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经济学史探究分工理论具体是一种什么样
TUhjnbcbe - 2023/10/21 21:24:00
中医白癜风知名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_p2/
引言

经济学史探究:“分工理论”具体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总体而言,在近代,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对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经济学的视角探究了分工对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实际作用。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研究从古至今有关于“分工”的理论。

一、古希腊思想家的分工思想

作为西方文明的滥觞,古希腊在经历希波战争之后,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分工与物质交换逐步完善。分工问题引起了思想家们的注意,其中就包括柏拉图和色诺芬。柏拉图对分工的反思主要散见于《理想国》中。他认为分工是国家的起源,而人的需要是产生分工的原因,分工因个人能力不同而使工作渐趋专业化。在柏拉图看来。“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城邦,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来达到自足,我们需要许多东西”。

存在于客观世界的我们离不开衣食住行的需要,然而仅凭个人无法实现需要的满足。需要的满足必须依靠其他人来提供,由他人提供的关键在于物品的交换,所以,分工的出现是必然的。如何进行交换?

“交换显然是用买和卖的办法”,即交换的方式一般为买、卖。买卖的过程亦为市场发展的过程,所以在柏拉图看来分工自然受到市场的牵绊。柏拉图对分工的思考与论述并非出于解释分工对经济的作用,而是旨在强调分工对于建设城邦具有的*治影响。

在柏拉图看来,公民的先天禀赋各不相同,能力存在差异,无法同时熟悉多种工作,公民只有一心一意的从事专项工作,才能为城邦创造足够多的优质物品,因此他主张公民的职业应当固定化、专门化,只做适合自己的工作。

然而这种职业分工的专门化具有等级性。柏拉图依据公民天分和才能的差异将社会划分成统治阶级、*人和生产者。他认为分工明确的各个等级应当各司其职,各安其分,“木匠做木匠的事,鞋匠做鞋匠的事”,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城邦*治。对于柏拉图提出分工是由于个人需要和能力的不同,色诺芬表示赞同。

他在《经济论》和《居鲁士教育》中以使用价值的独特视角审视了分工问题。色诺芬认为人们无法精通所有技艺,因此需要分工,分工助力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受市场规模的影响。他以乡镇和大城市的劳动者的技艺对比对此进行说明。

乡镇市场较小,无法满足物质交换,劳动者为谋求生存而身兼多种技能,能制作各类物品,但技能多而无法专精,以至于不能保证每项工作都令人满意;在大城市,商品交换极为便利,劳动者有一技之长便可从事专项工作,不仅能够维持生活,得到的成果也更为精美。

譬如在制鞋工艺中,人们各司其职,鞋底、鞋面、缝制等工序皆有相应的工人负责,因此得到的产品相比之下更为出色。马克思认为色诺芬的这种分工思想与工场内部的分工观念极为接近,但让马克思感到遗憾的是色诺芬将其分工思想局限于使用价值而忽略了交换价值,即使谈及交换价值,但那也仅仅是为了使用价值“质的改进”。

古希腊思想家虽然未对分工与交换的关系以及分工本身的负面作用进行深入探讨,但是他们关于审视分工的视角、关于分工来源的思考,关于分工引起的社会变化及其相关问题的阐述,为后人分工思想的建立打下坚实的思想之基。

二、古典经济学家的分工思想

近代社会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分工逐渐细化,工业化国家成为生产的工场。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分工问题在资本主义经济事实中占据了特殊位置,因而对分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亚当·斯密是较早反思分工的学者之一,他在《国富论》中阐述了其劳动分工的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是国民经济提升的关键,他指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所以,分工的程度的高低不可避免地受到交换能力的约束,即受市场广狭的限制。这就是说,人类为满足生存需要必须通过已有的财富与他人交换,交换是分工成为现实的前提,交换的场所即市场的扩大会引起分工的发展。

正如斯密所举的例子,地中海地区之所以更为繁荣,其答案就在于水运开发出了比陆运更大的市场。斯密认为劳动者工作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技巧因分工的专业化而不断提高,工作之间转换的时间损耗因分工而不断降低,因此,分工的发展驱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

在斯密看来,人们的天赋差别不大,并非一些人天生适合做搬运夫,也并非一些人天生适合做思想家。人与人之所不同,是因为个人从事不同的职业造成的。斯密认为分工造就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但是假若个人只能从事某种单一而简单的工作,则其将渐渐丢失思考和提升自身的习惯与动力。

斯密虽然了解到分工本身具有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然而在他看来,分工的负面影响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并未将其视为非正常的社会现象,并且“为了说明分工,他假定有交换,但是为了使交换成为可能,他就以分工、以人的活动的差异为前提。他把问题置于原始状态,因而未解决问题”。

斯密认为,假如A国擅长酿造葡萄酒,B国擅长纺织业,那么A国和B国应取长补短,互相交换,以致总收益最大。如果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A国都落后于B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配比才能获得良好的结果呢?

