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知有行看孟大文章《为什么听了这么多道理,却依然做不好投资?》,里面分享了投资人张潇雨的一段经历。
「我思考过的最愚蠢的问题之一,就是到底早上跑步好还是晚上跑步好,和我小时候操心自己是上清华好还是上北大好感觉差不多。」「你可能猜到了,后来我既没早上去跑步,也没晚上去跑步,当然也没上成清华北大。而我这里想说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都会高估自己的水平。说得再具体一点,是高估了自己的意志力,而低估了自己的人性。」
简直不能太有共鸣。2月过年回家之前,我畅想的假期打开模式是这样的:首先,早上依旧保持早起做早餐;然后上午随心所欲地看书,中午做饭午休,下午出门去广场跑步;最后晚上散步跟家人聊天,或者看看平时积攒的电影,写完日记睡觉。
其实每次放假回家之前都是这样美滋滋的计划着,但经常事情是怎么发展的呢?
拿这次过年来说,认床+隔壁婴儿嗷嗷的哭,回家第一晚就睡不着,直到凌晨一两点才困。睡得晚早上自然起不来,等吃过早饭,上午就剩3个小时了,做个午饭吃完收拾好,一个午觉睡到吃晚饭......好嘛,然后晚上没觉了,听婴儿哭声就更清醒了,觉得不能浪费人生,又刷剧到凌晨。第二天继续这种作息。
本以为能干很多事,然而干得最多的事就是吃完饭躺床上耍手机。时间是大大的有,就是不想起来营业。
等假期余额不足了,一看计划进度条还在开始状态,连挣扎都不想了,完全不想面对,彻底躺平装死。什么计划,随风去吧。
其实在很多事情上都有类似的经历,比如减肥,我曾经觉得,我一定可以控制住自己,抵御各种诱惑,不碰任何碳酸饮料、油炸食品,结果每次心情不好,犹豫不了几次,就突突买来吃,最后看体重爆增搞得心情更不好。我还曾经立下超级flag,要每天跑步5公里,持续天,结果跑几天下个雨就歇菜。
张潇雨也曾经在投资上犯过同样的错误,一开始计划每年回报15%,如果组合半年不动,他就觉得自己计划落后,得赶快调整。计划一年深度研究五十家公司——每周一家,结果计划连一个月都没坚持下去。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为自己达不到某种「理想中的自我」困扰。这个理想自我极度自律、言出必行、体力充足、心态平稳,可以像机器一般地精准执行各种计划;这个理想自我智商超群,永远保持独立判断,情绪不会受到外界杂音的干扰……总之,如果做不到这样,我就是一个糟糕而可笑的人。」
之前也是这种心情,总把自己想得太不一样,其实呢?绝大多数人有的毛病,一点也少。承认并接受自己就是个浑身上下遍布毛病的普通人,却反而使我渐渐放下焦虑,开始思考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比如,知道自己喜欢吃,就自己动手做,热量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实在心情糟糕透了不想动,特别需要高热量速食,那就吃咯,也不是天天down,一两个月一次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每天跑5公里、运动30分钟做不到,那就换实际可行的,站着穿鞋袜、深蹲刷牙、滚泡沫轴刷剧,把运动习惯融入日常生活,做起来毫不费力。
做了计划也完不成,那做计划还有什么意义?很早之前想过这个问题,可惜那时思考不深入,总觉得计划没完成,就等于浪费时间,于是选择放飞自我。
计划做出来一定要完成吗?
是,要利用一切资源去尽力完成。
计划一定要完成才能说有意义吗?
不是,就算没完成还能有继续调整的依据。
反观过去11次复盘,前后计划每个月都百分百完成的,几乎没有,但还是乐此不疲的计划,为什么呢?因为没计划,我可能啥也不会做,产出是0,有计划没完成,哪怕进度10%,也大于0不是么?
2月回顾
2月计划有这3项:
1、跑步50公里,一周至少1次10km。
2、读完5本书,写文4篇,至少1篇书评。
3、好好过年,多多做饭,听老人们摆龙门阵。
一、完成的
1、跑步63公里,6个10km,健身分钟。
意料之外,这个月跑量超过既定目标50km,大概天气回暖,跑步不那么痛苦了(肉藏不住了)。上个月想每天运动30分钟持续天,回家两天就趴下,41天完美夭折,健身时长分钟,基本都是放假前攒的。
PS:「30岁前跑1万公里」本月最新跑量.97km,完成度11.49%。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2、读完3本书,1本关于情感关系,1本关于阅读方法,1本关于经济。
前两本书没花多少时间,理解起来比较快。最后一本《牛奶可乐经济学》,断断续续翻了大半个月,其实是比较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只是不大习惯看这类书,阅读效率低。蛮有意思的一本书,把原本高高在上、远不可及的学院式经济学,变成了身边随处可见、亲切近人的身边经济学。
比方为什么牛奶的盒子是方,而可乐的瓶子是圆的?为什么酒吧中不值钱的水要收费,而花生米却免费?背后都有经济学原理。
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比一开始看晦涩理论好玩多了,掌握一些看似深奥的经济学原理,认识世界的水平提高了,决策也会更加理性。
PS:「30岁前读完1千本书」本月最新数据本,完成度10.5%。
3、写文2篇,读书笔记2篇。
写了一些其他的东西,最终呈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