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从成本的角度看,为什么长期坚持不忘初心
TUhjnbcbe - 2024/2/26 16:49:00
北京哪能治好女性白癜风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map/

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里,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这里的“成本”是经济学概念,与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稍有不同。

01成本≠代价

我们常说“凡事都有代价”。

比如,你为了追女孩子,为了好工作,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需要付出很多代价。这里的代价,通常指的是,为了做某件事,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

而“你会为此付出代价”等电视剧里常见的说法,则是指,做某件事需要做出的牺牲。比如反派做了一件坏事,最后被世人抛弃、被处以极刑,这些就是做坏事的代价,即我们常说的报应和惩罚。

很多时候,代价和成本容易混为一谈。

因为在人们的概念里,做事的代价便是做事的成本。上学时,数学课本上教授的成本概念,也容易使我们产生这样的印象。

在经济学上,成本作为实现一定目的而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可以是多种资源的价值牺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资源价值牺牲;从更广义上看,成本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

由此也可以理解为: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收益所要放弃的其他最大化收益。

比如你有一套房子,用来出租、自己居住或者闲置,产生的成本是不同的。如果自己居住的收益是,出租的收益是,而空置的收益是0,那么你自己居住的成本便是,出租的成本是,空置的成本也是。

而你在房屋装修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比如时间、精力、财力等投入,尽管也很大,可能超过了90,但这也不是你处置房子所产生的成本。

02成本=机会选择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大谈“不忘初心”,为什么要反复讲,因为长时间的坚持初心往往很难。

为什么?

因为外面的诱惑太多了。

坚持的成本越来越高,你坚持初心,意味着要放弃市场上诸多机会。

企业小的时候,实力偏弱,资源、资金、人才等各方面都比较紧张,面对的机会也小,只有抓住一个点,拼尽全力,才有可能生存下来。

而一旦企业资金、人才等基础要素充裕了,往往就会变得膨胀,看到大把机会,就会放弃初心,因为放弃初心的成本很低。见别人搞区块链,自己也上;见别人谈人工智能、大数据,也大手一挥:“allin”。结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样样都投入,却样样都做不成。越走越偏离企业的主航道,越来越疏于在核心业务上下硬功夫。结果往往走着走着,就掉队了,甚至被市场淘汰了。

对于个人来说,也无时无刻不在面临诸多机会选择。

举一些二元的例子(即只有两种选择的情况):

你选择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便放弃了做一名电台记者的机会,新媒体工作的成本便是做电台记者的收益;你选择做全职妈妈,便放弃了当老师,全职妈妈的成本便是当老师的收益;你选择业余时间学习,便放弃了娱乐消遣,学习的成本便是娱乐消遣的收益;你选择留在现有公司,便放弃了跳槽到新公司,现有公司的成本便是新公司的收益;你选择创业,便放弃了打工挣钱,创业的成本便是打工挣钱的收益;……

可以看出,成本等于机会选择,选择了其中一个,便意味着放弃另一个或另一些中的那个最大化收益。

既然选择便有成本,那怎样判断哪个成本更高呢?

03成本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要判断哪个成本更高,衡量标准很多,不是简单的1+1,也不能只看眼前的利弊,而应该把时间线拉长,结合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一起看。

比如,周末可以选择陪伴孩子,也可以选择陪朋友出去喝酒。

如果着眼里短期收益,可能你会选陪朋友出去喝酒,因为这段时间项目团队出了些问题,需要通过饭局去缓解一下内部矛盾;

如果着眼于长期收益,可能你会选择陪伴孩子,因为从长远看,孩子慢慢长大,陪孩子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再比如,下班以后,你有学习英语和娱乐消遣两个选项。

从短期收益看,因为上了一天班很累,你需要放松一下,缓解一下身体和大脑,所以选择娱乐消遣无可厚非;

但长期收益看,自我学习提升很重要,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你日日坚持,所以选择坚持学习英语对你更有好处。

以上两个例子,从短期收益来看,选择前者的成本更低,收益更高,更值得做选择;但是,当你把眼光放长远的时候,那些短期看起来,成本更低、收益更高的事情,或许并不值得做选择。

很多人都有创业的想法,但又担心创业失败,因此迟迟不敢做决定,只好日复一日地做着上班族。

这样看似成本低,收益高。但当你年过40,面临职场晋升天花板,或者面临企业经营不善,导致裁员不断的时候,你只能像只被宰的羔羊,被动地等待和接受最坏的结果。

到那时,你重新开始的成本将会非常高。

而那些认定了创业,提前做准备,及早下场的人,虽然经历风吹雨打,但已然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虽然重新开始时,似乎与你站在同一起跑线,但是他们的加速度和耐力往往超过你的想象。他们的内心,也比你白纸一张的人生,更强大,更有韧性,更抗揍。

马云、刘强东、王兴、*峥等人,哪一个是一上来就成功的呢?

