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经济学考研之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必备大全第
TUhjnbcbe - 2023/8/5 20:42:00

1、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迄今在世界上尚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一般来说至少含有三种内容:

第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如市场分析、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这类主题着重使用运筹学、数理统计和其他方法来研究经营企事业的有效手段和总结企事业的营运经验。

第二,对一个经济部门、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通货膨胀问题的论述等。它们的研究对象关系到经济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部门或领域。由于研究对象的差异,这一类别的西方经济学中,经济理论的成分比第一种类别要多。

第三,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这一方面的主要内容为经济理论以及根据经济理论而制定的经济*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比前两类,第三类在理论上占有更大的比重。

2、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从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中分离出来的以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为核心的学科。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家庭、企业和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运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由于资源配置在市场经济中是通过价格机制决定的,故微观经济理论又被称为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①均衡价格理论;②消费者行为理论;③生产者行为理论;④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理论;⑤一般均衡理论;⑥福利经济学;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策。

3、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从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中分离出来的以研究资源利用问题为核心的学科。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研究这些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这些变量中的关键变量是国民收入。因此,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②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③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④开放经济理论;⑤宏观经济*策。

4、资源的稀缺性(稀缺)

经济学中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

人的需求具有无限增长和多样性的特点,为了满足需求,就要生产越来越多的产品,也就需要更多的资源。而在一定的时期内可用于满足需求的生产的资源往往是有限的,并且一种资源往往具有多种用途,这就使得有限的资源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的需求显得远远不足。

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且可以有多种用途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5、看不见的手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府和市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缺一不可。市场的运行机制被亚当·斯密形容成“看不见的手”。

当经济社会中的个体追求个人利益时,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所引导去增进社会整体利益。指导生产、分配,让商家生产最有用的东西、并分配到最需要它的人手中。微观经济学的主要部分都是对“看不见的手”的论证和注解。

6、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一种用来描述与研究的对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或者说,把经济理论用变量的函数关系来表示,就叫做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可用文字说明(叙述法),也可用数学方程表示(代数法),还可用几何图形表示(图示法)。

经济现象包括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错综复杂。如果在研究中把所有变量都考虑进来,则会使研究变得极其困难。

为此,任何经济模型都是在一些假定前提下,舍弃掉若干次要因素或变量,把复杂现象简化和抽象成为数不多的主要变量,然后按一定函数关系把这些变量编成单一方程或联立方程组。借助于这样的模型,就可预测经济变化结果。

7、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又称非*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不为*策所左右。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系统(或模型)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统称为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又称*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受*策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一般是确定性变量,其参数不是模型系统研究的元素。这种变量通常能够由*策控制,并以之作为*府实现其*策目标的变量。一般情况下,外生变量与随机项不相关。

例:Qd=α-β·P,表示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则α、β是参数,都是外生变量;P、Qd是模型要决定的变量,所以是内生变量。

8、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指建立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上的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模式、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的总称。

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就是所谓经济体制问题。迄今为止人类的经济体制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四种类型:一是自给自足经济,即每个家庭或者村落生产他们所需要的大部分物品,经济效率十分低下。

二是计划经济,即生产资料归由*府代表的国家所有,*府用行*计划来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等问题。事实证明,这种经济体制的效率也很低下。

三是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市场价格机制解决。

四是混合经济,其基本特征是经济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事实表明这种机制效率较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经济体制。

9、经济人(理性人)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家研究经济问题时的一个人类经济行为基本假定,即假定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不管是居民、厂商还是*府,都是理性人。尽管他们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不同,但作为经济主体,都是理智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肯轻信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其基本动力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经济人”假设存在以下前提:

①信息是完全的,即当事人确知所有与其偏好和目标相关的信息。

②信息收集成本是可接受的。

③个人确知所有信息的价值及用处,不存在随机性决策。

④个人在经济活动中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些假设在现实中是不能成立的。

因此,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与思考成为经济学界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界争论的焦点。

10、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分析力图回答“是什么”即着力于分析和阐明客观经济现象,并借以预测后果,而对经济事实本身不做价值判如何实现的问题。

规范分析则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研究“应该是什么”,并分析和说明如何实现的问题。在现实研究过程中,两种方法往往是结合使用的。

11、均衡分析法

经济学中的均衡是借用了力学的一个概念。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常见的均衡概念有局部均衡,一般均衡,稳定的、不稳定的、半稳定的均衡等。均衡分析方法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通常来讲,它分析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以及相应的经济现象。

12、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个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研究的是经济过程的一个横断面。

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后,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它研究的是经济过程横断面之间的比较关系。

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对经济中发生变动的有关变量进行分析,包括对这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时点上的变动速率等进行分析。

相比而言,动态分析把经济变化当做一个连续过程来研究。而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则把变量所属的时间全抽象掉了,变量的调整时间被假设为零,蛛网模型即为典型的动态分析模型。

13、边际增量分析法

边际增量分析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是观察自变量每变动一单位量值会如何影响因变量的一个过程。如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分析等,宏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分析等。

边际分析方法实际上是微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即微积分的求导问题。边际分析方法往往能比较准确地描述出变化中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经济学考研#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济学考研之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必备大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