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年北京朱志泰译)一书第三篇第三章第四节页中,有一个关于购买茶叶的需求表,这个需求表反应了买者的一个行为规律——在实际交易前,买者对于卖者的不同价格总是会在心里预先盘算出一个应对各种价格的购买方案的列表。实际上列表中的每一个购买方案都还没有真正实施,仅仅是一种心里的预期安排,当对方的价格确定后,他才会用相对应的购买方案进行交易。
马歇尔所建立的需求表内容如下:
每磅50便士时——6磅。每磅24便士时——10磅。
每磅40便士时——7磅。每磅21便士时——11磅。
每磅33便士时——8磅。每磅19便士时——12磅。
每磅28便士时——9磅。每磅17便士时——13磅。
如果我们将这个需求表稍稍加工一下,它将是这样的:
每磅50便士时—6磅—便士。每磅24便士时—10磅—便士。
每磅40便士时—7磅—便士。每磅21便士时—11磅—便士。
每磅33便士时—8磅—便士。每磅19便士时—12磅—便士。
每磅28便士时—9磅—便士。每磅17便士时—13磅—便士。
为了能够让大家能够更清晰的看出问题所在,我们再进一步将这个表用图形在坐标系中进行表示,那么它将是这样的:
由马歇尔需求表转换出来的交易得失曲线现在我们来分析上面这个心里预先盘算图,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悖逆经济人趋利特征的现象:买的数量越多,买者愿付出的总金额反而越少。反之,买的数量越少,买者愿付出的总金额反而越多。这必定违背了经济人趋利的特征。
相信善于分析逻辑的朋友已经看出了马歇尔先生这个需求表的谬误之处,不过为了让大家都能够明白问题所在,我再详细的讲解一下。
卖者得到茶叶的数量越多,总效用就越大(关于这一点,从马歇尔先生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也就是说7磅的总效用是一定大于6磅的。如果买者得到7磅茶叶最多只愿意付出便士,那又怎么可能在只得到6磅的时候,却还愿意最多付出便士呢?也可以这样来说,如果买者支付便士购买6磅之后,如果要想让买家再购买一磅,那么卖家不但要给买家一磅茶叶,还得支付买家20便士,买者才愿意购买第七磅,这样的事怎么可能会出现呢?甚至可以说任何一个买者都不可能这样做心里盘算安排。后面的每一个点也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不知我这样分析大家都能够明白问题所在了吗?
我们都知道,随着物品数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但总效用却是增加的。这就说明经济人对于得到的物品的数量总是认为多比少好,而对于失去的物品的数量总是认为少比多好。对于交易中的任何一方来说,交易中的两种物品对于他都是具有效用的。所以对于参与交易的经济人的心里盘算来说,他所付出之物的总效用只能是小于或者等于,而绝对不会大于他所得到之物的总效用,否则他就不会接受这样一个吃亏的交易。由此可见,如果交易收入数量为一个既定值,那么他愿意付出的交易代价数量就必定会有一个最大值。如果交易收入数量减少,那么他愿意付出的交易代价数量的最大值也必定会减小,反之,则会增大。
马歇尔先生的需求表中所反映出来的交易者心里盘算规律悖逆了经济人的趋利特征,任何一个经济人都不可能这样在心里盘算,这就说明马歇尔的需求表是不可能成立的,那么由需求表绘制出来的需求曲线自然也不可能成立。
即便我已经解释的很明了,或许还有很多的朋友并没有弄明白我所指出的问题所在,也仍然没有察觉出马歇尔需求表中存在的矛盾。没关系,我们还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来证明这些矛盾在需求表中是确实存在的。不过,得先给大家讲一讲证明的方法,然后再用这个方法来证明马歇尔的供求理论中存在着的大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