勤俭节约,杜绝浪费,这既是我们战胜挑战、化危为机,重塑国际话语权的重大机遇,也是推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必由之路。

双管齐下构建杜绝餐饮浪费的长效机制

粮食资源就经济学而言属于公共资源,这类资源如果不加以约束、管理和监督,再辅以扭曲的“浪费文化”侵蚀,高概率地面临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命运。这也是我国的河流、土地、地下水、矿产、森林、道路等资源和设施长期以来不断遭到毁坏的制度性背景。

杜绝餐饮浪费,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应双管齐下构建杜绝餐饮浪费的长效机制。从经济手段上,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通过将公共资源确定私有产权,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从行*手段上,建立消费者惩戒制度,引入外部强权监督,有效避免“囚徒困境”。

一方面,应完善餐饮企业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一方面,从企业承担社会资源节约责任的角度来说,餐饮企业应承担为国家为社会节约粮食资源的责任,因此应将杜绝餐饮浪费纳入到餐饮企业责任体系中来;另一方面,从企业承担社会环境保护责任的角度来说,应将餐厨垃圾处置责任纳入餐饮企业责任体系中来,倒逼餐饮企业减少餐厨垃圾,激励其管理消费者的餐饮浪费行为。根据科斯制度经济学原理,如果交易成本为零,完全的私有产权且可以自由交易,则能够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就是将外化的社会浪费成本内化到餐饮企业责任体系中去,激励企业推行科学文明的餐饮消费模式。相关手段包括:在采购储藏环节,优化食材备货,提高储藏能力,避免食材的腐烂变质;在加工环节,统筹配菜工艺与加工水平,减少原料辅料浪费;在宣传环节,建立节俭消费提醒提示制度,在醒目位置张贴节约标识;在经营环节,贯彻节约用餐、文明用餐标准,鼓励顾客点半份菜,引导顾客够食即可,及时提醒顾客就餐完毕时将剩余饭菜打包带走;在事后环节,加强消费者餐桌残余分析,剖析各类剩菜的原因,有条件的餐饮企业可建立餐桌残余数据库,将事后分析与提高工艺,合理确定菜量及引导顾客消费点餐相结合。

另一方面,应建立消费者惩戒制度。霍布斯《利维坦》的传统认为,建立具有强大强制性权力的*府是避免囚徒困境的有效途径。中国在环保*策方面实行覆盖面极广的“中央巡视制度”,用中央*府的强制性权力来监督各地方环保*策的落实就是这一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由此,我们提出建立消费者惩戒制度,针对顾客浪费现象实施收费惩罚,按剩余菜量按一定比例收取罚款,以规范浪费行为,督促顾客节约习惯的养成。然而,外部权力介入监督内部事务,对非正式信息的掌握以及监督实施的成本极高,甚至大于获得的收益,因此只能作为辅助方式。

综上所述,解决餐饮浪费问题,让人们不再“花自己的钱,浪费全社会的资源”,最重要的是构建杜绝餐饮浪费的长效机制,将经济手段和行*手段结合各地饮食文化与习惯,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中华传统的节俭美德走上餐桌、走进人心。

(杜欢*系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宁自*系嘉兴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副院长,文婧系浙江省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双管齐下构建杜绝餐饮浪费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