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是什么,用学术理论来解
TUhjnbcbe - 2023/5/30 21:39:00

引言

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是什么,用学术理论来解释,应该怎么理解?——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也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分配实质的一个钥匙,在马克思分配思想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理论支点的作用。正是发现了剩余价值的存在,使马克思进一步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内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分配的生理机制,找到资本主义的分配规律。

尽管劳动二重性学说和剩余价值理论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分配本质的揭露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资本主义分配的症候也已经被挖掘出来。

然而资本主义的分配表现为利润、利息、地租等特殊形式的存在,如何阐明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剩余价值向各种特殊形式的转化,是马克思面临的进一步解释资本主义分配的重大问题。

剩余价值形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业资本的利润,金融资本的利息和农业资本的地租都是剩余价值的衍化形式,要想实现剩余价值向他们的转化必须借助于新的经济理论的制定——平均理论规律和生产价格理论。

在《-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还没有使用“生产价格”这一术语,但在《资本章》中已经对有关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问题做了初步的说明。

对这一问题的全面论述和彻底解决,是马克思在《-年经济学手稿》中进行的。解决剩余价值向它的特殊形式转化问题使马克思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分配问题科学的说明。

在《-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阐明了得到科学论证的市场价值理论、平均利润理论和生产价格理论。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转化成了生产价格规律。这种转化是通过两种竞争形式实现的。

第一种竞争是在同一生产部门内部,这种竞争最终导致市场价值的形成。第二种竞争形式是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使不同生产部门的不同的利润率平均化为平均利润率,并且使市场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马克思认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就变形为生产价格规律。

正是由于市场价值、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这些中介环节的建立,是使得马克思有可能进一步分析剩余价值的具体转化形式即地租、利息以及商业利润。使资本主义分配关系得到由本质到现象,由抽象到具体的科学说明。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分配的错误分析,便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得到科学的说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分配理论上的逻辑混乱,也在新的理论平台上得到了澄清。

资本主义成熟期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首先批判了反映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生活的“三位一体”分配公式,指出了庸俗经济学在分配问题上为资本主义辩护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分析资本主义分配问题不能从表象上去寻找,“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对于这种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和资本主义当事人来说“感到很自在”,而且被认为是一种“合理的秩序”的社会分配现象。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也曾对其本质进行了探索,然而由于古典经济学家没有从历史性的社会生产关系的视域中来思考经济范畴之间的关系,只是把经济范畴当成了固定的范畴本身来理解,这导致古典经济学在资本主义分配问题上停步不前。

马克思“吸收了古典经济学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来理解社会经济现象,从劳动的角度来理解利润、地租等有价值的思路,并把这些思想置放在以历史性生产关系为核心的一个新的理论界面上,从而使他们获得了全新的内容和理论辐射力。”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分配的形式表现为“每年新追加的劳动新加进的价值在劳动者、资本占有者和土地占有者之间的分配。”

任何一种按要素分配的方式都不是永恒的,和生产关系一样,都有它的历史暂时性。马克思批判了穆勒只承认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而顽固地坚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永恒不变与一切历史发展无关的错误看法,他从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规定性出发,阐述了由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的分配的历史暂时性。

分配关系同资本主义独特的、历史规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一样,具有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所以分配关系也不是永恒的自然。这样资本主义分配关系也就具有了历史暂时性的鲜明特征。

至此,马克思最终得出社会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的结论。马克思从社会生产关系内部寻找分配的秘密,这就抓住了分配问题的根源。马克思指出正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导致了分配的差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人们的分配关系也要相应做出变化。

资本主义发展期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只是针对资本主义分配关系做了全景式和一针见血的解剖,马克思的分配思想中虽然也蕴含着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分配规律的真知灼见,但此时分配思想主要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分配机制。

在年《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针对拉萨尔派离开生产关系空谈"劳动"和"公平分配"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的同时,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初步探索了未来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新社会的两个阶段的不同的分配模式,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马克思的分配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论升华和发展。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条件的物质资料已经归社会所有,作为个人只是拥有劳动,除此之外再无他物,因此,在这种生产条件下,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而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生产条件发生了质的飞跃,机械的社会分工已经不复存在了;人们不再把劳动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在每个人都得到了全面发展的条件下,在社会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大量的社会财富被创造出来时,“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马克思得出结论说“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

在这里,马克思的分配思想得到了理论上的升华,它由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分配规律的具体认识上升到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分配规律一般的升华。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任何一种社会的分配关系,都是由其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

古典经济学家虽然也曾联系到诸如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条件来探讨分配问题,但是他们的局限在于没有将生产条件进一步归结具体的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在他们的眼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自然地永恒的存在,历史底蕴和历史视野在他们那里是不足的甚至是消失的。

只有马克思把分配思想的视野放在了具体的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条件下去考察,在对特定社会的生产条件分配的理解中,真正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中分配问题的真谛。

马克思的分配思想大大超越了任何一种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分配思想,具有深厚的思想穿透力。从社会生产方式去理解和分析人类社会的分配问题,是马克思分配思想的精髓所在,也是马克思分配思想超越古典经济学分配思想的关键所在,它显示出了马克思分配思想深厚的理论穿透力和生命力。

唯物主义的启示

正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马克思才有可能将分配建立在生产的基础上,任何社会条件下都是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消费品的分配。完备的劳动价值论的制定,为马克思能够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分配提供了理论前提。

在经济范畴内涵上对古典经济学家的超越是马克思分配思想的产生的必要环节。经济范畴内涵上对古典经济学家的超越是马克思进而发现资本主义分配本质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分配思想发生质的飞跃的理论节点。

剩余价值理论是揭示资本主义分配实质的一把钥匙,在马克思分配思想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理论支点的作用。

结语

总的来说,正是因为发现了剩余价值的存在,才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分配的思考进一步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内部,从生产领域去揭示资本主义分配的内在机理,进而到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来阐述资本主义的分配规律,从对资本主义社会个别分配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分配规律认识的高度,实现了马克思分配思想的升华和发展。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是什么,用学术理论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