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李晓亮孙东东致歉专家也须为雷言埋单dgbpptxw
TUhjnbcbe - 2020/7/29 10:31:00

李晓亮:孙东东致歉专家也须为雷言埋单


作者:李晓亮北大教授孙东东先生,最近好像因为“口无遮拦”惹了些麻烦。日前,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斩钉截铁地表示:“对那些老上访专业户,我负责任地说,不说100%吧,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把他们送到医院就是最大的保障”。这就是所谓的“孙东东精神门”。雷言既出,不少民出离愤怒,要求其郑重道歉。4月6日,孙东东发表致歉声明,就“老上访专业户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的言论致歉,对一些内容因表述不当引起争议和误解表示遗憾。(4月7日《京华时报》)在孙教授致歉之后,若仍过多停留在对其“雷人”动机的揣测上,显然意义寥寥。而从其“诚恳地致以深深歉意”的姿态也可推断,孙东东和上访户之间并无新仇宿怨,也就不存在蓄意伤害他人感情的“主观故意性”。但作为一个业界学者,作为一个能对公共*策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受聘专家,退一万步说,即使只将孙教授看作和你我一样,只是一个具有基本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成年人,那么他也不可能不知自己所谓的“精神偏执说”,将对上访者造成何等严重的情感戕害。因为生活中,“精神病”一词的内涵往往比书面解释狭仄很多,很多时候它特指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以在现实语境中,该词包含了太多的歧视,精神病可能首先不是一个医学问题,而表现为一个社会问题。有了“精神病”这顶帽子作掩护,很多非法的粗暴手段会替代医学手段,强加于“精神病人”身上:比如上访者遭阻截后,被“请进”精神病院软禁,甚至受到恐吓殴打等伤害;又或者在一些公共性案件中,当事人或其家属顶着“精神病”的帽子“被失踪”。翻检报章,诸如此类新闻,屡见不鲜。这其实才是孙教授的雷言最让我们恐惧之处。孙东东除了是大学教授,还是卫生部专家委员、北京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主任,据说还是《精神卫生法》的起草者之一。他的一个“无心之失”,就可能人为造成相关制度的“先天缺陷”。孙教授之所以能坦然说出未经科学论证的骇人之语,说明对他而言,这类惊世骇俗的言论已成一种话语惯性。这种惯性又表明,即使雷言漫天,群情激愤,专家们却几乎没有任何被究责的风险,仍然可以高枕无忧地酝酿下一句雷人语录。所以他无意识的一句话让人不寒而栗:“把他们送到医院就是最大的保障”——除了此话本身的杀伤力外,说这话时那种“不经大脑的惯性”更让人悚然惊惧。在没有制度性问责机制和程序的环境下,专家学者甚至没有为伤害公众感情的言辞主动道歉的动力。而这正是此前上流传《中国经济学家骇人语录大全》的现实语境,在此语境下“孙东东们”都是不用担心被问责的“逍遥派”。而常识是,现代学科分工日益细致和专业化,未知领域边界也在随之扩大。即使那些受邀参加*府决策的专家学者的知识储备也是有限的,过分迷恋权威和精英自负,只能导致公共决策偏离公共利益和民生福祉。所以作为学者,不应哗众取宠而要重拾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府机构也应意识到专家也有自身局限性,当那些明显有悖公众感受的雷言层出不穷时,决策者应该相信常识的力量,而非迷信顾问的“专业背景”。只有这样的*府伦理和执*理性,才能让专家雷言隐含的社会危害降至最低。而那些伤害了公众情感的“逍遥派”专家,必须公开致歉,造成实质性社会损害的必须承担相应责罚。只有雷厉风行“雷霆万钧”的追责才能遏止下一个雷言的诞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晓亮孙东东致歉专家也须为雷言埋单dgbppt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