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高考时代的高考志愿填报,一切以学校为优先条件,在计算机技术尚不发达、录取条件有限,以及读一个本科太难的前提下,大家持有学校优先的观念情有可原;在现今超过45%的高中生能读本科的时代,大家还在纠结是读差一点的一本好、还是好一点的二本好这个老观念中,着实让人吃惊。
专业、学校、地域孰重孰轻?
任何高考学生及家长都要清楚,在城市、学校与专业这三个高考志愿关键的要素中,学生读的不是学校,而是专业;如果毕业不是留下来在学校所在城市就业,那么读的也不是城市,依旧是专业,专业技能是随自己一辈子的知识、能力。
一位重庆的高考生家长,前年给了我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我至今佩服他的说辞:“城市是一个人生活的场所,如果毕业后想在那就业,那城市非常重要;专业随自己一辈子,方便自己找到对口的工作,降低自己成功的时间长度与难度,是自己的真本事,至关重要;而学校不能说不重要,但它只是一个平台,成功还得看自己。……,以学校为重的观念,就像原来出国留学一样,不管一所什么样的国外高校,镀金回来就能享受顶级礼遇,而现在这些早就‘穿帮‘了,所以很多所谓留学生回国的薪酬待遇与国内二本高校没有多大差距了。”
笔者非常认可上面那位家长的言论,非常贴切。对于高考学生来说,自己的高考成绩是既定的,那么所能报考的学校也大体上可以确定,能在自己的高考成绩上下10分以内被对应的学校、专业所录取,不存在太大的令人遗憾的地方,除非是志愿填报失误所造成的差距,那已经是与本意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了,不作为讨论范围。
一二本交界线附近的志愿选择实例分析
笔者为大家举一个实例吧,我们以年重庆物理类招生录取为例来做一说明。年重庆物理组特殊类分数线(相当于一本线)为分,我们以某个考生的高考成绩为分为例来对比。
该考生在特殊类分数线上(一本批次)可以被“广东海洋大学+应用化学”、“昆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庆工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高校与专业录取,同时也可以被本科二批(特殊类型分数线以下成绩)下的“重庆科技学院+供应链管理、智能制造工程”、“重庆文理学院+计算机类”、“云南财经大学+保险学”等,两者各有偏差,关键是看哪个组合更适合自己。
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校的差距能在专业上有所弥补,考生选择一本批次范围内的高校,那么专业选择面则大幅减少;考生降低学校层次要求,放到二本批次上方来进行录取,那么专业选择方面则大幅提升。正如我们一句古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罢。
结论
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一个人的选择决定了最后的结果,同样的高考成绩,有学校有限的、有专业优先的,也两者兼顾的,都不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就如同样是分,有人选择重庆医科大学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有人选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也有人选四川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这三种选择,没有人批评谁对谁错,那么到了一二本交叉分数线附近,为何大家就会产生除如此这般的疑问,觉得难以选择呢?
笔者经常和很多高考学生及家长说过,一位考生依据自己的高考成绩,作出合理的志愿填报选择,能被顺利录取,就没有多少可以遗憾的地方。因为,自己的成绩对应的学校层次、专业层次基本上可以确定,要往上冲得更高,那么势必就会在学校或专业方面放弃掉更多,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