马云做阿里之前,做过翻译社、中国*页、国富通;刘强东创立京东之前,开饭馆、进日企、卖光碟;王兴创办美团之前,做过“多多有”网站、校内网、饭否;*峥在将拼多多做上市之前,也先后创办过手机电商、电商代运营和游戏公司。

由此可见,着眼点不同,所付出的成本也差别很大,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所要付出的成本往往是相反的。

那么,知道了哪个成本更高,是不是选择那个成本更低的选项,便是最优解呢?

其实未必。

04成本是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的博弈

有一些选项,因为视界所限,我们以为的成本更低往往不是最好的选项。

这时,你可能需要借助社会这把尺子,站在更高的维度,辅助你做决策。

比如,选择考研还是进入职场:

选择考研,短期收益肯定要小于进入职场,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研无用。

从当前社会学历构成来看,研究生的比例要远低于本科生。

初入职场,研究生和本科学历对一个人的薪资水平影响不是特别大。但从当前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和薪资待遇来看,对研究生的青睐程度要高于本科生,研究生的起点要高于本科生。随着职场阅历的积累,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可能有人要反对说,学历只是敲门砖,技能水平比学历更重要。

没错,学历是敲门砖。可如果你连敲门砖都没有,怎么可能进企业的大门呢。

面对海量简历,HR会天然刷掉一部分学历低的求职者。

别说HR歧视学历,清华北大等名牌学府出来的人,企业确实要高看几分,这就是现实。

这时,也许你要搬出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名人做挡箭牌,声称这些人不屑于名牌大学的学历,他们中途退学之后,照样创办了伟大的科技公司微软和Facebook,并成为全球富豪。

可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并不是因为读书无用,而是创业需要;32年后,功成名就的盖茨终于念完学业,并顺利拿到哈佛大学学位。扎克伯格在辍学12年后,也于年拿到学位,成功从哈佛毕业。

网传的一张丁磊饭局上的合影,一堆名人齐刷刷全是名牌或重点大学毕业。

所以不要再为“读书无用”“学历不重要”找借口了。

再比如,去小公司还是去大公司:

在选择去小公司还是大公司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并不是说大公司一定好,小公司一定不好。而要看你所在的岗位和部门,看企业所处的行业位置,看公司的文化和管理制度等。

大公司通常各方面比较完善,福利待遇也不错,但如果你的工作很单一,像个流水线上的工人,而且也看不到未来晋升的可能性。

这样的大公司短期收益明显,但长期收益不足。

那么,我不建议你长待,感受一下,待个1-3年,镀镀金,就足够了。

但如果你所处的岗位很有前途,公司重视,也有机会带团队,干大项目,深度接触行业和客户,只是起薪有些低。那么恭喜你,这可能是一个值得你长期待下去的企业。

这样的大公司虽然短期收益不足,但长期收益很好。

不要看着外面工资给的高,就内心浮躁,做好自己能做的,打磨自己的专业水平,未来挣钱不愁。

小公司虽然工资给的高,但是各方面制度、团队都不完善,缺乏竞争力,看似参与了很多项目,但是参与的不深,经验过浅,几乎没有完整经历过大的项目,那么很可能你要考虑换工作了。

这说明,该公司的短期收益明显,但长期收益不足。

但如果公司发展很有潜力,冲劲很足,业务开展也快,且普遍被市场看好。虽然各方面都不完善,自己常常身兼多职,分身乏术,那么也是值得奋斗的,因为这样的企业一旦壮大,个人也会跟着受益。

这说明,该公司的短期收益不足,但长期收益很好。

当然即便我们知道成本大小,也知道长期收益的重要性,但往往很多时候,我们无从选择。

这时候,不妨“忍辱负重”,先着眼于短期收益,慢慢积累相关经验,等将来有机会再去为长期收益而努力。

有时候,我们常常不具备前瞻眼光,而且社会这把尺子也可能扭曲,让人看不清真相。那也没关系,不妨先做做看,边做边衡量成本和收益的动态变化。等发现不合适时,再及时止损。

总之,我们不能只盯着成本,还要多看收益,既要看短期收益,更要看长期收益。

成本是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的博弈,没有最优解,只有更合适的解。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成本的角度看,为什么长期坚持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