对此,李嘉图提出了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国际分工理论,他认为即使A和B两国,其中一国在各个方面都落后于另一国,这两个国家也应该各尽所能,因为这同样比全部交由一个国家进行更有效率。李嘉图阐述了物质生产的分配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或缺,各个国家和地区必须进行分工互助。

然而,各个国家和地区中的自然条件各具特色,资源储备各有差异,劳动力质量不尽相同,因此,李嘉图认为分工不能随意进行,而要以其自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为基础。在李嘉图看来,自由贸易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传播的基石,通过自由贸易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事实上,实现其国际分工需要一系列假定,最为关键的是两个国家必须是同时是自由贸易的国家,如果任何一方不是,它会产生新的外部成本,抵消自由贸易带来的效率。因此这一学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不仅忽视了对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资本,仅仅把劳动力作为唯一的生产要素,还忽视了交换背后资本主义对其他地区的剥削和压榨。让·巴·萨伊认为斯密的“全部著作几乎都缺乏条理”,在批判斯密理论的过程中,萨伊进一步阐述了分工的双面效应。

在萨伊看来,财富由物品的价值构成,分工则是财富增加的重要工具,然而分工的运用却退化了单个人的能力,即“分工是对人力的巧妙运用;分工可以增加社会产品,社会威力和社会享受,但是它剥夺、降低每一单个人的能力”。

萨伊在阐述分工对社会发展起正面效应的同时,也注意到分工对人本身的负面作用,马克思认为这是萨伊的“一个进步”。然而对此“进步”的论证,萨伊却陷入了逻辑混乱。譬如,萨伊指出,“没有交换就不可能有生产”,生产的后果是“创造效用”,物品的实际效用是“物品价值”的基础,然而他又否认交换本身的独立价值,没有将交换视为相对独立的经济环节,主张交换是偶然的存在,假若没有交换,社会依然能够运行。

斯卡尔培克认为交换和分工不是各自独立而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影响。斯卡尔培克指出有两个不同类型的力量,一个是从人来到客观世界就存在的力量,即“他的智力和他从事劳动的身体素质”,人们通过这种力量能够从事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一个是来源于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客观现实力量。这种现实力量“在于分工的能力和在不同的人中间分配不同工作的能力,在于交换相互服务和交换那些构成生活资料的产品的能力”。

斯卡尔培克认为,这个客观的现实力量是在劳动分工、商品交换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造成这种现实力量的分工和交换是以私有财产为前提的。这些观点引起了马克思的注意,马克思指出,由分工和交换引起的社会力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这种异化则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之下。

詹姆斯·穆勒在《*治经济学原理》中创建了包括生产与交换在内的庞大的经济理论体系,指出“发达的交换即商业的出现属于分工的结果”。

穆勒指出,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在分工和机器的的参与下能够获得新的发展,由于人们一般无法运用他们在工作中形成的从事某些操作的能力,用同样的速度和技巧进行多种不同的操作,所以,最大程度的限制单个人从事特定的操作项目,“总是有利的”。在穆勒看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生产财富,可由缩小单个劳动者的操作范围来实现。

古典经济学家对分工问题的反思,进而从经济学视角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审视得到马克思的充分肯定,但马克思指出,古典经济学家并没有阐释清楚分工问题,而是将其置于“五里雾”中,“把应当加以推论的东西即两个事物之间的例如分工和交换之间的必然关系,假定为事实、事件”。正是在对古典经济学家分工思想批判继承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分工理论。

结语

“分工”是马克思反思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范畴之一。在探析马克思分工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所阐述的分工存在广义和狭义两层内涵。广义上,分工是人们进行各式各样而又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实践行为,这种分工行为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狭义上,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表征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私有制和人的自由解放关系密切。马克思正是在狭义层面反思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分工理论体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济学史探究分工理论具体是一种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