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术界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资本的范围和意义进行了解读。其中,经济学派的基本思想,资本反映整个社会,而并不是仅仅成为某种物品,但它也可以为所有者提供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一般意义上的货币,而应该被理解为是社会关系总和。资本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才是资本运营的真正含义。它包括劳动者与其他人之间的劳动力、资金和信息等交换。资本的这些基本特征,使得资本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属性。
现代经济学理论指出,社会资产是商业化、货币化的,反映了物化载体的社会价值,其根本属性就是带来了价值的增加。即资本不再是一般意味着“纯粹商品”的东西,而应该是由资本的内部结构决定的。但是,生产资料作为个体自身属性的社会化,社会属性也可以反映了群体内部的社会关系,个体自身属性也可以创造了物化价值。这样,资本就实现了自身价值增值,达到了最大化的生产效率,从而促进了社会发展。因此说,资本是经济活动中的“第三条道路”。
资本尽管是有限的,但是由于仍有很多领域需要大量投入,资金拥有者怎样把数量有限的资源分配到不同的部门中便是资金分配的主要过程,分配过程中最大的效率问题是资金的有效分配。由于资产中存在着稀缺性和可选择空间,这也就要求提高资产分配效益成了必然选择。但由于人类社会的需求是无限的,对资源的需求量也巨大,所以必须优化地分配有限的资本,而且由于资本的拥有者又有选择资本方向的选择权,所以为获取最高的利润,往往会选择不同的融资途径和方法,把资本投入收益比较大的产业或区域,以便于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资本配置的最大化。
在研究资本配置效率时,学者们通常会从微观角度和宏观角度进行研究。微观资本配置效率研究的是公司内部之间资本配置的最优化,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公司必须将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达到最优产出比。而宏观资本配置研究的是不同产业、地区之间资源的有效配置,较优的资本配置效率能够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保障。由于资本的逐利性,资金会从报酬率较低的项目流入报酬率较高的项目中去,如果资本的流动没有使其他经济主体出现任何变化,那么此时的资本配置就是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的有效配置。
在现实中,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必须进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目前多用于衡量资本配置效率的测算方法主要有:边际产出资本比率(MCO)一般也用于表述为投资效果系数,指在某一具体情景下每提高一个单位的投入就能够提高多少的产出量。计算公式如下,其中,dY表示产量的增加,而dK则代表资本存量的增加。但为更加凸显对现金资产投入的作用价值,当不考虑折旧因素时,通常用总资本量的增量I作为资产存量的增加值。MCO==(2-1)投资效果系数和资本配置效率之间呈正比例影响,即投资效果系数值越大,则资本配置效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通常使用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增加值的弹性来衡量资本配置效率,这是考虑到资本的投入和产出的一种方法,能够判断现阶段的投资是否有效的增加了产值,比较适用于计算工业资本配置效率。近两年各城市对于工业增加值数据不再披露,学者们开始以地区生产总值替代工业增加值计算投资弹性,其计算模型如下:Ln=αi,t+ηtLn+εi,t(2-2)其中,Ii,t表示行业i在t期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Vi,t则表示t期i行业的增加值,εi,t为随机扰动项,将估计值ηt表示为资本配置效率,其内涵为行业投资对产业增长率变动的敏感度。
如果ηt为正值时,表明资金可以进行合理的分配。当资金可以自然的流入效益更高的产业领域时,资本配置效率将得以显著提升。在这个情形下,就使边际收益率较高的经济部门对资本市场产生了天然的吸引力,从而能够更方便的吸引资本,但相反也较难以吸引资本,因而企业应该采用增长边际收益率来增强对资本市场的吸引作用,这样在某种程度中将由于资本的自然流动,各个产业的边际收益率越来越趋同。若用产业价值与资本边际收益率之间的差额来评价,则只衡量资本配置效率改善与否,而无法进一步提高精确度,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要评价资本配置效率,我们需要选择固定资产投资指标,研究者们通常选择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本存量来衡量。但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年以后停止公布,使现阶段关于资本配置效率的研究无法选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衡量,年后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也不再公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是近年来推出的统计指标,但部分省市目前还未统计这一指标,为了统计的完整性也就无法选择新增固定资产投资。
基于此,选择以永续盘存法估算的资本存量数据来代替固定资产投资数据。金融机构聚集可以给中心地区的金融机构提供资源集中的优势,在达到一定的集聚水平下,处在集聚区中的金融机构将会获得相应的收益。1.金融集聚规模效应。在集聚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金融集聚开始产生规模效应。具体表现为,具备一定规模的金融机构产业集群能够更加便捷的为该集聚区内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因为其减少了获客成本并且降低了融资风险,这种情况就促进了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进一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能。
此外,集聚区内金融机构间也可以利用区位优势共享客户信息、有效的利用资源,从而减少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和运行成本。2.金融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在集聚区形成后,由于这个区域内充斥着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贡献了庞大的工作机会吸引着金融专业人才就业,这样就进一步将专业人才聚集在该区域内。他们自身就拥有很大的创造性,辅以金融机构的助力,方便了各个金融机构人员间的沟通,促进了整个区域创新速度的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只有具备自己的的独特优势,不断对产品进行创新升级,才能借助集聚区的发展态势不断进步。
3.金融集聚的互联效应。集聚区将金融机构之间联系得更为紧密,在这种信息网络的牵连下,为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等共同协作创造了绝佳的环境。进一步促进聚集区域资本的有效流通,为金融机构对集聚所在区域内的公司更少地投资,降低经营成本。在这种互联效应下,金融机构之间获取信息的便捷程度将大大提升,同时也节约了寻客和获客的成本。另外,金融机构之间提供的知识溢出可转变为社会生产力,在集中区域内构建的互联网络也能使其发挥最大作用,使区域内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与提升。
金融集聚通过整合一定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从而促进了集聚区域内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但这个聚集趋势并非一成不变永续进行的。通过企业实力的扩大使企业快速发展,然后又由金融机构聚集产生的效益向四周传播。资本要素在整个区域内快速流动,通过市场机制去选择最优的投资途径,能够使资源最大化程度的被利用,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投资利益最大化。金融扩散效应存在两个阶段,金融机构在聚集的起步期,往往因为在金融机构发展核心区域服务质量和管理条件较好,所以金融机构集聚核心区会对周边地区的资源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周边地区为了抢夺这些金融资源就不得不与核心区展开竞争,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周边地区的金融机构就会因为自身发展因素被核心区抢夺资源,逐步落入发展困境。
而中心区域依靠着不断涌入的外围资金进行规模扩张,这就是“极化效应”的过程。“涓流效应”是指在集聚区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聚集的中央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围地区的资金投入,并加大了分行的设置,金融机构资源也逐步地向外扩散,从而促进了周围区域银行业的发展壮大。施本植认为集聚的中心区域,具备着发展经济的充足条件,而周边地区却面临资源紧缺等问题,在集聚过度时,中心区域的资源就会流入周边城市以发掘潜在客户。隋钦波,佟川选取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31省市的金融集聚程度进行测度,随后进一步分析中心地区对邻近地区的溢出效果,结论为金融聚集程度最高的核心城市对周围地域的扩散拉动效果很大,可显著促进周边地区金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