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彩”一会“乡愁”解——余光中、朱炳仁诗会系列活动侧记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40年前,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一首《乡愁》写出了海峡两岸同胞的心声。40年后,当《乡愁》遇见了《云彩》,来自台湾的余光中与来自大陆的朱炳仁成为了知己。“一抹天边的云彩,化解了两岸的乡愁。”
4月20日,“‘乡愁’会‘云彩’——诗与海峡:余光中、朱炳仁诗会系列活动”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诗会活动从研讨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歌名篇《乡愁》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的诗作《云彩》入手,通过两岸诗歌创作的交流和碰撞,一脉相连、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在两岸文化界、知识界人士和青年学生的心中涌动。
《云彩》与《乡愁》精神相连
“西湖潭印月/日月湖印潭/你我同是/天上一抱云彩。”在自己的诗歌代表作《云彩》中,朱炳仁如此写道。2011年,朱炳仁带着自己的诗拜访余光中,余光中在《云彩》上欣然批注“两岸交流日,乡愁自解时;海峡有隔阻,不阻云彩飞”。
余光中的诗歌名篇《乡愁》发表于40年前的1972年。如今,《云彩》被两岸诗坛视为40年后与《乡愁》遥相应和之作。
作为熔铜艺术的创始人和庚彩工艺的发明者,朱炳仁是中国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2007年,朱炳仁曾向台湾赠送铜质“同源桥”,表达他希望加强两岸沟通交流的美好心愿。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驻会副会长李炳才表示,从《乡愁》到《云彩》,可以看到中国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精神风骨,也可从中一窥两岸关系40年来跌宕起伏的发展变迁。“今天,两岸高教界、文化界人士济济一堂,以‘乡愁’会‘云彩’为契机,以历史昭示未来,以现实憧憬未来,不仅反映了大家在两岸文教领域扩大交流合作的美好愿望,也为两岸共同精神家园的建立贡献了力量,必将产生积极影响。”李炳才说。
朱炳仁同名诗集《云彩》首发式暨“解乡愁”两岸新诗论坛当天同时在北大举行。在新诗论坛上,中华文化经济交流协会理事长李永萍、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副所长孙玉石教授、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亚洲等嘉宾和学者,就朱炳仁作品中深沉的海峡两岸情结、诗作与铜艺禅意相融合等问题进行了剖析与讨论。与会人士高度评价了朱炳仁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对话凝聚两岸真情
新诗论坛后,“乡愁”会“云彩”——余光中、谢冕、朱炳仁对话活动举行。对话从《乡愁》和《云彩》两篇诗作入题,在灵感和思想的碰撞中寻求两岸文化与情感的融合轨迹,探讨了当代两岸诗歌发展道路的不同之处、如何从生活中得到创作诗歌的灵感、如何把不同的艺术形式自然融为一体等问题。
“我的乡愁不仅来自于因地理阻隔产生的感伤之情,更是由于我对中国历史上那些与我生不同时的历史人物们的敬仰与思慕之情。”余光中从自己最脍炙人口的诗歌《乡愁》谈起,向观众阐释了他与诗歌之间的不解之缘是由真挚情感结下的。当他离开大陆20多年仍看不到回家的希望时,感伤无奈之至,笔尖便流淌出了《乡愁》,酝酿成海峡两岸期盼团圆的最强音。
“把艺术当做诗来做,把诗当做艺术来做。”朱炳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诗与造型艺术的桥梁关系。他认为,好的诗与其他好的艺术是相通的,都是美的表达,都是真情实感的展现。
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表示,“朱炳仁先生铜玩得很好,你会惊诧于他将冰冷坚硬的铜以一种柔软温情的感觉展现在你的面前,这是他至高的人文主义情怀和真性情的体现,而这种情怀,也是诗歌所需要的。”
谢冕以第三人的角度解读说,他的旧友余光中与新知朱炳仁之间的友谊正是源自于同源同根的同胞情怀。“余光中先生的诗歌,那么好地表达出普通家庭盼团圆的感伤;朱炳仁先生的《云彩》,表达的也是两岸团圆的主题。”谢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