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不要沦为做事不考虑成本的人我在经济学家身
TUhjnbcbe - 2023/7/27 21:58:00
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99159.html
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99159.html

我从小就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真的不喜欢用“术”来约束自己。那样的话,我会觉得太过匠气了。所以,我从来不看鸡汤文学。

但随着中年人对实用主义的刚需,我这几年开始看一些历史和经济方面的书籍。作为一个门外汉,我逐渐明白了为什么读历史让人聪明,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

历史的美妙之处在于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你犯的大多数错误都是别人犯的,在每个时代,以各种方式。

经济学不会真正让你变得更富有,但它会引导你做出选择并理性思考。

01沉没成本和对沉没成本的误区

沉没成本可以用我们最常用的逻辑来解释:来都来了,还能走是咋滴。

这背后的逻辑通常是,虽然花了不少冤枉钱,但事情到了这一步,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我花了50块钱买了一张电影票,看了一半就觉得无聊极了。还要想着自我安慰:也许下半场会令人兴奋。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到电影院,你为什么不看看呢。

其实这是典型的自欺欺人。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的不可收回的成本,着实不应作为未来决策的判断依据。

已经花费的50元钱是沉没成本,我们应该从“我应该留在电影院看还是应该走开”中考虑在内。

否则,它会继续为你消耗更多的成本,包括你勉强留在电影院的时间,以及你因为不情愿而带来的情感消耗。

但矛盾的是,大多数人,包括经济学家自己,都很难不陷入沉没成本的误区,因为人们总是无法理性地放弃现有的投资,好的时候就很难止损。

一个好的英文总结就是Throwinggoodmoneyafterbad(把好钱花在坏事上),这就是为什么每次玩金钱游戏时都一定要输的原因,因为我们赢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技术高人一等,输的时候总是我觉得是运气不好。

有很多情侣因为觉得结婚证书不那么重要而进行了长距离的爱情奔跑,但我确实亲眼目睹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因为规避风险而陷入沉没成本的误区。

我28岁的时候,和3年前就在一起的女朋友小三天吵小架,大架吵大架。

但那个时候,我其实是求他不要快分手赶紧结婚吧,一想起来,不是我有多爱她,而是我的当时的感受是:

我已经过了择偶的最佳年龄,所以当我出去相亲的时候,人们会认为我太老了,如果我找到了渣女怎么办,她至少人品不错。

一直拖到快30岁就被动分手了。回想起来,真的觉得自己好傻;

如果是找错人了,30岁、50岁就吃亏了;我恋爱了5年,即使结婚了,也没有挽回失去的5年。这5年都没有挽回,但我还是想靠它能维持破裂的关系。

02只要还没进棺材,那一切皆有可能翻盘

作为一个外行,经济学最能教会我的概念是稀缺性和长期性。我已经解释了稀缺性,即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且稀缺的资源。

不要把你的时间不当回事,也不要让自己成为那种随叫随到的人

其实很多我们认为活的明白的人都是特立独行的,比如我很喜欢的蔡康永,还有新裤子的彭蕾。

他们无一例外地用表面的冷漠来提高效率,把时间花在他们想给予的东西和人身上。

真正的经济学家都是长期主义的,不知道巴菲特自己是否真的说过“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能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但复利的长期效应是可以积累巨大财富的。

现在人们喜欢说赚钱不如开源,开源不如省钱。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开源很难,节流是我们能控制的最好的事情。

如果用复利的原理,也就是可以把本金加上上一个周期累计的总利息,算出利息总额的计算方法,然后一直储蓄,最后的收益是惊人的。

这也说明了我们身边也有人工资比你低,但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买了房子、买了车。

沉没成本不应该是未来决策的基础,即著名的“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让相信经济学原理的人相信过去可以原谅,未来可以期待。

人生是一场让人筋疲力尽的马拉松,但太多短视的人把它看成是一场百米赛跑。怀抱长期主义,高处不得意,低处不气馁,只要还没进棺材,这场游戏就没结束。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要沦为做事不考虑成本的人我在经济学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