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委书记、院长)
今天,我想跟大家讲一下,对于进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你们,我们到底要把大家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每个进了人民大学的学生,都会受到人民大学的底色、风格的熏陶,肯定跟其他高校的学生是不一样的。我们人大的学生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实”。第一,他对现实的了解非常到位;第二,他对基本理论的掌握非常扎实;第三,他能够很快地学以致用。这种底色就是基因。我们对人才的培养也是基因的传承。人大经院最重视培养学生的什么?我觉得是在这种底色下的经济学思维方式。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四年给你打下的就是人大底色下的经济学烙印,人大特色的经济学思维。
一是经济学的问题意识。
首先是关于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第一,精准性代替不了问题意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答题的精准性,也就是知识的精准性和答案的唯一性。大家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初中,再到高中,基本上被要求“答案不能有错”。如果答案有一丁点差错,满分分你就只能拿99.9。如果答案精准性再差一点,可能就只有七八十分了。精准的成功了,不太精准的就失败了。这意味着,进入人民大学经院的学生,精准性都是非常之高的。这是你们优秀的一面。
但是,社会科学的特征恰恰无法做到唯一性和精准性,它是有很多答案的。现在的很多学生被训练成的思维,就是不能有一点点差异。学生脑子里面只有模子、标准答案,缺乏对问题本身的质疑。如此一来,我们学生进入大学,包括未来走向社会,就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缺乏问题意识。这一点和国外一些名校的学生形成很大反差。
曼昆在给本科生讲经济学原理的时候,有学生给曼昆提出问题,曼昆用他那套予以应答,学生对他的回答不满意,背着包就走了。我们的学生缺少这种质疑问题的品质。大学期间,我们的学生要花很大功夫养成问题意识。
什么叫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对于任何一个现成的定理、常识,甚至老师讲的那些已经是不可动摇的真理,要打个问号,在思维上先问一下“这个是什么呢?”,再往下想“是这样的吗?”,接下来再去推导。
第二,需要应对社会上大量似是而非的东西。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一方面是因为发表这些观点的人很有可能对一个问题并没有经过大量的调查,没有经过长期的研究。
我长期对自己有一个要求,我不懂的东西我不说,我没看见的东西我不说。希望我们的学生对于名人也好,各种观点也好,都要去问一句:“是这样的吗?”比如,很多学生的文献综述缺少甄别,把大量似是而非的东西当成是一种观点放在文章里面,那这个问题就大了。因为它本身可能就不是观点,或者说它可能是错误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学生做文献综述时,一定要追踪到最原始、最经典的文献。
第三,在自媒体时代,很多自媒体的观点带有倾向性和很强的价值导向。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什么?自媒体所透露出的强烈的价值观念导向,使我们的学生容易产生极端的意识和观念。我们的学生本来是走向社会前的一张白纸,怀揣理想,充满热情,也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