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猪肉价格为啥涨个没完金融界
TUhjnbcbe - 2024/8/8 17:33:00
来源:苏宁金融研究院作者:付一夫二师兄最近又飘了。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的监测数据显示,从5月底到7月底,全国猪肉平均价格已经从45.98元/公斤连续涨至55.50元/公斤。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也表明,7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涨幅高达85.7%,环比价格则实现两连涨,涨幅达到10.3%。不少市民表示,“以前买3斤猪肉的钱,现在只能买2斤多点,30多块钱一斤的价格都见怪不怪了。”事实上,自年春节过后,关于猪肉价格一路飙升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虽然今年上半年猪肉的确是降价了,但最近却再度反弹,这究竟是咋回事?我们不妨做个简单分析。1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商品价格波动的直接原因在于市场供需变化,当供不应求之时,商品会涨价。而此轮猪肉价格上涨,同样可以从供需两端寻找答案。供给端的原因,自然在于猪肉产量的下滑。从下图可以清晰地看到,猪肉价格与猪肉产量呈现明显的反向关系,即猪肉产量下滑的同时价格上涨。自年年初至今,猪肉产量和生猪出栏数量的同比增速一直为负,与之相应的是猪肉价格的一跃而起与居高不下。需要注意的是,年和近期的两轮涨价并非同样的逻辑,前者的主要原因在于非洲猪瘟的冲击。自从年8月发现首例非洲猪瘟病例以来,全国累计有28个省份先后发生多起非洲猪瘟疫情,捕杀了大量生猪;而猪瘟疫情持续发酵,又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母猪和生猪的补栏预期,加速生猪养殖行业的产能下滑。根据慧通数据研究部的测算,非洲猪瘟使得年全国生猪养殖能力下滑了15%~20%。到了年,随着非洲猪瘟影响的逐渐减弱,猪肉市场供需的紧张之势有所缓和,价格也随之出现阶段性回落。然而进入6月份,全国很多地区强降雨天气频频光顾,不少地方甚至受洪涝灾害侵袭,导致猪肉产量再度受到影响。有数据显示,今年洪灾比较严重的8个省份都是养猪大省,猪肉产量占全国的43%,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全国猪肉生产基地的“半壁江山”都受天气所累,从而导致供给的短缺与价格的上涨。至于需求端,直接原因在于猪肉消费量的上升。具体而言,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各行各业都在稳步推进复工复产,疫情期间大受打击的餐饮行业已经在持续复苏,国人此前被压抑的需求进一步释放,猪肉消费量不断攀升,涨价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除了供需之外,养猪成本的上升也是抬高猪肉价格的关键因素。Wind数据显示,自年第二季度起至今,生猪饲料和育肥猪配合饲料大体经历了两轮比较明显的涨价,近几个月的价格亦是明显走高,二者分别从年初的2.48元/公斤和2.64元/公斤,升至8月上旬的2.79元/公斤和2.91元/公斤——这还没有包括场地设备维护、物流运输、水电、医药等其他方面的费用上涨,如果按照总成本衡量,仔猪的出栏总成本已从年6月底的元/头,激增至年8月上旬的元/头。如此一来,猪肉价格很难停留在低位。2那么,猪肉价格还要“飞”多久呢?市场普遍认为,短期内猪肉价格很难出现明显回落,不过从生猪的生长周期来看,三季度之后,随着全国生猪及繁育母猪数量的持续恢复,生猪的供给将会增加,同时叠加南方降雨天气的缓解,局部猪价有望得到回调。事实上,自年非洲猪瘟影响开始,我国生猪的存栏量就一直处于负增长态势,这也给猪肉市场的供给造成了严重的制约。不过进入年之后,生猪存栏量已明显恢复,虽然同比增速仍为负,但却有了大幅度收窄,从年第四季度的-27.5%转变为年第二季度的-2.2%。另外,从养猪利润走势上看,自年下半年开始大幅度走高,近期亦是从5月下旬的.8元/头回升至8月上旬的.6元/头,而利润的显著增加又会加快养殖户的补栏节奏,进而给未来生猪存栏量和产能的持续增加提供了保障。在此基础上,猪肉市场的供需紧张之势将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利好后期猪肉价格的回落,以及下半年CPI整体运行的稳定。3然而,相比于单纯的猪肉价格涨跌,还有更值得我们
1
查看完整版本: 猪肉价格为啥涨个没完金融界