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郭昊奇通讯员/廖智聪)10月20日下午,《账本里的中国》新书分享会在省立中山图书馆一号报告厅举行。会上,中共广东省委*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许德友作专题报告,讲述创作心得与账本背后的故事,与会观众参与交流讨论。
通过一个个真实的账本故事串联成书,以小账本记录新中国70年大变革大发展,讲述新中国70年来的账本经济史:从柴米油盐的票据、元角分厘的计算,到衣食住行用、休闲玩乐的开支,再到工作收入、买房看病、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账本里各种的大小事,以及背后的国家发展、改革逻辑、*策轨迹。以微观视角进行宏大叙事,刻录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奔向美好生活、国家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轨迹。
书稿中有这样一段话:“任何人都不能固化地以他所生活时代的标准,去衡量和评判其他时代的人或事。每一代大学生都有他们专属的岁月印记,即那时的生活、学习和娱乐,那时的人、事和情。我们所要做的,是记录曾经岁月,感受时空脉搏,仅此而已。”许德友教授认为,数字本来就是冰冷的,但是账本里的数字可以是温暖的,我们没有必要做数据分析,而是要通过数据讲故事,要让我们的数字变成文字,而且要让文字有温度、有温情、有温暖,有血有肉。
“每个人的收支,每个家庭的账本,忠实地见证了发生在这片古老东方大地上的生活图景。”用小账本记录大变迁,这是许德友教授创作的初衷。账本是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时代中重要的记录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国家生活变迁的方式。书中以平实朴素的语言阐述经济学原理,以微观视角讲述了新中国发展的宏大变化,引发读者深切共鸣。
账本所记录的变迁还有账本自身。从载体来看,账本从一张纸、一个笔记本再到电子账本。“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许德友教授说。书里有一篇章提到,一名退休老人用起了电子记账册,成为科技进步的受益者,新经济之下推动新的消费趋势和模式发展。如今,随着科技进步,记账方式日渐电子化,纸质账本或许不再必要,但节俭仍然是中国人传统的美德。从以往的“精打细算过日子”到如今的教育、旅行、艺术熏陶,反映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变追求。
据了解,该书还入选中宣部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广东省委宣传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点选题,并上榜《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评出的年8月“中国好书”与“中国优秀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