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研读:随着数量经济学的发展,投入产出表的编制趋于完善——从“我国数量经济学的发展”可以看出,投入产出法是我国经济管理中应用较多的一种现代科学管理方法,而投入产出表是这个重要原理的基本内容之一。但编制投入产出表会碰到许多方法问题,这里就几个问题作些研究。
一、直接分解法和间接推导法
这是编制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时解决纯部门问题的两套办法。所谓纯部门,是指生产工艺、消耗构成和产品用途基本相同的产品所组成的部门。在这三条标准中,以消耗构成基本相同最为重要,例如水电和火电的生产工艺、产品用途基本相同,但消耗构成很不一样,根据纯部门的要求,应划分为两个部门。我国现行计划统计制度方法以产业部门为基础,它以一个独立核算企业为单位,按其生产的主要产品将它纳入某个部门。一个独立核算企业除生产主要产品外,往往还生产许多次要产品,这就产生了所谓不纯的问题。
直接分解法是对苏联和东欧各国编制投入产出表的方法加以改进后形成的。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1、将抽样调查改为重点调查。苏联和东欧的大中型企业较多,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较高,它们往往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我国有很多小型企业,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较低,管理比较落后,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采用抽样调查,而重点调查比较符合实际情况。采用这种方法时,几乎把全部大中型企业都纳入调查范围,对小型企业的调查范围较小,仅限于在各方面有代表性、管理水平较高、交通比较方便的企业。
2、分条推算。由于大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差很大,如果简单地用调查子样的消耗去推算母体的消耗,会出现较大的误差。所谓分条推算,就是对一个纯部门的消耗先按大中小型企业分别推算,然后汇总,这实质上是使这个纯部门的消耗成为该部门大中小型企业消耗的加权平均数。
3、按生产者价格编表。苏联和东欧一般采用消费者价格编表,这会造成流通费用的重复计算,而按生产者价格编表,可以使投入产出核算与现行计划统计制度方法保持一致,便于分析经济结构,也便于投入产出模型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
直接分解法首先在山西省应用,获得了成功。后来黑龙江和河南等省在应用这套办法时,对山西省的作法又有所改进。用直接分解法编制投入产出表,主要步骤如下:
第一,对所有非农业独立核算企业进行普查,要求它们按照投入产出表中所列的纯部门分解总产值。在汇总资料时,把每个纯部门分为大中小三类企业,分别得到它们的产值。每一列说明一个纯部门的产值是由哪些产业部门的产值构成的;每一行说明一个产业部门的产值是由哪些纯部门的产值构成的。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通过这种普查可以搞清楚生产方面“大而全”、“小而全”的情况,是按照专业化和协作原则改组企业的重要依据。
第二,对每个部门选定有代表性的重点企业进行调查,要求它们按照投入产出表中所列的纯部门分解总产值,按照每个纯部门填报物质消耗和增加价值。按每个纯部门的大中小型企业分别汇总资料,得到它们的产值及其消耗构成和增加价值。
第三,调查最终产品的纯部门构成。通过以上三步,就可以编出完整的纯部门投入产出表。这种投入产出表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对加强经济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国计划统计制度方法是以产业部门为基础,为了使投入产出表能与历史资料比较;使应用投入产出法所作的预测对管理部门有参考意义,并能用统计数字检验,需要将纯部门投入产出表换算为产业部门投入产出表。
通过普查和编制纯部门投入产出表,我们已经有信息如表分析一个换算后元素的构成,就可以看出这种换算的经济含义。例如,X1、X2分别为农业的纯部门和产业部门产值,X1为工业纯部门的产值。X2在X11中占90%,X11对农产品的消耗为亿元,其中X2应为亿元;X2在X21中占10%,工业纯部门对农产品的消耗为亿元,X2应为60亿元,这是农业产业部门对农产品的消耗,所以X2对X1的消耗为亿元。其他换算后的元素均可照此说明。
纯部门和产业部门的产值按相同的价格计算。Q2为纯部门x产业部门的消耗矩阵,横行反映各纯部门产品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使用情况,纵列表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M为产业部门x纯部门的制造矩阵。
与直接分解法相比,这套方法不要求被调查的企业按纯部门填报消耗构成。利用上述资料通过推导,可以编制纯部门x纯部门表和产业部门x产业部门表,即表中打问号的地方。间接推导法有产品工艺假定、部门工艺假定和混合工艺假定,这里仅采用部门工艺假定将纯部门x产业部门表换算为产业部门x产业部门表。
二、几个具体方法一价格问题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可按消费者价格和生产者价格编制。按消费者价格编制投入产出表,可用数字例子来说明。
农业和非农业部门的物质消耗规後消费者价格计算的,其中包含了官们的流通费用,而表中“流通”一行的数字又是农业和非农业部门支付的流通费用,四此按消费者价格编制投入产出表,会造成流通费用的重复计算。由于产品成本是按消费者价格计算的,按这种价格编表存易收集资料,但表中所反映的经济结构与按现行计划统计制度方法计算的不一致,对经济结构的分析和投入产出表的应用都有不便之处。
