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莎
在讨论到经济问题时,GDP、恩格尔系数等概念虽然已经耳熟能详了,但终究是枯燥无趣、且与人们日常生活割裂开的。有些专家为了让经济学知识更加接地气,弄出了不少新的概念。
比如说《华尔街日报》最近就公布了一组研究数据,是用星巴克的中杯拿铁咖啡来比较不同国家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图片来自:CookingLight)
这个名为“中杯拿铁指数”(TallLatteIndex)的概念其实已经不新鲜了。年的时候,《经济学人》就用它来对当时各国的货币汇率进行了比对。
具体的操作是这样的,他们会以美元——这个在国际上流通范围最广的货币作为对比的基准:先把其他国家或地区一杯星巴克中杯拿铁的售价转换为美元,再与美国的售价作对比。如果换算过来的价格高于美国,则说明该地的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被高估了;反之即有被低估的可能。
(图片来自:VisualCapitalist)
经过这样的计算,本地货币相对美元汇率最被高估的地区是瑞士的苏黎世,一杯星巴克中杯拿铁在那里的售价约为5.76美元,比美国纽约市3.45美元的基准要高出差不多67%。紧随其后的是香港、新加坡、上海和布鲁塞尔,按照这个理论,这些地区的货币汇率都被高估了。
处于明显被低估范畴的有开罗、约翰内斯堡、伊斯坦布尔、墨西哥城等城市,它们之中当地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最高被低估多达57%。
有意思的是,在与包括国际清算银行(BIS)、经合组织(OEC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权威机构的分析结果进行比对后,这个结论的出入其实并不算大。比如经拿铁指数测算出的加拿大元对美元汇率被低估约14.8%,权威机构的结果是10%左右。
在星巴克拿铁指数之前,《经济学人》其实还推出过一个“巨无霸指数”(BigMacIndex)。原理差不多,只不过是将对比对象换成了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它也因此被称为“汉堡经济学”(Burgernomics)。
(年的巨无霸指数,图片来自:《经济学人》)
而这些指数之所以能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还跟这些选择的对比对象有很大的关系。当麦当劳和星巴克已经逐渐走向全球,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和供应量都有所保证;由于供应链和制作的工艺环节都差不多,因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标准化的产品。
就像《经济学人》用它们来比对货币汇率一样,很多人还用这些非典型的指标来衡量国家之间的购买力、物价水平等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算法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尽管已经考虑到了供应链等方面的问题,但这些跨国公司的产品定价还受到税收、商业竞争、市场接受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使用这些指数的时候,趣味性其实多过准确性。
《经济学人》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就说过:
‘汉堡经济学’(Burgernomics)从未打算被当成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汇率衡量指标,它只是一个简单的工具,让汇率理论更好理解。
所以,如果以后再出现什么*焖鸡米饭指数、火锅指数的,不用觉得惊讶,看看图一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