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往往被比作一场苦修。或许,这是为了激发人们奋进的激情,然而,所引发的却常常是恐惧的逃避。
面对“书山有路勤为径”,只能高山仰止;面对“学海无涯苦作舟”,也唯有回头是岸。
于是,鞭策变成了警示。
其实,将读书比作苦修,更多的是出于读书的功利性,而对于读书来说,除了自身的功利性,还具有娱乐性。
所以,读书不仅是一场苦修,它也可以是一种享受,让我们在文字之间,领略从未见过的风景。
日本作家山口周在《阅读变现》一书中认为,读书应该读两种书,一种是专业书籍,与工作息息相关,借此提升业务能力;一种是通识书籍,涵盖哲学、历史、社会、心理等学科,借此塑造人格魅力。
并且,由于阅读两种书的目的不同,阅读方法也不相同。读专业书籍,应该围绕着如何付诸实践,树立明确目标;读通识书籍,则应该将乐趣放在读书过程之中,寻找意外发现。
因此,在阅读通识书籍时,应该把“有趣”作为读书的重要标准。
山口周,是日本的一位独立研究者、畅销书作家、公众演说家,早年毕业于哲学、美术史系,入职后却一直工作在商业领域,先后在广告公司、外企咨询公司工作,曾就职于电通、波士顿顾问集团。
虽然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无关,但山口周自入职以来,就完全能够胜任自身工作,并且逐渐成为了KORNFERRY猎头企业公司的资深客户合伙人,以及MobileFactory股份公司的独立董事。
山口周所取得的成功,就来自于他多年以来锲而不舍的阅读经历。
《阅读变现》一书,便是山口周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所讲述的自己独特的阅读技巧。通过借鉴学习这些阅读技巧,让读者了解到如何通过阅读,实现个人的持续升值。
应该说,山口周不是一位专家学者式的读书人,在他的阅读技巧中,更没有那些引经据典的鸿篇大论。但是,也正是缘由于此,他的阅读技巧、阅读经历、阅读感悟,才更能让我们理解,引发我们共鸣,带给我们启迪。
以下,便是《阅读变现》一书对我的几处共鸣之处。
一、精读专业书籍,泛读通识书籍
山口周认为,专业书籍只需要读几本经典著作。因为,虽然市面上各种专业书籍品种繁多,但其中的大多数,特别是一些新出版的专业书籍,是对那些经典著作的模仿或复述,所不同的,只是换了新的案例。
当然,还有一些专业书籍,是对原有经典著作的解读。但是,读这些解读类书籍,却会让我们缺少阅读经典著作的思考过程,无法做到有效地与实践融合。
因此,对于专业书籍,山口周认为只需阅读少量的经典著作即可。作为商业人士,他还在《阅读变现》一书中,为商业人士列出了一个经典书单,包括有《思考,快与慢》《经济学原理》《影响力》等71本经典书籍。
对于通识书籍,山口周则认为应广泛涉猎,因为这些书门类庞杂,在阅读过程中,随时都可能让你在字里行间,发现工作或人生中重要的感悟和启发。
另外,对于通识书籍的阅读比例,山口周认为应逐年递增。他认为,25-35岁应对专业书籍保持较高比例,但伴随着年龄成长,应逐渐将阅读重点放到通识书籍上。
因为,在通过专业书籍掌握了工作技能之后,工作往往会进入一种瓶颈状态。而突破这种瓶颈状态的动力,往往就来自于我们在通识书籍中收获的感悟和启发。
二、读书是自由的,没必要全读完
很多人把书买到手,开始阅读后,才发现这本书实际上十分无趣。但是,因为花了钱,并且已经投入了精力,感觉不读完,便对不起自己前期的付出。因此,总会强迫自己逐字逐句把书读完,即使读下去无比枯燥,毫无收获,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煎熬,还是会咬牙坚持。
对此,山口周认为这是一种沉没成本谬误。
沉没成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已经付出且无法收回的成本,而这种成本,会影响到人们当前的决策。
比如,有人去看电影,看到一半发现是烂片。但由于买了票,便坚持看完,结果,不仅影响了心情,还浪费了时间。
对于这种情况,从理性角度来说,应在发现是烂片时,就果断离场。虽然无法退票,但至少可以免受烂片对身心的摧残。
读书也是如此。一本书买到手,你对于这本书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选择不读,可以选择读完,可以选择读无数遍,也可以选择只读一半。
所以,当读一本书感觉无趣,无法取得收获,只会感觉痛苦时,完全可以把它扔到一边。
虽然,这可能是一种浪费,但它却避免了更大的浪费,那就是浪费我们的时间。而时间则是我们更为重要的稀缺资源。
三、读书读不懂,可能只是缺少“机缘”
在阅读一本书时,时常会遇到读不懂、读不通、读不透的地方,而且,对于这种情况,即使绞尽脑汁,也无法解决。
因此,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很多人开始灰心丧气,甚至怀疑自己的智商出现了问题。但其实,在读书过程中,这种情况经常会遇到。
山口周认为,出现这种情况,责任不在于阅读者,更不在于这本书的写作者,而是在于读书的时机。
也就是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阅读者在错误的时间,以及错误的心境下,阅读了一本错误的书。
但同一个阅读者,如果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心境下,与这本书相遇,或许就能够发现这本书的闪光之处。
因此,山口周认为,遇到这种情况,死磕是毫无意义的,最好的做法是跳过去10页,或者直接换一本书。
等自己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再来看原来不曾读懂、读通、读透的地方,或许就会有新的发现。
以上这些观点,对于很多读书者来说,或许都会有同样的共鸣。阅读就是如此,很多时候因为囿于阅读的层峦叠嶂之中,难以看到阅读远近高低的本来面目。阅读一下其他读书者的心得感悟,或许就会对于阅读,拥有一些更为崭新的发现。
山口周的《阅读变现》,便恰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