按生产者价格编制投入产出表,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按消费者价格编表。第二步是调查企业自购物资的流通费用。第三步是从农业和非农业部门的物质消耗与最终产品中扣除流通费用,按列相加,填入“流通”一行,编出完整的投入产出表。按生产者价格编表虽然工作量较大,但与现行计划统计制度方法一致,总量和各种比例都可以与统计数字比较,而且同时可以得到流通部门的产出数字,解决了编表时由于很难得到这类资料所遇到的困难。
二运费的计算原则。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运费或运量可按生产地原则或消费地原则计算。所谓生产地原则,是指以产品生产地为中心计算运费。例如,某煤矿一年调出煤炭万吨,其中调往甲地万吨,每吨运费3元;调往乙地万吨,每吨运费4.5元;调往丙地万吨,每吨运费7.5元。总运费=x3+x4.5+x7.5=3万元每吨平均运费=3/=4.元。
三进口产品的处理办法。在全国产品投入产出表中,对进口产品在地区投入产出表中为调进产品有多种处理办法。1.在反映产品的使用方向时,将进口产品与本国生产的产品合并,在最终产品部分单列一列,在汇总平衡时将这一列的数字减去。这个办法的优点,一是只要对外贸资料按照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加以整理,就能收集所需的数字,工作量较小;二是的国产品和进口产而合在一起满足某个部门的生产需要,进口书品的增减和使用方向的变化,虽然会引起本国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的变化,但对该部门的生产需要没有什么影响,在计划工作中应用投入产出模型,采用这种办法较为合适,它的缺点是对经济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
2.在反映产品的使用方向时,将进口产品单列一行或一个矩阵,放在本国产品的下面,其简化表式如下。这种处理办法在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分别列示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可为经济分析提供较多的信息。例如在表10-11中,按列分析,可以看出在每一个部门、积累和消费的投入中,本国产品占多少,进口产品占多少。按行分析,可以看出本国每个部门的产品和进口产品总额的分配、使用情况。但收集进口产品的使用情况较为困难;很难准确地预测未来时期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在使用上的变动。
3.将进口产品划分为本国生产的所谓竞争性进口产品和本国不生产的所谓非竞争性进口产品两类,具体处理办法又可分为:1、将进口的两类产品单独列为两行或两个矩阵,放在本国产品的下面。2、在反映产品的使用方向时,将本国产品与竞争性进口产品合并,在最终产品部分把这类进口产品单列一列,在汇总平衡时减去这一列数字;将非竞争性进口产品单列一行或一个矩阵,放在本国产品的下面。后面这个办法的优点是较易收集资料,因为容易了解非竞争性进口产品的使用情况,缺点是把进口产品分为两类,对于分析全部进口产品的使用情况,对于分析本国产品的结构等都有不便之处。对进口调进产品具体采用什么处理办法,要根据编表目的和工作量而定。
三、事后布置与事先布置
编制和应用投入产出模型,是一件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动员大批人力,花费不少资金,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项“工程”,可以应用统筹法对这项工作的全过程加以科学的组织,以尽可能少的人力财力,以尽可能短的时间来顺利地完成这项“工程”。就这项“工程”的组织工作来说,可以运用事后统筹和事先统筹两种办法。事后统筹又叫做事后布置,是指编制投入产出表的年度快要过去或已经过去,才开始组织这项工作,全过程可用统筹图描述。
机动力量越多,机动余力就越大。如果各项作业是由不同的力量完成,机动时间就可以部分或全部用于支援其他作业,加快“工程”的进度;也可以部分或全部及时地调离该项“工程”,以免窝工浪费。事前统筹是指编制投入产出表的那个年度开始前就把准备工作做好,向基层企业和其他有关单位布置调查,使它们在当年的日常工作中,按照编制平衡表的要求整理资料,到这一年结束时,通过报表层层汇总上报。如果今后把投入产出原理和方法纳入统计制度方法,作为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事先统筹将变成一种正常的程序。
采用事前布置的办法也可以绘制统筹图,事件与作业的划分同事后统筹图基本相同,但有一个原则区别,即在事前统筹图中,从向基层企业和其他单位布置调查到资料层层汇总上报,中间要间断一年多时间。假定事前布置在上一年的十二月初,资料汇总在第三年的三月初,中阅就要间断一年零三个月。从外表上看,事先统筹要跨三个年度,似乎时间很长。其实不然,在目前编制投入产出表与现行统计制度方法不一致的条件下,事先统筹比事后统筹有许多优点:
第一,可以减轻基层企业和有关单位的负担,因为事后布置调查,它们要查阅一大堆原始资料,费时费力;而事先布置,它们在日常工作中按照投入产出原理的要求整理资料,对它们不会增加多大的负担。
第二,采用事前布置,所取得的资料不仅数量多,而且比较准确,因为采用这套办法,基层单位整理资料的时间长,负担轻,计划统计部门可以对较多的非农业基层单位如20-25%进行抽样调查,它们也有时间和力量对被调查单位进行检查和帮助。
第三,事前布置,层层汇总资料,计划统计部门不要花费多少时间和力量,就可以编制各种类型的投入产出表。在编制和应用投入产出模型的这项“工程”中,还可以应用数学规划如线性规划找出最优方案。上面我们是以时间为例来说明统筹图的编制方法,但在完成整个“工程”及其每项作业的时间内,都要花费一定数量的人力和物力,后者都可折算成费用,如人力可按工资计算,物资和使用电子计算机可按价格计算。这样一来,问题就变成了时间与费用的关系。如果要缩短整个“工程”或某项作业的时间,就需要相应地增加人力和物力,也就是需要增加费用。在这种情况下,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应用数学规划方法,可以求出整个“工程”及其每项作业所需时间与费用之间的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